
高爐旁邊建球場 干煤棚變博物館
6月9日,廣州文化公園(廣州市荔灣區公園管理中心)就《廣鋼公園保護與建設實施方案》公開征求意見。據悉,《廣鋼公園保護與建設實施方案》(下稱“實施方案”)已完成編制,按照《廣鋼公園建設及工業遺產保護與活化利用工作流程指引》等規定,向社會公示。
根據實施方案,廣鋼公園規劃公共綠地面積272928平方米,將建設近4公里跑步路徑、4類專業球場、9000平方米大草坪等功能空間組合;打造大灣區第一個系統性工業遺址博覽公園,對14處工業遺產進行活化利用,另有7處新建/已建建筑,為市民、游客等提供工業遺產博覽、文化藝術、公共服務等多元化功能。
從“羊城驕傲”到廣鋼新城
1958年7月1日 廣州鋼鐵廠點火投產,結束了廣東“手無寸鐵”的歷史,掀開了華南工業史新的一頁。在隨后的歷史長河中,當時華南最大鋼鐵廠、全國地方鋼鐵骨干企業中第一家上市公司、全國500強企業、中國制造業500強等榮譽以及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視察,讓廣鋼成為“羊城驕傲”。
2010年 廣東省、廣州市正式明確廣鋼集團與寶鋼進行重組,并實施廣鋼基地的環保搬遷。
2013年9月29日 廣州鋼鐵廠全面停產,結束了長達55年的鋼鐵冶煉歷程,為廣州經濟社會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同時也凝聚了無數廣州人共同的記憶。關停后的白鶴洞基地連同周邊的城中村改造,被規劃為一個居住人口近20萬的“廣鋼新城”,廣州鋼鐵廠核心的煉鐵系統依托規劃綠地被保留下來,計劃打造廣鋼工業遺產公園。
2013年至今 廣鋼白鶴洞廠區全線停產關閉,廣鋼公園周邊居住地塊已基本建設完成,居民陸續入住。
2025年6月9日 《廣鋼公園保護與建設實施方案》已完成編制,場地現存工業遺產占地面積約3.7萬平方米,包括工業建構筑物遺存以及高爐、火車頭等工業設施設備,較為完整地保護了原廣鋼煉鐵工藝流程。目前,公園首期、二期、三期的園林綠化工程(約8.2公頃)已建成投入使用。目前,正在向社會公示,公開征求意見。有效反饋意見期為2025年6月9日至6月23日。電子郵箱為gzwhgyyjb@126.com(方案以最終審批為準,利益相關人有權進行陳述申辯。有效反饋意見必須提交完整準確的信息,并且注明聯系人的真實姓名、聯系電話、聯系地址,發送至電子郵箱)。
廣州鋼鐵廠部分舊址
擬打造大灣區第一個系統性工業遺址博覽公園
廣鋼公園兼具工業文化遺產與珠江水岸生態,通過打造個性鮮明、獨具魅力的城市名片,塑造頂級文化軸帶和城市生態廊道,并同步申報國家工業遺產,其建設工作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根據實施方案,廣鋼公園總體定位為工業遺產公園,明確“生態綠化公園”“工業遺產博覽公園”“科技創新公園”三級建設目標。
圍繞建設生態綠化公園,實施方案提出,廣鋼公園落實生態廊道定位,推動實現綠色低碳和生境斑塊營造落實組團級生態廊道定位,聯通花地河—廣船—珠江生態廊道,串聯周邊綠道、碧道、紫道,形成區域范圍內連續無界的自然生態環境,構建藍綠生態網絡。具體包括:打造零碳、零能耗的示范項目,年均固碳76.2噸;結合生態廊道設計,打造各類動物遷徙、聚集的生境斑塊約12萬平方米;公園內種植各類廣州市主要鄉土及適生植物,新增喬木近3000株;建設“共享開放”的市民公園,如建設近4公里跑步路徑、4類專業球場、9000平方米大草坪等功能空間組合,為廣鋼公園注入健康動能。
圍繞工業遺產博覽公園,廣鋼公園擬打造大灣區第一個系統性工業遺址博覽公園,以廣鋼公園為空間載體,打造輻射大灣區人群的工業遺址博覽公園,劃分九個博覽分區、24個博覽組團、兩條特色博覽路徑,對廣鋼工業遺產、工業文化等進行全方位展示。其中,廣鋼博物館挖掘廣鋼工業歷史故事、文化價值、精神內涵。
圍繞建設科技創新公園,廣鋼公園將引入新業態、新場景、新科技,為工業遺產注入新的生命力,聚焦工業遺產博覽、自然美育、社區服務、文化藝術、科技創新五大主場景植入新型業態。
廣鋼博物館效果圖
東區博物展歷史 中區高爐玩科技 西區轉爐煉鋼魂
根據實施方案,廣鋼公園將劃分東區、中區、西區三大片區。
東區作為工業歷史博物展覽區,以廣鋼博物館為核心,與改造的廢鋼堆場共同形成延伸至高爐的工業遺產軸線,通過大空間的工業遺存活化利用,形成兼具博覽、展示、發布等文化藝術功能的工業歷史博物展覽區。
中區作為高爐工業科技體驗區,以兩座高爐為核心,設置大面積綠地廣場,結合工業遺存進行景觀設計,喚醒場所記憶,打造以高爐煉鐵工藝為核心的工業科技體驗區。依托現狀高爐群和礦料場遺存,在延續場地歷史肌理的基礎上,融入多元化的活動、休閑功能。
西區作為轉爐煉鋼科技體驗區,圍繞轉爐煉鋼車間的歷史生產功能,綜合工業遺產活化利用和室外展陳空間的打造,對煉鋼工藝科技進行展示介紹,使得公園既有“鐵”、亦有“鋼”。
該方案提到,分層分類分級活化利用,逐步完成公園建設目標。
高爐組團擬變身為國際藝術展覽館
實施方案提到,在深化設計過程中,針對每一處工業遺產所包含的特定的建筑物、構筑物、設施設備制定獨立且有針對性的保護修繕方案。工業遺產活化利用方面,以廣鋼工業遺產為載體,按照廣鋼工藝生產流程,劃分九大工業博覽分區,形成24處工業遺產博覽組團。對場地已拆卸的鐵軌、枕木、混凝土管道,現狀的混凝土地面、水泥地磚、金屬料筒等進行保留和利用。鐵路線作為輸送物料的路徑被復原和展示利用,與鋪裝綠化相結合,成為線性花園和鐵軌花園的一部分。
廣鋼公園將對14處工業遺產進行活化利用,另有7處新建/已建建筑,為市民、游客等提供工業遺產博覽、文化藝術、公共服務等多元化功能。
例如,中和料場機加工間擬改造為游客接待中心,進行園區文化紀念品、文化創意產品展售,保留工業遺存特色,在公園中承擔重要的對外門戶作用。熱電廠干煤棚擬打造為廣鋼博物館。AF040216地塊廢鋼堆場擬作為工人文化宮,在工業遺存里重塑工業文化精神,為工人提供多元、趣味、具有工業文化特色的活動中心。出鐵場除塵風機房擬打造為復合文化體驗館,把倒錐形艙體空間改造為咖啡廳,配合燈光設計,成為市民公共休憩消閑的場所。高爐組團擬變身為國際藝術展覽館。5萬立方米煤氣罐和2萬立方米煤氣罐計劃引入演出場所+運動健身+輕餐飲,遵循煤氣罐的原始風貌,內部打造有層次感的中庭空間,為市民提供一個具有戲劇性的游玩場所。3萬立方米煤氣罐擬引入美術館+藝術家工作室,建設國際級美術館。此外,AF040420地塊擬建設社區服務中心(新建建筑),為周圍居民提供配套的高質量社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