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堂直觀又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課”
9月3日,廣州日報刊發評論《愛國主義,思政的永恒主題》。當日上午,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暨南大學、華南農業大學等大中小學積極組織師生通過多種方式收看大會直播。記者在校園里看到,學生們難掩激動之情,紛紛表達愛國之情和報國之志,“這就是一堂直觀而又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課!”

暨南大學港澳臺僑學生在福建建陽暨南大學校史館參觀
暨南大學
構建“浸潤式”國情教育實踐育人模式
近日,記者從暨南大學港澳臺僑學生培養辦公室了解到,經過多年探索與實踐,該校成功構建起面向港澳臺僑學生的“浸潤式”國情教育實踐育人模式。該模式以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厚植家國情懷為核心目標,打破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邊界,實現理論傳授與實踐育人的深度融合,持續培養情懷深厚的愛國青年。
據介紹,自1986年啟動以來,暨南大學面向港澳臺僑學生的國情教育已走過近40年歷程,持續助力學生認識祖國、心系祖國、融入祖國。
如2024年、2025年寒假,兩批港澳學生共80余人赴中共一大紀念館等地點開展為期六天的紅色研學?;顒硬捎谩艾F場教學+情景體驗+主題研討”模式,學員白天參觀學習,晚上分組研討,通過“暨南青年說”表達自身感受,紛紛表示“強化了歷史使命感”“對黨的奮斗歷程有了全新認識”。截至目前,暨南大學已累計組織近3萬人次港澳臺僑學生,在實踐體驗中塑造國家認同、堅定理想信念。
為深化教育實效、拓展覆蓋范圍,暨南大學自2020年起,先后與山西、貴州、江西、寧夏、重慶、湖南及福建南平、山東臨沂、陜西延安,和省內的廣州、惠州、潮州、梅州、江門、東莞、佛山、云浮等17個地方單位簽署協議,共建逾60個港澳臺僑青年國情教育基地,初步構建起校地協同育人新機制。學校每年還遴選50名港澳學生,赴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及山西、貴州等地社會主義學院開展為期一周的封閉式“理論+實踐”培訓。
暨南大學港澳臺僑學生培養辦公室表示,通過系統化、沉浸式的培養,港澳臺僑學生均建立起深厚的歸屬感與愛國熱情。同時,他們的文化自信顯著提升,對民族復興的未來充滿信心。
廣州中醫藥大學副校長、廣東省中醫院院長 張忠德
好好吃飯、堅持運動,未來才能更好地為祖國作貢獻
9月3日上午,廣州市越秀區文德路小學聯合廣東省中醫院共建的“厚德學堂”開展新學期思政第一課活動。廣州中醫藥大學副校長、廣東省中醫院院長張忠德和該?!爸业轮嘘牎钡暮⒆觽円黄鹗湛戳思o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直播。隨后,張忠德為孩子們講述了烽火歲月中的中醫藥故事。
課堂上,孩子們對中醫藥文化歷史展現出濃厚的興趣,展開了積極互動。
分享中,張忠德講述了烽火歲月中醫藥人的愛國壯舉與貢獻,也講述了中醫藥智慧與精神的傳承——閱兵展現的是強大國防力量的“硬實力”,中醫藥救死扶傷,則是文化軟實力和民族精神的體現。它們共同詮釋了愛國主義和民族精神的深刻內涵。
為小學生上思政課,要把家國情懷、歷史意義轉化為孩子們能聽懂、感興趣的內容。張忠德認為,需要注重故事化的講述、采用形象的比喻、加強互動體驗,讓知識、意義成為看得見、摸得著、體會得到的現實。他希望這樣的思政課,能激發孩子對中醫藥、對歷史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或許他們當中就能產生熱愛并投身于此的人才。
同時,這樣的思政課也能提升孩子們的健康素養,讓他們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以健康的身心、強健的體魄和飽滿的精神狀態去立大志、做棟梁。從“愛國情懷”延伸到“做好自己的事”,張忠德告訴孩子們“好好吃飯、堅持運動,未來才能更好地為祖國作貢獻”,將宏大主題轉化為具體行動指引。
張忠德認為,沉浸式、體驗式的教育形式,對于青少年思政教育具有重要意義,也促進了社會資源(大學、醫院)與基礎教育資源的有效銜接與深度融合,構建了“大思政”格局,形成了育人合力。他說,未來也將推動大學、醫院的專業力量與中小學教師合作,共同開發一系列適合不同學段,圍繞中醫藥文化、生命教育等主題的思政校本課程或讀本,開展更多趣味研學實踐、體驗活動,進一步讓學習從“聽”擴展到“看、做、感”。
華南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 何艷玲
組建“研習南粵”實踐隊,構建“行走思政課”
昨日上午,在華南農業大學丁穎禮堂,近500名師生代表收看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收看過程中,師生們全神貫注,緊盯大屏幕,不時拿出手機記錄下精彩瞬間。
來自澳門的2025級動物醫學專業新生梁家臻同學難掩內心的激動。她表示,自己身為中華兒女,倍感自豪,“我要努力學習和奮斗,為國家的建設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閱兵式上,整齊劃一的方陣和先進的武器裝備,無不彰顯著國防力量的強大?!鞭r學院2024級農藝與種業專業碩士研究生王美芳從閱兵中看到了科技強軍的縮影,也深切感受到了農業科技工作者的責任與擔當。
“翻開我的朋友圈,內容幾乎全部是九三閱兵,老師和同學們都在表達自己的愛國之情。這就是一堂直觀而又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課!”華南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何艷玲說。
據悉,為推動學生厚植愛國主義情懷,華南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還帶領同學們走出課堂,參觀國防教育基地。何艷玲介紹,去年12月,華農特色思政課“農耕文明大講堂”開講,首期邀請了年近八旬的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農業大學教授羅錫文以訪談對話和現場展示的形式,將農耕文明融入思政課堂?!稗r耕文明大講堂”已成功舉辦四期,反響熱烈。
何艷玲說,近兩年,華農還在寒暑假開展“萬名學子鄉村大調研行動”。今年暑期,華農還組建多支“研習南粵”實踐隊,分赴廣州、佛山、珠海、潮州等地,構建起“行走思政課”。此外,華農還利用華南農業博物館、水稻機械化博物館、科技小院等場館和基地資源,讓同學們在實踐中學習農耕文化、厚植為農情懷、樹立強農擔當,努力成長為具有過硬本領和家國情懷的高素質農業人才。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