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取消多層圍蔽 “無界”天體歡迎你
即將于5月下旬舉辦的十五運會U16女子足球比賽,是廣州作為全運會主戰場的首次亮相。承擔本屆全運會第一個正式比賽項目的四大場館——廣東省人民體育場、天河體育中心體育場、越秀山體育場、大學城體育中心體育場周邊精致街區已首批完工,為賽事的順利舉辦提供良好環境。5月19日,記者率先探營,看到精致街區標桿各具特色,異曲同工的是都以“兼顧賽時賽后利用”為原則,與市民共享辦賽成果。
5個標桿各具特色
市執委會介紹,廣州賽區以迎全運為契機,圍繞30個場館開展17個精致街區建設,著力優環境、提品質,樹立新時期廣州建設精致城區的標桿,高質量保障全運賽事。廣州通過打造精致場館、精致賽區、精致街區,匯聚成為精致城區,實現“辦好一個會,提升一座城,彰顯一座城,幸福一座城”,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廣州賽區通過完善機制標準,以全周期理念打造精致街區,突出重點街區,實現一街區一特色,重點打造省奧體中心、天河體育中心、省人民體育場、越秀山體育場、大學城體育中心等重點場館及周邊5個精致街區標桿。其中,省奧體中心開放場館二層平臺,成為市民可全天候使用的高標準空中健身跑道,街區優化奧體北廣場、南廣場等多維復合空間,開展6平方公里核心區域精準提升,打造高品質的精致賽場與開放的精致街區。
同步推進的還有14個運營地鐵站的環境品質提升工程,確保地鐵出入口場地與市政場地一體化銜接。4個在建地鐵站點重點優化環境品質,景泰站、白云文化廣場站提升站點與場館、酒店群之間的通道空間品質;廣州體育館站無縫銜接周邊體育館、公園,打造高效接駁、綠意盎然的一體化街區;天河路站局部拆除圍蔽區域,既有利于賽時景觀美化與人群疏散,也不影響賽后正常使用。
首批精致街區搶先看
天河體育中心及周邊
增加多條連接通道,令市民不知不覺走進天體
共享開放,是天河體育中心及周邊精致街區的關鍵詞。過去“十”字格局的天河體育中心,將升級為“無界”全民共享體育公園,在原本東南西北四個出入口的基礎上,增加多條與外部連接的通道,取消多層圍蔽,讓空間更開敞通透,令市民不知不覺中走進天體。
天河體育中心西北街角空間,被改造為開放活潑的口袋公園。
“我們打開天體東北與西北兩個街角空間,將原本功能單一的封閉綠地改造為開放活潑的口袋公園,釋放公共空間約960平方米,打開后的場地成為融合林下休憩、康體、慢跑等功能的城市綠色休息站?!睆V州市城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人居景觀院黨委書記、副院長、教授級工程師陳智斌說。
十五運會后緊接著就是殘特奧會,廣州首次提出全民全齡友好的“零障賽區”理念,助力打造無障礙標桿城市。記者在天體北門看到,改造后的車行道與人行道銜接處實現了零高差,輪椅使用者、拖行李箱的市民都能“絲滑”通過。
市執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天體在東北、西北綠地公園新建2處輪椅坡道,將五個主出入口改造成全寬式緣石坡道,消除殘疾人坡道與路面接壤處的高差,嚴格控制路面坡度,并使用防滑石材盲道,確保行走舒適性。同時,改造將小型市政設施有序并入路側設施帶,優化慢行空間。
作為先行示范標桿,天河體育中心用“繡花”功夫開展精致街區建設。南廣場樹陣坐凳采用的一體化預制城市家具材料,不僅觀感細膩,而且可靠耐用。周邊街區人行道盡可能保留原有鋪裝材料,開展精致修補約2.2公里,現狀人行道約6870平方米的黃金麻鋪裝繼續使用,僅更換雜色、破損的鋪裝。
省人民體育場及周邊
打通傳統紀念軸線,搭起一條城市文脈橋梁
地處越秀區的廣東省人民體育場,周邊精致街區充分展現老城市深厚的歷史底蘊。改造通過拆除省體育場北側部分看臺,增設連通平臺銜接英雄廣場,打通一條南北縱貫“烈士陵園—英雄廣場—省人民體育場”的750米傳統紀念軸線,實現三大空間的無縫連接,與烈士陵園共同搭起一條城市文脈橋梁。
“省體育場周邊擁有中華廣場、地王廣場和流行前線(現更名為未來城)三大商業體,改造系統梳理商場和臨街商鋪的業態,結合較場西路、較場東路市政提升統籌考慮,打造微流線型一體化共享街區,推動城市空間與人流、商業的有機融合發展。”廣東省建筑設計研究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粵建環藝院景觀一所副總建筑師區展輝說。
在英雄廣場面向中華廣場一側的閑置綠地,改造打破原有零散的植被格局,搭建階梯式竹木平臺,打造集晨練、商業休閑、親子互動于一體的復合型林下社交場域。
英雄廣場面向中華廣場一側的閑置綠地,被打造成復合型林下社交場域。
在較場東路,一株屹立在馬路中間的老榕樹格外醒目。“這棵大樹一直是街區的地標,原本旁邊的道路很窄,樹下常常停滿了共享單車和電動車。我們在地鐵口設置非機動車停車區,將其與大樹有效隔離,改變昔日亂停放的現象。同時,環繞榕樹新設一圈樹池,以此分流雙向車道,更好地起到保護大樹的作用,進一步凸顯其地標性。”區展輝說。
“整個改造過程中,我們沒有砍伐、遷移一棵樹,以人民為中心進行升級?!眳^展輝以烈士陵園地鐵站A口進入英雄廣場的人行道為例,過去這條通道只有1.5米寬,如今增加到3米,這個寬度剛好是以兩邊的樹木為界,改造只去除低矮的灌木叢。完工后,遮陰的效果不減,市民走起來更寬敞舒適。
大學城體育中心及周邊
彩色道路凸顯青春活力,打造開放共享生態體育公園
在高校云集的小谷圍島,青春活力是廣州大學城體育中心及周邊精致街區建設的重點,工程致力于打造色彩亮麗、活力四射的青年文體街區。大學城體育中心北門對出的內環路上,一條橙色的非機動車道與綠樹形成鮮明對比,洋溢出躍動的青春氣息。
大學城體育中心北門對出的內環路以活力橙為底色。
“改造新增彩色非機動車道約58千米,通過色彩演繹,彰顯青年的活力?!笔暹\會廣州執委會場館建設部技術處高級園林工程師陳雄說。其中,內環路以活力橙為底色,串聯體育中心、攀巖運動中心、廣州雕塑院等承載大型公共活動的場所;中環路以文化藍為底色,通過天橋連接高校教學區和生活區;外環路以科技紅為底色,串聯廣東科學中心、超算分布式能源站、中關村青創會等科技園區。
廣州大學城體育中心體育場。
大學城體育中心周邊精致街區建設結合中心湖公園及周邊自然山體,打造開放共享的生態體育公園。工程改造綠地面積約2.5萬平方米,將學校、公園、醫院出入口、路口端頭等人流密集處改造為草坪,塑造特色開敞空間;在體育場館周邊節點及路口端頭處營造色彩地被或花境,呼應全運會的熱烈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