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前兩天在社區醫院做的檢查,沒想到區中心醫院也能用,不僅省了大幾百,還省時省心。”在廣州市番禺區中心醫院就診的黃女士對醫療檢查檢驗結果互認贊不絕口。2024年以來,廣州市紀委監委深入開展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以醫療機構間重復檢查加重群眾負擔問題為突破口,指導駐市衛生健康委紀檢監察組發揮“駐”的優勢,持續深入開展監督,推動市衛生健康委制定互認工作方案,搭建市級互認平臺,推動解決了不同醫療機構之間數據不互通、標準不統一等難點堵點問題,促進了互認工作落地見效,讓群眾真正可感可及。據統計,2025年1月至5月,廣州市檢查檢驗互認90.18萬次,同比增長16.9%,節省醫療費用約2.25億元,同比增長40.1%。
為人民群眾辦實事,是開展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過去一年來,市紀委監委秉持深厚人民情懷超常規推進集中整治,通過以上率下高位推動、動真碰硬破除頑瘴痼疾、以改促治構建良性循環,查處群眾身邊“蠅貪蟻腐”,全力推動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突出問題,最大程度回應群眾關切,讓群眾感覺就是跟往年不一樣。
以上率下 “超常規”壓實整治責任
“太方便了!現在辦理商事登記縮短到了1個工作日,而且沒有任何收費。”廣州市一名企業主在辦理商事登記時頻頻點贊道。
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離不開紀檢監察機關的有力監督護航。去年,市紀委監委收到群眾信訪舉報,反映天河區長興市場監管所副所長張某利用商事登記審批職權大肆“揩油”,向群眾索賄受賄。市紀委監委主要負責同志對該問題包案督辦,并推動以點帶面,在全市開展基層行政執法領域專項整治。
“我們注重從個案查辦到類案治理,以張某案‘小切口’推動全市市場監管系統行業‘大整治’,著力解決政策執行層面‘吃拿卡要’‘小鬼難纏’等問題。”市紀委監委駐市市場監管局紀檢監察組有關負責同志表示,該組會同駐在局黨組聯合構建全面從嚴治黨“四責協同”工作平臺,引導駐在局開展“8個綜合處室+8項工作機制”整合,織密監督網絡治理涉企違規收費問題,為各類經營主體退回收費1290萬元,提升消費維權效能挽回直接經濟損失6723萬元。
“我們采取‘領導包案+’的做法,構建全系統全鏈條責任落實體系。”市紀委監委有關工作人員介紹,在開展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工作中,市紀委監委實行“日匯總、周調度、月小結”和領導包案包區包村等工作機制,采取市、區紀委監委領導班子成員專項接訪直查,推動市區鎮(街)三級紀檢監察力量聯動。去年,市紀委監委領導接訪群眾41批次,包案督辦31件,帶動全市紀檢監察機關領導滾動包案145件。市區兩級紀委監委領導班子成員提級包抓問題村綜合治理,推動各區紀委監委共立案區管干部94人,查處各級“一把手”547人,留置基層站所“一把手”16人。
通過“一把手”抓“一把手”,形成環環相扣、逐級延伸的責任鏈條。市紀委監委主要負責同志召開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座談會,聽取市民政局等涉民生部門“一把手”情況匯報,對新上任的“一把手”集體談話,推動黨委主體責任、紀委監督專責、部門監管責任貫通協同、同向發力。市紀委監委主要負責同志多次組織召開線索匯報專題會,聽取督辦件所涉區紀委監委主要負責同志工作匯報,針對每條線索抽絲剝繭,分析存在問題,提出明確要求,督促各區紀委監委集中力量迅速攻堅。
壓力層層傳導,各區紀委監委定期向區委匯報,推動各部門上下協同、“一盤棋”落實;市紀委監委各派駐(出)機構、市管企業、市管高校紀委等及時向駐在部門、同級黨委通報集中整治工作情況,督促移送監督信息和問題線索。
自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工作開展以來,黃埔區紀委監督促區委、區政府10個部門認領整治措施并開展16項專項整治,移送問題線索19條,形成全區齊抓共管合力推進的格局。駐市交通運輸局紀檢監察組推動駐在局對施工開挖的道路全面進行質量檢測、移送異常信息,有力支持各有關區紀委監委查處一批涉道路質量的風腐問題。
番禺區紀檢監察機關走訪區內醫院調研醫療檢查檢驗結果互認情況。
動真碰硬 “超常規”推進案件查辦
“今天的菜式真豐富呀,我要吃完晚飯再回家!”面對陪餐的老師,學生們開心地聊著學校食堂的變化。自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工作開展以來,廣州市紀委監委聚焦群眾關心的校園食品安全等問題強化監督治理,市紀委監委主要負責同志約談市教育局“一把手”,1名市紀委常委包項,強力推進“校園餐”專項整治,保障廣大中小學生吃到稱心如意的“放心餐”。
“我們堅持辦案是最有力的監督,重點查處了廣州醫科大學后勤處原處長張某、番禺區工商職業技術學校副校長吳某在學校食堂承包經營招投標中收受賄賂問題,帶動全市查處了一批擠占挪用、虛報套取學生伙食費,收受承包方和供餐公司禮品禮金等問題。”廣州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同志介紹說,市紀委監委把有效解決“校園餐”問題打造成集中整治標志性成果,持續超常規推進,壓實教育、市場監管等部門責任,深入排查和糾治供餐招投標、食品安全責任、食堂運營、膳食經費、廉潔風險防控等方面突出問題,推動職能部門健全完善食材采購、食品安全監管、舉報獎勵等制度54項,制定出臺學校校外供餐管理工作指引,統一管理規范。推動在黃埔區、番禺區開展學校大宗食材集采集配改革試點,逐步在全市推廣,從而防范廉政風險、降低采購成本、保障食材品質。在“互聯網+明廚亮灶”100%覆蓋的基礎上,推動系統迭代升級,讓監管部門、學校、家長隨時看得見,保證學生“盤中餐”安全。截至目前,全市已立案44人,處分13人;整改問題2353個,健全制度164項,取得階段性成效。
“我辦了‘花都校園健身卡’,下班后就會去學校運動館跟孩子一起運動,既能陪伴孩子又能運動,一舉兩得,孩子也高興。”花都區一位居民對記者說。除了開展“校園餐”專項整治,廣州市紀委監委還圍繞宜學宜居宜業目標,推動全市中小學校體育場館向社會開放。“目前已在花都區進行試點,區內135所公辦中小學體育場館已推行向社會開放。”市紀委監委駐市教育局紀檢監察組相關負責同志表示,該組發揮駐在監督優勢,督促教育部門制定中小學體育場館向社會開放工作方案,建立規范完善的學校體育場館向社會開放制度體系,推動學生“動起來”,學校“活起來”,社區“暖起來”,資源“用起來”,社會“融起來”。
“目前,我們正督促相關部門進一步對‘校園餐’、教輔征訂、校服購買、課后服務、校園食品安全制度落實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開展全面梳理和自查自糾,著力糾治教輔資料征訂吃回扣、校服價高質差、校園工程暗箱操作等問題,推動教育領域各項惠民利民政策落實落細,守護群眾安居樂業。”廣州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同志介紹道。
把群眾的“弱信號”變為監督的“強信息”。廣州市紀委監委堅持問題導向,緊盯本地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建立直報直查直追機制。除了群眾信訪舉報之外,市紀委監委還主動對接政法、財政、審計、信訪等職能部門,擴大線索來源;運用大數據、指揮平臺等信息化手段織密監督網絡,跟進政務熱線、網絡輿情反映,篩選典型問題進行督辦轉辦。同時,對疑難問題線索進行分類處置,對于已經查結又重新起底的,關注問題背后的能力、作風、責任問題;對長期未辦結、查否后群眾仍反復舉報的,重點關注、查找原因、對癥施策。去年以來,市紀委監委篩選3批184件業務范圍外信訪舉報交辦督辦,推動全市查處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2879個。
“監督力量分散、‘熟人社會’、能力不足等情況一直制約著基層監督質效。”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同志介紹,市紀委監委加強對本地典型案件的分析研判,在“領導包案+”的基礎上,探索實施交叉辦案和“全員辦案”模式,打破部門壁壘,實現人員力量一體調配,采取專班攻堅、提級辦理等超常規手段,聚焦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全力攻堅懲腐。去年以來,全市涉及基層單位“一把手”等重點對象案件均由區紀委監委專班辦理,全市鎮街全覆蓋自辦案件1340件。
從化區城郊街紀工委走訪城康村東坑橋檢查危橋重建后的使用情況。
回應關切 “超常規”化解群眾訴求
“現在聯社按政府定價收水電費,一個月省了上百元,減輕了我們用水用電的壓力,非常感謝啊。”近日,天河區員村街道某聯社租戶向回訪的街道紀工委干部表示感謝。
事情還要從去年7月說起。“房東違規加價收取電費,現在都1.5元/度了,夏天的時候空調都不敢開,電費比房租還貴。”天河區員村街道某聯社城中村租戶向該區紀委監委反映。該區紀委監委將該問題作為集中整治重點整治項目,經核查,處理處分16人,督促返還群眾33萬余元。同時,通過舉一反三篩查12345熱線工單和信訪件、紀檢監察聯絡站走訪等方式,廣泛收集問題線索,發現老舊小區房東、村社物業管理方違規收取高額電費等一批突出問題,全區推動市場監管部門立案406宗,退還金額411余萬元,罰沒金額110余萬元,發出價格提醒告誡函千余份。
城中村電費加價問題,既是群眾家門口的“堵點”,也是城市發展的“痛點”。針對城中村收取高價水電費、隱性轉嫁費用等問題,市紀委監委督促市場監管局會同發改、財政、公安、交通運輸、農業農村等部門組建專班,全面排查城中村收費情況,摸排出租屋35.8萬棟,督促完成水電收費整改30.6萬棟。指導白云區紀委監委推動市場監管部門完善水電費治理機制,出臺《長期抓好水電費規范治理工作要點》《經營性物業電費規范指南》等制度規范,促進舉一反三,長效治理。針對城中村水電加價收費問題背后涉及的服務和基礎設施滯后問題,督促推動市水投集團“抄表到樓”覆蓋117個城中村,廣州供電局為19.9萬戶居民執行居民合表電價,制定方案分步實現城中村水電費“一戶一表”。據統計,2024年電費加價問題投訴量降幅達九成。
“現在橋終于建好了,路也整平坦了,我們出行方便多了,不用再受雨水浸橋之苦了!”看著眼前的新橋,從化區城郊街城康村東坑社村民開心地說道。
開展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工作中,從化區城郊街紀工委在與村民面對面交流中了解到,城康村東坑橋老舊破危,一旦遇到下大雨河水就會上漲漫過橋面,嚴重影響附近百余名村民安全通行,村民對危舊橋改造重建的需求很高。
群眾利益無小事,為盡快推動解決危橋問題,針對危橋改造重建涉及資金、權限等難題,該街紀工委組織村委和街屬部門進行研究,并督促街屬相關部門積極與區水務、交通等相關職能部門溝通協調,盡快落實項目資金的來源和施工方案;針對施工過程中進度慢等突出問題,該街紀工委及時約談街屬職能部門負責人與村委干部,強化全過程、全鏈條的監督,督促各部門積極作為、主動擔當、克服困難,有力確保危橋重建工程如期完工。去年以來,該街紀工委以東坑橋改造作為“小切口”,通過對危橋改造問題的持續跟蹤問效和“回頭看”,截至目前,已有17個危橋改造項目完成改造并順利通車。
在公安辦事大廳,其他辦不成的業務在“辦不成事”窗口前都能辦成。“我們對公安交管服務窗口‘微腐敗’突出問題進行嚴查嚴治,督促轉變工作作風、提高服務質量、提升工作效能,為企業、群眾‘辦不成’的事提供兜底服務,著力營造高效便民的良好環境氛圍。”市紀委監委駐市公安局紀檢監察組有關負責同志說道,在查辦案件的同時推進整治,使個性問題點對點解決,共性問題面上整改。按照“個案深治、類案同治”的思路,市紀委監委駐市公安局紀檢監察組督促市公安局整治審批監管窗口服務不作為、慢作為及背后涉及勾結中介服務機構收取“加急費”插隊辦快件等問題,通報涉窗口工作人員服務態度差、辦事效率低等問題192個,推動475項涉企審批事項及個人高頻事項線上辦理。
“廣州市紀委監委聚焦群眾關切,把整治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這一主題貫穿始終,進一步加大突出問題整治力度,察實情、做實事、求實效,以解決問題為目的,以群眾滿意為標準,讓群眾感覺跟去年不一樣。”廣州市紀委監委主要負責同志表示。截至目前,全市累計推動整改問題449個、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569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