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 黨史學習教育
        廣州奮力邁向科技創新強市
        • 聽全文
        • 2022-09-09 09:53:05
        • 來源: 廣州日報
        • 分享到
        • -

        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人類細胞譜系大科學研究設施、冷泉生態系統研究裝置……

          過去十年,是廣州科技工作者砥礪逐夢的十年——

          他們仰望蒼穹,為“嫦娥五號”奔月取壤編織防腐蝕“外衣”;他們鎖定深海,為可燃冰開采創造兩項世界紀錄;他們俯瞰大地,將人類生活在黃土高原的歷史推前至距今212萬年……面對科技前沿“無人區”,廣州科技工作者煥發出蓬勃旺盛的探索熱情和創新活力。

          過去十年,也是廣州在全球創新版圖中崛起的十年——

          “廣深港創新集群”連續兩年居全球第2位,“自然指數-科研城市”全球排名廣州躍升至第14位……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廣州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錨定“科學發現、技術發明、產業發展、人才支撐、生態優化”全鏈條創新發展路徑,努力走出一條從科技強到企業強、產業強、經濟強的高質量發展道路。

          科技企業站“C位”

          大國重器頂梁柱

          一頭是大江奔流,一頭是萬家燈火,由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南方電網公司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李立浧主持完成的“特高壓±800kV直流輸電工程”,正連起我國西與東的電力動脈。這項來自廣州的世界首創科技成果,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表彰。

          一邊是環保電動,一邊是續航難題,成立不到2年的廣州企業巨灣技研自主研發的“電動汽車全球最快充電技術”破解了車主的“兩難”,其儲能器可實現8分鐘內充電至80%,取得世界紀錄認證。

          上述兩項“世界第一”折射出廣州實現創新驅動發展的奧秘——企業“引航”、擔當主力。

          這十年間,更多企業投身創新大業——廣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從2012年的1389家增長到2021年的近1.2萬家,居全國第四;上市高企新增70多家,貢獻了全市超過1/6的企業所得稅;更多科技成果投入市場——全市技術合同成交額從2012年的198億元增長至2021年2413億元,居全國第三。

          從“千”到“萬”,從“百億”到“千億”,計數單位記錄著科技賦能老城市新活力的歷史進程,成為見證廣州創新驅動發展的“度量衡”。

          漫溯這創新鏈條的源頭,我們看到了廣州在科技未來“大棋局”上的精準落子:廣州實驗室,是我國呼吸疾病領域基礎研究和前沿研究的最強戰略科技力量;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是全國3家綜合類國家技術創新中心之一。人類細胞譜系大科學研究設施,目標在于破解隱藏在細胞中的生命奧秘;冷泉生態系統研究裝置,則劍指有序開發可燃冰,實現深海減碳增匯的宏大征程。

          可以預見,兩個國家級重大平臺為引領的“2+2+N”科技創新平臺體系,兩座被納入國家“十四五”專項規劃的“大國重器”,將書寫廣州科創的下一部十年華章。

          不問英雄出身處

          厚植創新生態圈

          體制順、機制活,則人才聚、事業興。

          如何提升科研人員、創新主體的獲得感,是廣州科技體制改革一以貫之的目標。只有不斷深化體制改革,才能更好激發科創力量的創造潛能。這十年間,廣州形成了以《廣州市科技創新條例》為引領的新時期“1+5+N”科技創新法規政策體系,在全國率先實施科研經費使用“負面清單”管理,探索“揭榜掛帥”“頂尖科學家負責制”“包干制”,切實保障科研人員把主要精力投入科技創新和研發活動,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當主角。

          為解決科技企業發展初期普遍面臨融資難、融資貴,廣州探索出以科技金融為主線的企業支持體系,構建“創、投、貸、融”科技金融生態圈。這十年間,廣州依托雙創大賽實施“以賽代評”“以投代評”的項目形成機制,探索“賽馬場上選駿馬”的市場化評選機制。財政投入50億元規模的廣州科技創新母基金已落地運營21只子基金,激發成果轉移轉化活力。

          這十年間,“廣州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園(產業園)”的創新創業孵化鏈條日趨完善。如今,廣州建有324家眾創空間,415家科技企業孵化器。國家級孵化器從2012年的8家增長至2021年的54家,最近三年新增認定數量連續居全國第一,考核評價優秀數量連續6年居全國前列。

          珠水流日夜,慷慨歌未央。寫好“下一個十年”的答卷,更重要的是走好“今天”這步棋。廣州市政協副主席、廣州市科學技術局局長王桂林表示,未來,廣州將以更大力度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以更強決心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以更高水平打造一流產業創新集群,以更實舉措促進科技產業金融融合,以更加開放生態匯聚全球高端人才,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引領高質量發展,奮力推動科研資源大市向科技創新強市邁進。

          案例分析

          江心小島鍛造廣州生物產業“大引擎”

          2011年7月,“廣州國際生物島”開島建設,11年間,這個1.83平方公里的江心小島逐步成為廣州生物醫藥產業的核心引擎、全球矚目的生物醫藥產業發展高地。

          “當時生物島一期剛剛建好,周圍還是一片荒地。但我已經很確定這里將是我們未來發展的地方。”廣州金域醫學檢驗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梁耀銘回憶自己第一次上島考察的情景,感慨沒有看錯生物島的發展潛力。

          在科技抗疫中大放異彩的金域醫學是最早“登島”的企業之一。上個月披露的2022年半年報顯示,金域醫學上半年營業收入達83.12億元,同比增長52.37%。其在全國建立了43家中心實驗室,服務網絡覆蓋全國 90%以上人口所在區域,可謂國內第三方醫學檢驗“巨頭”。

          從2011年到2022年,生物島成為見證和培育生物醫藥企業迅速成長壯大的福地——

          2013年,賽萊拉入駐廣州國際生物島,2014年成為中國新三板首家掛牌干細胞企業,干細胞專利授權數量居全國第一;2014年在生物島注冊的燃石醫學,在2020年6月12日作為全國首家腫瘤二代基因測序領軍企業登陸納斯達克……

          如今的生物島,名企璀璨。總部在島上的上市公司已經有金域醫學、一品紅藥業、百奧泰生物、燃石醫學4家。阿斯利康南方總部、默克(廣東)創新中心、賽默飛精準醫療客戶體驗中心等7個世界500強生物醫藥創新型項目相繼落子。生物醫藥項目及企業總數從開島時的30個發展為現今超500家,形成了涵蓋生物醫藥研發、高端醫療器械、干細胞與再生醫學、醫學檢驗檢測、生物科技配套服務在內的生物醫藥行業生態圈。

          去年5月,在生物島迎來開島建設十周年前夕,“共和國勛章”獲得者鐘南山院士領銜的廣州實驗室在生物島重磅揭牌。這個致力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防控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的大型綜合性研究基地和原始創新策源地的平臺,成立后3天即投入廣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攻堅戰:與金域醫學等單位建設氣膜實驗室,與“獵鷹號”檢測車、中心實驗室等共同組成檢測能力達52萬管/日的“應急先行軍”,助力廣州完成全球最大規模的城市核酸檢測。

          如今的生物島,星光熠熠,會聚了鐘南山、徐濤、王迎軍等院士項目30多個,高層次人才項目50多個。以它命名的生物島實驗室,在成立近5年間持續將科研成果落在祖國大地上,技術成果轉化金額超過1億元,孵化企業數量10余家。“院士上島”,不僅為生物島攀登生物醫藥科技高峰構筑最堅實的力量,更為行業輸送具有國際視野與一流水平的戰略科學家科技領軍人才以及創新創業管理團隊,打開了中國生物醫藥科研和產業化的新篇章。

        相關新聞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關注 · 廣州政府網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境外资源| 亚洲成在人天堂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第一站精品蜜芽| 在线视频亚洲一区| 亚洲人成色777777精品| 亚洲AV无码精品蜜桃| 亚洲成aⅴ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视频久久| 亚洲欧洲日产v特级毛片| 亚洲视频在线免费看|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网址|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色噜噜| 亚洲性天天干天天摸| 精品亚洲aⅴ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精品2020|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VA大香大香| 亚洲视频一区在线| 亚洲另类古典武侠| 国产亚洲sss在线播放| 亚洲一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精品久久无码|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不卡电影| 亚洲成年看片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在线中文字幕第一页| 最新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 亚洲国产一二三精品无码| 亚洲成人中文字幕|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无码av| 丁香婷婷亚洲六月综合色|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爽爽| 亚洲午夜爱爱香蕉片| 亚洲黄片手机免费观看| 亚洲色成人WWW永久网站| 亚洲AV乱码久久精品蜜桃| 亚洲狠狠ady亚洲精品大秀| 亚洲自国产拍揄拍|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电影| 亚洲av中文无码| 国产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 | 久久精品国产96精品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