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州推動高質量發展 加強高水平治理 讓城市品質提升處處看得見
在粵劇和講古中品味經典,在繁花和群鳥間閑庭信步,在街區和商圈上暢玩嗨購,廣州人的生活時而悠然自得,時而生猛鮮活,城市煙火氣生生不息,都市繁華場永不落幕。這活力和舒心的背后,是“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生動闡釋。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
讀懂廣州,也可以從老百姓的生活讀起。如今,廣州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強高水平治理,讓城市品質的提升處處看得見。中國共產黨廣州市第十二次代表大會通過的決議(以下簡稱“《決議》”)對今后五年主要任務的表述中,重點提及了“創造高品質生活”。
廣州人的高品質生活,既要回溯傳統,珍之愛之;也需創新發展,重之揚之。每一分努力的初心,是讓人民群眾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與傳統的重遇,長相廝守以待之
從書院林立到圖書館之城,文脈不斷
每一座城市都有獨特的精神特質。讀懂廣州,從生活方式讀起,從人文底色讀起,在文化藝術、自然風情、經濟活力等豐富多彩的維度里,感受城市的質感、高度與容量。
書香嶺南古韻悠悠,從宋代開始,廣州就有了第一個書院禺山書院。在陳氏書院(陳家祠)窺見古人對書畫的摯愛,從橫沙書香街感受時間深處傳來的書聲瑯瑯,廣府民俗學者饒原生所稱的“其時書院多過米鋪”并非虛言。
廣州崇尚讀書的社會風尚從未間斷——而今,一年一度的南國書香節,已成為人們默契的“盛夏書約”;“圖書館之城”已成廣州新的城市名片。迄今,廣州圖書館仍為世界上單體建筑面積最大的城市公共圖書館之一,多年來基本服務量居全國圖書館第一位,40年來服務市民超過1.3億人次。
除此之外,以方所、1200bookshop為代表的新興書店飛速發展,現代書院也悄然在城市復興,處處都是可觸達的閱讀空間。去年4月,青云書院入選廣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讀一本好書、品一杯花茶、看一道風景,這里成為很多年輕人喜歡的休閑空間。廣府民俗學者饒原生認為,青云書院真正做到了文物的“活化”。
“廣州很注重本土市民文化,廣州的‘圖書館之城’是以人為本的,這也受到了市民的歡迎。”廣州市兩屆書香羊城全民閱讀推廣大使、廣州圖書館讀者委員會委員汪翊說,全國各地的圖書館都在舉辦新年詩會,而廣圖的詩會則是其中為數不多“面向大眾、老少皆宜”的,所以經常一票難求。
書香,代表了廣州人的文化生活代代傳承,也見證了廣州人精神生活的充實富足。
從粵劇音樂到粵語講古,處處有戲
廣州人翻開的遠遠不止一本書,還有更廣闊的文化空間。
在位于天河獵德人家的社區圖書館,康體廳、非遺傳承室一應俱全,社區居民在閱讀之外可隨時排練粵劇、唱歌跳舞。如今,粵劇私伙局、粵語講古等民俗都正重歸日常,廣味生活處處“有戲”。
去年,中國首部全景聲粵劇電影《白蛇傳·情》成功“出圈”。該片的作曲人陳揮之說:“粵劇從來沒有遠離廣州人的生活,‘乙反調式’依附在廣東九音中,粵劇的音律對廣州人的影響很深刻。”他相信,有朝一日,與時俱進的粵劇音樂可以出現在人們日常聽歌的歌單里。
除了粵劇以外,講古是廣州人生活中的另一重“背景音”。“我爸爸講孫悟空那種‘天不怕地不怕’的生猛勁頭,啟發了孩提時內向的我,教我變得更加勇敢和開朗。”粵語講古大師林兆明的女兒林文端表示,希望更多廣州孩子也能有同樣的啟迪。
如今,林文端和一些年輕的“廣州仔”正在著力培育粵語語言藝術,并借助互聯網的翅膀飛出去。“講古在很多網絡平臺點擊量不錯,一些‘新派講古’會在情節講述之外加上音效,或切割成片段式的‘短音頻’,這些都是不錯的創新。”在林文端看來,互聯網傳播是粵語講古的新機會,能讓廣州人乃至更多其它地域的人愛上這種傳統文化。
傳統藝術形式煥發新活力,更多的潮流文化業態也在廣州勃興。
最近熱映的動漫電影《雄獅少年》,讓人們對廣府人生活體驗有了共鳴、產生共情。實際上,《雄獅少年》只是動漫產業與廣府文化結合的其中一面,許多創作者深度挖掘廣州人的生活,碰撞出許多燦爛的火花。最典型的當數廣州人面對疫情時涌現的諸多正能量作品。“蘑菇頭”表情包的原創動漫公司與廣州日報共同推出了“守護家園”系列表情包;藝術家創作的動漫作品“疫戰”獲得了過億瀏覽量;一批廣州街舞青年推出了取材于青年志愿者參與疫情防控的劇場《我們的生活》,并創新地在潮流街舞中融入粵劇《帝女花》的元素。
《決議》指出,堅持提升城市文化綜合實力,著力培根鑄魂育人,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傳承,煥發城市文化魅力,提升文化事業品質,激發文化產業活力,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城市范例。厚植傳統文化,緊跟時代創新,廣州也更加堅定了前進的方向。
受自然之饋贈,深情善護以報之
從濕地觀鳥到帳篷綠趣,共建共享
尊重自然、熱愛自然,綿延5000多年的中華文明孕育著豐富的生態文化。
季節已至深冬,南方依舊溫暖。南沙濕地公園綠意盎然,一群活潑的孩子和翩躚的鳥群交織成最美的圖景,他們為眼前突然掠過的白鷺驚呼,歡笑聲與鳥鳴聲匯聚成動聽的童謠。
廣州人向來樂于與大自然對話,保護生態,正是廣州人寫給大自然的“小情書”。
中共廣州市委十一屆十六次全會提出了“優化提升綠色生態空間,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廣州”的使命。公園濕地、自然林地、人工綠地等公共設施品質的提升,引飛鳥棲息繁衍,也為廣州人親近自然的生活方式提供了有利條件。
海珠橋如彩虹般跨過珠江,可觀白鷺翱翔;白云山云道串聯蜿蜒山林,可看云山珠水;增江碧道畫卷徐徐展開,可感幸福河湖。
海珠濕地被譽為廣州“綠心”。
廣州良好的生態環境吸引了眾多鳥類安家。
棲息在城央濕地的諸種鳥類,是被廣州人“粉”上的“明星”。被譽為廣州“綠心”的海珠濕地,棲息鳥類種數從2012年的72種增加到2021年底的183種,魚類從36種增加到60種,已成特大城市中心區難得的魚鳥天堂。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廣州人在生活中善待大自然,大自然也反過來給予廣州人更多的饋贈。今年元旦開始,廣州推出了第一批24個公園綠地草坪帳篷區域。這個被稱為“家門口的生態福利”的舉措,激發了廣州人的想象力,草地音樂會、燈光秀、潮玩市集、圖片展……廣州人與綠地的“約會”方式多種多樣。
從萌鳥相伴到“花式”生活,賞心悅目
“真羨慕廣州的朋友們,院里院外四季有花,而且是多么出色的花呀!”老舍曾在《春來憶廣州》中如此寫道。
花城之美,不似北方土地大片濃重色彩的織染,它美得精巧溫婉,濃縮在小小的一朵鮮花里。將姹紫嫣紅的一盆鮮花搬回家中,與憨態可掬的一雙鳥兒四目相對,是廣州人對大自然儀式感十足的“表白”。
買花插花,是廣州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建設更高品質的美麗廣州”,是《決議》中備受矚目的話語。隨著近代商貿業的流通,廣州快速形成了全國著名的花鳥魚蟲交易市場,最負盛名的芳村,其名之芳就源自于花香。
春節將至,位于荔灣區花博大道的芳村花鳥魚蟲新世界熱鬧非凡。喜花者和愛鳥人穿梭于各間店鋪。這得益于芳村花鳥魚蟲新世界的全新環境。正在選購鮮花的羅阿姨告訴記者:“現在這里買花買鳥,跟以往的臟亂差完全不同了。逛累了還可以在市場內的餐廳歇腳和‘醫肚’,簡直就跟逛商場一樣方便。”市場運營方、廣州市百藝城廣場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總經辦行政經理蔡文俊說,來逛市場的主要人群并非退休老人,接近2/3客流是中年人。對花鳥魚蟲的喜愛,刻在一代代廣州人的心中。正在鳥類區域逛的張小姐說,到花鳥魚蟲市場逛逛逛、買買買,聽聽鳥鳴、聞聞花香,心情非常愉快。
迎接新春佳節,廣州各類花卉主題公園打扮一新,游、賞、購、玩和休閑“一條龍”,開拓花卉產業新思路。不想出門的時候,點擊瀏覽各家店鋪用力吆喝的直播,選好心儀的年宵花就一鍵下單,坐等騎手送花上門……
廣味“花式”生活,就是這么生動、治愈、高品質。
與商都歷千年,提質創新以續之
從商圈購物到偶遇藝術,魅力展露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是一個抽象的、玄奧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止步于思想環節,而要體現在經濟社會發展各個環節。
廣州,正在推動消費能級全力一躍。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是廣州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的關鍵舉措。中共廣州市委十一屆十六次全會提出,加快現代服務業提質發展,打造數字經濟發展高地,加快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正佳廣場打造動物標本展為消費者帶來全新的購物體驗。
去年年底,恰逢十周年的廣州國際購物節盛裝舉行,一波波形式豐富的歡樂購,一幕幕令人贊嘆的表演秀,一個個耳目一新的打卡地,引來數千萬游客前來深度體驗。廣州作為千年商都的魅力展露無遺。
根據《廣州市服務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廣州將建設“5+2+4”的國際知名商圈體系。商圈集聚的形成和商圈品質的提升,不僅僅在于更好的消費體驗,還在于城市文化空間的拓展。愛好藝術的市民,可以在逛城央大商場的同時找到充滿藝術博物館,體驗“轉角遇見美”的驚喜;年輕情侶們賞玩商場的互動藝術裝置,感情在歡笑中升溫;父母帶著孩子在購物之余,能在國潮與時尚融合中感受深厚的嶺南文化。
從電商之都到定制之都,示范標桿
在去年兩會上,廣州市政協委員、廣州大學廣州發展研究院院長涂成林提交過關于建議廣州加快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提案。
他欣喜地看到,提案中的許多建議已在2021年11月出臺的《廣州市加快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實施方案》中得到了很好體現,如堅持灣區聯動、協同共建正式確認為廣州加快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基本原則。讓涂成林感觸特別深的是,廣州在過去一年巧妙地將“千年商都”傳統優勢與“直播之城”“電商之都”建設有機結合起來聯合發力,并在全國率先發布了《網絡電商直播常見法律糾紛處理指引》等一系列保障性政策措施。
涂成林建議,廣州今年還應該在發展免退稅經濟方面加大創新力度,以加速促進國際消費回流。“著重發揮南沙‘三區一中心’的優勢,支持南沙在發展免退稅經濟方面加大先行先試力度。”他說,“同時,以廣深雙城聯動戰略實施為契機,在進一步深化交通聯動、產業聯動基礎上,加快在消費市場聯動、優惠政策聯動共享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千頭萬緒的事,說到底是千家萬戶的事。”在今年的新年賀詞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讓大家過上更好生活,我們不能滿足于眼前的成績,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