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州市農業農村局新年“計劃書”
“產業升級”行動
高水平打造“1+6”都市現代農業產業鏈,推動18家省級特色產業園擴容提質增效,加快4個功能性產業園建設。
“鄉村建設”行動
接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各區至少建成1條精品新鄉村示范帶,90%的行政村達到省定美麗宜居村標準。
“穗農奔富”行動
推進強鎮興村14項措施落地見效,深化“千企興千村”,完善聯農帶農利益聯結機制,多渠道促進農民持續增收,促進城鄉共同富裕。
“安全提升”行動
筑牢農村地區和漁民疫情防控線,扎牢農業農村安全生產底線,推動農業綠色發展。
“大學習、深調研”行動
強化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圍繞13個課題形成一批“高、深、透、準”的學習調研成果。
藍圖已繪就,奮斗正當時。虎年伊始,廣州市農業農村局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緊緊圍繞持續當好全省鄉村振興的示范和表率,滿懷“展現新作為、干出新氣象”的干事創業熱情,鉚足干勁抓落實,心無旁騖謀發展,將廣州市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貫徹落實到“三農”工作各領域、全過程。廣州市委農辦主任、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李世通表示,將在更高站位、更高起點、更高目標上確保農業穩產增產、農民穩步增收、農村穩定安寧,把“三農”“壓艙石”夯得實之又實,在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工作上尋求新突破,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嚴”紅線:牢牢抓住耕地和種子“兩個要害”
“要狠抓耕地和種子‘兩個要害’。”李世通說。廣州實施最嚴格的耕地保護硬措施,嚴守耕地保護紅線和永久基本農田控制線,嚴格耕地用途管制,堅決遏制“非農化”、嚴控“非糧化”,全力保障“米袋子”安全,嚴格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將抓糧食生產的發條擰得緊而又緊。
此外,廣州還將全力打響“穗字種業”翻身仗。加強特色種質資源普查、收集、利用和種業研發、特色種業創新團隊培育,推動建設廣州種業研究院,加快特色種業科研平臺建設,培育一批新品種展示基地、良種繁育基地,發展壯大種業龍頭企業,推動一批重點種業企業在穗落地。
“強”基礎:聚力“菜籃子”穩產保供“三件大事”
悠悠萬事,吃飯為大。廣州市農業農村局將堅持把“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落實到讓廣大市民吃得舒心、吃得安心、吃得放心具體行動里。
穩生產。廣州將推進實施“擴量提質增效”行動,新培育一批省級“菜籃子”蔬菜生產基地,確保蔬菜產量100%自給。有序調控生豬產能,建設現代漁業養殖模式,引進發展一批新奇特水果品種。
暢流通。會同有關部門嚴格落實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政策,完善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體系、流通服務體系、質量安全監管體系。
保安全。加強質量安全監管,切實保障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實現產銷對接更精準。完善本地農產品生產供應應急預案,確保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蔬菜、水產品、生豬和水果供給安全。
“進”能級:推進都市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四項升級”
李世通表示,農業農村現代化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目標。廣州作為國家中心城市和省會城市,必須展現更大擔當、體現更大作為、作出更大貢獻,打造嶺南特色精品農業。
提升農業裝備能級。廣州將推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產業轉型升級,建設30個農業技術示范基地,培育1-2家省級“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綜合體。
提升農業產業能級。啟動“1+6”(1條都市現代農業總鏈和優品絲苗米、綠色蔬菜、北回歸線荔枝、精品花卉、生態畜禽、現代漁業6條產業分鏈)產業鏈建設,推動18家省級現代特色產業園擴容提質增效,加快4個功能性產業園建設,支持增城創建國家級農業現代化示范區。
提升農業對外開放能級。謀劃推進農業領域高質量對接RCEP,積極創建農業對外合作交流平臺,建設農產品對外貿易聚集區。大力配合推進中國-太平洋島國漁業合作發展論壇永久會址建設。
提升農業數字化能級。推進數字農業“穗農云”項目建設,加快花都區“互聯網+農業”產業園、增城數字農業示范區等重要平臺建設。
“興”動能:提升鄉村全面振興“五大指數”
廣州的鄉村是國際大都市的稀缺資源和城市綜合功能的重要承載地,也是提升廣州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的戰略空間。李世通表示,今年廣州市農業農村局將緊盯鄉村振興關鍵領域強優勢、補短板、優結構。
提升農民收入“增長指數”。今年,廣州市將實施“穗農奔富”行動,培育1600名以上高素質農民。
提升都市農業“科技指數”。推進嶺南現代農業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等高能級農業科創平臺建設。
提升農村環境“美麗指數”。各區至少建成1條精品新鄉村示范帶,全市90%的行政村達到省定美麗宜居村標準。
提升鄉村善治“和諧指數”。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持續增強基層黨組織領導力,提升村(社區)干部綜合素質,加強村務監督委員會建設,深化平安鄉村建設。
提升綜合改革“成效指數”。聚焦人地錢關鍵要素,持續推動城鄉深度融合探索。深化農村集體“三資”改革,加強農村集體資產管理,完善農村宅基地審批管理機制。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