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大?。? 大 中 小 |
|
保護視力色: |
投資年會 華山論劍
23日,2016年中國廣州國際投資年會全體大會及18個專題分論壇在白云國際會議中心舉行,來自海內外投資及產業界的近1600名高端人士赴會,共議廣州發展大計。
在這場主題為“動力源增長極——國家中心城市與三大戰略樞紐建設”的投資年會上,十一區悉數登臺亮相。廣州“十三五”發展重中之重是建設國際航運樞紐、國際航空樞紐、國際科技創新樞紐三大戰略樞紐,此外,將打造“黃金三角”,形成多點支撐。圍繞著廣州的“重頭戲”,各區紛紛展示亮點,各出高招聚攏人氣尋覓商機?,F場中外嘉賓也借此加深對廣州經濟趨勢和城市內涵的理解,直觀具體地感知廣州各區的投資環境和開放紅利。
南沙區
航運樞紐
一口氣簽下961億元大單
自去年南沙自貿區掛牌以來,在國家新區和自貿試驗區雙重優勢疊加吸引下,南沙所蘊含的巨大商機已成為國內外投資者關注的焦點,形成了企業迅速集聚的態勢。2013年南沙新設企業1332家,2014年新設企業1807家,2015年新設企業7589家,同比增長3.2倍,其中新批外商投資企業221家,同比增長2.75倍,實現合同利用外資27.9億美元,同比增長64.7%。2015年新增企業注冊資本達964.8億元,新落戶項目平均注冊資本1394萬元,位列全市第一。其中包括18個世界500強企業投資項目、16個央企在穗投資項目、1000多家航運物流和航運服務企業等。近期,眾多的世界500強企業、大型央企、省市屬國企、港澳財團、知名民營企業等投資者紛至沓來,積極謀求合作發展。
自貿區未來的藍圖早已繪就!昨天下午,南沙舉行了“海絲之路開放平臺航運樞紐——南沙新區、自貿區南沙片區推介會暨重大項目簽約儀式”,南沙與歐美、香港及內地大型企業等共簽約項目42個,涉及投資金額達961億元,涵蓋了航運物流、金融創新、科技創新、高端制造、總部經濟、重大基礎設施和新城市建設等多個投資領域。
白云區花都區
航空樞紐
臨空經濟產業鏈呼之欲出
在23日的分論壇上,白云區政府與華南國際商務有限公司、中航航空投資有限公司等四家企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總投資額超30億元。除此之外,東方航空、中航油、九元航空等也將相繼落戶白云,從而進一步完善臨空經濟產業鏈。
當前,白云區“一心四片、一軸多點”的發展格局初步成形,未來將以白云新城、民科園、空港經濟區和健康產業集聚發展區為主抓手,推動高端產業發展,補強航空產業鏈,對接國際航運、航空、科技創新三大戰略,打造臨空產業集聚區。
23日,花都推介會以“空鐵聯運樞紐,高端產業基地”為主題。在投資年會上,花都一口氣推出了18個簽約項目。這些重點項目最終分五批在現場完成了簽約,投資總額近210億元。
據悉,花都未來將重點規劃打造汽車產業、新能源和智能裝備、生物醫藥、軌道交通、高新技術(航空)產業等10個重點產業發展園區。
天河區
建華南創新要素
集聚高地
作為廣州現代都市核心區,天河區不僅是全國唯一同時擁有國家級中央商務區和科技軟件園區的城市中心區,轄內珠江新城和國際金融城更是廣州“黃金三角區”的兩大支撐,正在加快建設的創新創意帶還將為廣州市帶來創新動力源。未來,依靠“一核集聚、雙城驅動、雙帶聯動”發展的天河也將成為廣州國際化創新發展的新高地。在23日分會場推介會上,天河區再次展現了其不可替代的優勢,并從人才、服務、科研實力等方面展示了其在創新發展資源、成本、環境等方面的強大吸引力和集聚力。
廣州開發區、黃埔區
科創樞紐
“十百千萬”創新線路圖亮相
今年投資年會的主題是“增長極動力源——國家中心城市與三大戰略樞紐建設”,作為建設國際科技創新樞紐的核心組團,廣州開發區、黃埔區在科技創新版圖中將擔負怎樣的角色,又將如何發力?在23日的廣州開發區、黃埔區分論壇上,其亮出“十百千萬”創新線路圖,擲地有聲地給出答案:探索創新驅動發展新路徑,致力打造代表廣東省、廣州市參與國際競爭合作的先行區、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核心區。
目前,廣州開發區、黃埔區擁有電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工業設計、個體化醫療與生物醫藥、網游動漫、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現代服務業、文化和科技融合、電子商務等10個國家級產業基地,以及4個省級產業基地和6個市級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尤其深諳產業集聚發展之道:大力延伸產業發展鏈條,以產業基地帶動創新平臺發展,以創新平臺支撐全區產業發展,點燃集聚爆發效益。
而對于創業團隊來說,該區百萬級創新孵化集群更富有吸引力。此外,該區還著力培養千名高端創新創業人才,全方位筑巢引鳳。
海珠區、黃金三角
琶洲創新集聚區
萬眾期待
在23日的分論壇上,海珠區代區長李海洲表示,為了進一步加快經濟發展,市里與區里正聯動發力,從政策扶持、基礎設施、政務服務等三個方面打造市場化國際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政策扶持方面,廣州市新出臺了力度空前的產業領軍人才政策,琶洲互聯網創新集聚區還專門享有企業自建辦公用房獎勵政策。海珠區也正在加快完善包括創新、總部、樓宇、人才等一攬子扶持政策。
基礎設施方面,優先聚焦琶洲,正在規劃新建3條地鐵線、2條城際軌道以及1條有軌電車線路,籌劃論證港澳碼頭客運口岸、琶洲機場航站樓綜合體,未來的琶洲,將是“水陸空地”一體化的快捷交通樞紐,快速直達機場高鐵、直達港澳。
越秀區、荔灣區
多點支撐
主打互聯網與電商老城不老
在投資年會上,越秀區以商貿、金融、健康醫療和文化創意四大主導產業為基礎脈絡,推介了越秀區民間金融產業新業態、眾創空間和版權貿易基地等創新項目商機。其中眾創空間,就以由羊城晚報、全球互聯網巨頭騰訊、同創資產強強合作的羊城同創匯作為重點推介項目對外推廣。
羊城同創匯的成功孕育,是越秀區舊樓改造的一次成功典范。借助舊樓實現創新發展的還有該區的另一個具體重點推介項目——“創新創業金融街”。廣州民間金融街地處具有嶺南“十里洋場”商業文化集散地和現代金融發源地的越秀區長堤大馬路,有著“中國金融第一街”的美稱。
2015年,廣州民間金融街新引入各類金融及配套機構73家;截至目前,累計入駐機構208家,向各類中小微企業和個人提供融資超3000億元。建街以來,園區內企業累計實現稅收超13億元,年內實現稅收5.5億元,增長38%。
同樣依靠“互聯網”、“電商”,讓老城迸發新機的還有荔灣區。作為廣州國際商業中心和“廣佛之心”,荔灣區將通過對花地河沿岸資源的改造利用,努力打造“e”經濟產業帶,建設荔灣經濟發展新平臺。
“十三五”期間,荔灣區如何借助“互聯網+”發力?荔灣區區長劉捷描繪了這樣一幅藍圖:荔灣區將發揮花地河電子商務集聚區作為“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基地”的示范集聚效應,再引進集聚一批優質龍頭項目和企業,打造超5000億元的“升級版”電子商務總部集聚區。(羊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