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遇之城2017評選 廣州蟬聯冠軍深圳第二
17日,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與普華永道聯合發布《機遇之城2017》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廣州、深圳、杭州、武漢、南京依次躋身綜合排名前五名。其中,廣州在“智力資本和創新”、“區域重要城市”、“健康、安全與治安”3個緯度中位居第一,在具體的57個指標中,7項第一,6項第二,繼去年首登榜首后再次總積分榮膺第一。《機遇之城》是由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與普華永道合作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發布的系列城市調研報告,始于2014年,至今已發布了四期。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秘書長盧邁表示:“報告的關注點是我國各區域代表性大城市的發展狀況,以這些城市為中心形成的城市群,正成為經濟增長和創新最活躍的地區。抓住這些大城市以及圍繞它們形成的城市群,就抓住了下一階段中國發展轉型的關鍵。”
今年就綜合排名而言,廣州和深圳憑借均衡發展的優勢穩居第一和第二;杭州受益于技術優勢位列第三;較好的平衡了發展和成本的武漢位居第四,擁有優質文化和居民生活的南京排名第五。普華永道中國公共政策與監管事務主管合伙人吳衛軍指出:“這五座城市均在四個以上的維度躋身前五,充分顯示出均衡發展的重要性。”
與去年相比,報告觀察的樣本從24座增至28座,與去年相同,北京、上海和香港作為中國的三座特大型國際城市并未被納入考察范圍。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新增的城市中,珠海綜合排名第11名。《機遇之城2017》對城市觀察的維度與變量源自普華永道全球發布的權威城市研究報告《機遇之都》,從“智力資本和創新”、“技術成熟度”、“區域重要城市”、“健康、安全與治安”、“交通和城市規劃”、“可持續發展與自然環境”、“文化與居民生活”、“經濟影響力”、“成本”和“宜商環境”共10個維度57個變量對28座中國行政與經濟中心城市進行深入、全面的考察。
報告還發現,城市在智力資本和創新以及技術成熟度兩個維度的排名與綜合排名呈現高度的一致性,說明“機遇之城”的桂冠屬于那些擁有創新優勢的城市。此外,位居前列的城市普遍在成本以及文化與居民生活這兩個維度表現差強人意。在打造滿足市民需要、提供優質生活的“宜居城市”方面,中國的“機遇之城”依舊面臨挑戰。
吳衛軍表示:“以廣州、深圳為代表的中國大中型城市的發展已經進入2.0時代,創新和均衡發展是2.0時代城市發展的關鍵所在。對投資者們而言,如果能夠引進新技術,吸引和培養人才,提高城市創新實力,實現均衡發展,為城市提供真正有價值的解決方案,就能抓住城市發展帶來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