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9日,省委常委會在廣州市調研并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專題研究廣州改革發展穩定工作。7月20日,廣州市委常委會召開會議,傳達學習省委常委會在廣州調研時的工作要求和省委常委會會議精神,研究我市貫徹落實意見。
當仁不讓挑大梁,舍我其誰走前列。在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下,廣州知責于心、擔責于身,安心定志、勵精更始,加快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繼續在高質量發展方面發揮領頭羊和火車頭作用,自覺在全國全省大局中挑大梁。
(一)
以昂揚姿態再出發
只有政治上高站位,工作上才能高定位,事業上才能高進位。
圍繞深入貫徹落實總書記、黨中央賦予的新使命新任務,省委“1310”具體部署,廣州當從高處落筆、實處著墨。
忠誠蘊含力量。
忠誠核心是行為準則,更是力量源泉。我們要深刻體悟總書記的親切關懷、殷切期望和諄諄教導,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以排頭兵、領頭羊、火車頭的昂揚姿態再出發,以高質量發展的節節勝利、人民美好生活的步步登高,充分彰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實踐偉力。
勢能積蓄動能。
站上新的歷史高度看廣州,方能看清大勢、看清方向、提振信心。從時間坐標看,有著2200多年建城史的廣州,城脈綿延、文脈深厚、商脈興盛,有著堅實基礎、獨特優勢和強大勢能;從空間坐標看,作為國家中心城市、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引擎、省會城市,廣州在全國全省工作大局中具有重要地位、獨特作用,務必準確把握高質量發展關鍵時期,洞徹歷史、直面問題,明晰方向、篤定前行。
發展創造輝煌。
察勢者智,馭勢者贏。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落實這個首要任務,必須強化戰略思維,登高望遠。廣州要錨定高質量發展不動搖,堅決扛起守正創新、示范引領、輻射帶動重大責任,著力在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引擎、產業創新發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超大城市規劃建設治理、世界文化名城等五個方面勃發新活力,展現新作為、干出新成績、創造新輝煌。
(二)
在更大格局中圖強布新
動力源自改革、源自開放、源自創新。
奮進新征程,我們要緊緊圍繞“激活新動力、再造新優勢”的突出主題,加快構建老與新互促共進的支撐體系、轉換機制、良性循環,奮力推動廣州勃發老城市新活力。
用足改革“關鍵一招”。
只有激活改革動力,方能再造體制機制新優勢。堅持“發展出題目、改革做文章”,廣州尤須向全面深化改革持續要動力,深入推進戰略性創造性引領性改革,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攻堅突破,為現代化建設提供強有力的動力支撐和體制機制保障。廣州發揮南沙工委新機制的重要作用,以制度建設為主線推進改革,不遺余力地大膽試、自主改,激活大灣區核心引擎活力,在現代化建設中奮力蹚出新路。
構建更加開放的大格局。
只有激活開放動力,方能再造發展空間新優勢。廣州在國內大循環和國內國際雙循環中地位特殊、作用突出。奮進新征程,廣州立足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尤須扭住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這一定位,做強樞紐、提升能級、鏈接全球,引領帶動大灣區厚植發展動能、提升發展質效。要以實施南沙方案為關鍵抓手,按照“精明增長、精致城區、嶺南特色、田園風格、中國氣派”的理念做好南沙規劃設計,突出抓好制度型開放、營商環境建設、對內對外合作,全力做好“一點兩地”大機遇大文章。
激發創新驅動的原動力。
只有激活創新動力,方能再造發展活力新優勢。廣州作為華南地區工業門類最齊全的城市,制造業韌性強、對外經濟聯系便利、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程度較高。實踐表明,只要立足基礎和稟賦,堅持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當家,抓住產業與科技互促雙強這個關鍵,切實提升輻射帶動力,就能迸發強勁的發展動能。
讓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成為“雙飛翼”,以產業科技深度融合推動產業優化升級,釋放產業創新發展活力。堅持抓源頭、建平臺、補鏈條、活機制并舉,加快構建全過程創新鏈,把創新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發展勝勢。牢牢抓住制造業這個“定盤星”,堅持一手抓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一手抓新興產業培育壯大,布局新賽道、打造新優勢。以現代服務業做強創新發展“強引擎”,讓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相互支撐、相互賦能,更好肩負起國家中心城市、經濟大市扛重擔、挑大梁的使命擔當。
(三)
為民造福是最大政績
人民城市,為人民而建。
城以盛民,人是發展的根本目的,也是發展的根本動力。重塑現代城市格局與功能,在統籌好歷史的廣州、現在的廣州、未來的廣州中拓展優化城市布局。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斷增強民生福祉為依歸,建設宜居宜業、共治共享的城市。以實施“百千萬工程”拓展經濟縱深,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助力共同富裕。持續優化城市規劃,積極穩步推進城中村改造,建設有溫度、有氣象、有格局的山水都市、文化名城。
以文潤城,文化是城市活力的源泉。廣州要以嶺南文化雙創工程促進文化傳承發展,涵養向上向善、剛健樸實的文化,塑造城市精神、彰顯城市品格,健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以數字賦能、創意驅動促進文化事業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
辦好廣州的事,關鍵在黨、關鍵在人。
我們要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堅決落實“兩個維護”制度機制,扎實開展主題教育,持續在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干上下功夫,把各級黨組織鍛造得更加堅強有力。我們要激發干事創業精氣神,推動思想大解放、能力大提升、作風大轉變、工作大落實,激勵全市上下敢想敢干、實干善干,拼出新業績、展現新氣象。
千載名城,煥新出發。
再闖新路、再創新績、再開新局,廣州使命在肩。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二次創業”的奮進姿態,發揮領頭羊和火車頭作用,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