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乃國之根本。守護青少年學子的成長之路,便是守護國家的未來與希望。
當晨光灑滿校園,學子們踏上求學路的每一步安穩,坐在教室的每一刻舒心,奔跑在操場的每一陣歡暢,背后都藏著人大代表躬身為民的身影。廣州市各級人大代表以“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的初心為筆,聽民聲,察民意,并依托“民意碼上說、實事馬上辦”工作平臺,把群眾一條條“掃碼留言”轉化為一件件“落地實事”,線上線下推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在廣州教育民生的畫卷上,勾勒出萬千學子安全成長、快樂求知的溫暖圖景。
從“破損場”到“標準場” 守護學子運動安全
新學期伊始,在廣州市白云區廣東第二師范學院實驗小學開學典禮上,升級煥新的球場正式啟用。這項“民生工程”的落地,離不開白云區、鐘落潭鎮兩級人大代表歷時兩個多月的全力推動。
今年6月中旬,區人大代表劉耀均和鎮人大代表祝小平走進廣二師實驗小學,開展“察民情、解民憂”活動。
“老師,我昨天被破損草坪絆倒,膝蓋擦破了皮”“下水道蓋翹起來了,我們不敢往那邊跑”,幾名學生的傾訴,引起代表們的高度重視。
“去操場看看!”長期關注教育領域的劉耀均當即提議。來到操場,這場走訪變成了“問題排查現場”。該校的運動場人造草坪大面積脫落,水泥地裸露且凹凸不平,部分區域出現2厘米深的裂縫;12處下水道井蓋有7處破損,3處松動翹起,踩上去“咯吱”作響;排水口被泥沙堵塞,說低洼處還積有前幾天下雨的水漬。人大代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在他們的大力推動下,球場修整工程正式啟動。
如今,嶄新的塑膠跑道、平整的環保草坪、安全的排水設施……該球場的啟用不僅改善了學校的硬件設施,更為全校1700多名師生提供了安全、舒適的運動空間。
在白云區蕭崗小學,也存在同樣的問題。操場設施因年久失修,老化問題愈發凸顯:塑膠跑道大面積開裂、起砂,雨天還容易積水;籃球場地表磨損明顯,球架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在今年6月開展的人大代表進校園調研活動中,人大代表了解情況后,將校園操場翻新問題整理成專項建議,正式向白云區人大常委會云城街道工委提交。
從發現問題到鏈接資源,從監督施工到完工驗收,人大代表以“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的履職實踐,將“破損場”變成守護學子安全的“標準場”。
為了孩子上下學 跟蹤督辦公交車開進社區
“從9月1日起,番101路公交車到我們小區接送學生。”聽到這個消息,番禺區石壁街碧桂園東苑的居民無不歡欣鼓舞。這一便民舉措的落地,得益于人大代表的現場協調與跟蹤督辦。
此前,碧桂園東苑居民通過代表聯絡站二維碼,向人大代表反映,番101路公交車未在碧桂園東苑小區設站,導致小區學生需步行近600米才能乘車,家長們迫切希望公交車能在小區門口設站。
“孩子的上學路不能有半點將就!”收到問題后,在番禺區人大常委會石壁街道工委組織召開的現場協調會上,市人大代表朱云、區人大代表溫成軍等積極與相關職能部門及公交運營企業共同深入研判市民群眾提出的訴求。
在人大代表的持續跟進和區交通管理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公交運營企業于9月1日起安排番101路公交車到碧桂園東苑接送學生。該線路公交車到碧桂園東苑的時間為7時、18時30分和19時05分,精準對接學生上學和放學時間。
9月1日7時,番101路公交車準時到碧桂園東苑接學生上學,小區約50名石壁中學的學生坐上了這班公交車。到了放學時間,番101路公交車也會把孩子從學校接回碧桂園東苑。
在白云區,京溪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聯絡站順利推動白云區云英實驗附屬小學附近增設公交站點,極大方便了周邊居民和師生的出行,受到大家的點贊。
云英附小現有學生515人,教職工31人。由于學校周邊缺乏公交站點,七成家庭依靠私家車或電動自行車接送,三成家庭則委托巴士接送。
作為交通主干道,沙太北路車流量大,交通狀況復雜。家長多次通過代表聯絡站二維碼等途徑反映情況,急切盼望能夠增設公交站點,解決交通安全問題。
得知這一情況,京溪街人大代表聯絡站多次組織人大代表深入一線開展調研,由區人大代表鄧東撰寫了《關于在同和沙太北路958號附近增設公交站點,以緩解交通擁堵和減少安全隱患的建議》,并提出了可行方案。經多方努力,已開通運營的246路、747路兩條公交線路,增設云英附小站點。
這一條條延伸的公交線,是人大代表們用履職初心鋪就的“安全守護線”。
舊舍換“新裝” 推動學校宿舍改造
新學期,番禺區石碁鎮海傍小學的孩子們也收獲了一個“驚喜”。
“你看這桌面多平整,椅子坐上去也穩當,再也不用擔心吱吱呀呀響啦!”開學首日,海傍小學四年級的馮同學摸著嶄新的課桌椅,興奮地說。
海傍小學現有743名學生,此前600余名孩子使用的是多年前采購的課桌椅,不少桌板邊緣磨損嚴重,部分椅腿松動搖晃,稍一挪動就發出聲響,高度調節桿也大多失靈。
課堂上,高年級學生彎腰低頭遷就矮桌、低年級學生踮腳夠著高桌寫字的場景,成了老師和家長的“揪心事”。
今年1月,來自海傍村的鎮人大代表黎翠萍收到了群眾通過代表聯絡站二維碼反映的這一問題,當即進行了走訪,敏銳捕捉到這一民生痛點。
石碁鎮人大代表中心聯絡站立即組織市人大代表成太輝,區人大代表馮少鋒、馮錦波和黎翠萍到海傍小學開展調研,隨后提出《關于協調解決番禺區石碁鎮海傍小學更換課桌椅問題的建議》。
接到這份滿載民生期盼的建議后,石碁鎮人大第一時間召開專題會議,明確要求盡快研究解決方案。鎮、村積極協調籌措,落實新課桌椅采購資金。
9月1日,這批新課桌椅已全面投入使用,用嶄新的姿態守護著孩子們的日常學習。“以前孩子總跟我說寫字胳膊酸、腰背累,現在終于能挺直腰背學習啦!”家長陳女士很是欣慰。
“宿舍環境大為改善,床鋪安全穩固,學生們終于可以安心休息了!”增城區石灘鎮港僑中學的住宿生們也收到了一份特殊的“開學禮”——煥然一新的宿舍樓,外墻重新粉刷翻新、防水工程全面升級;室內墻面平整潔白,門窗護欄整齊美觀;全新的鐵床牢固安全。
改變的背后,源自一份代表建議。
今年3月,在增城區第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區人大代表楊家忠、張震科、劉奇偉等聯名提交了《關于石灘鎮港僑中學學生宿舍、食堂升級改造的建議》。
建議中提到,港僑中學女生宿舍樓建于1992年,存在多項安全隱患:外墻馬賽克如鱗片般剝落,每逢刮風下雨便有墜落危險;宿舍內天花板、墻面、廁所多處滲水漏水;鐵床彎曲變形、銹跡斑斑,螺絲松動脫落,存在塌陷隱患。
宿舍是學子在校期間的“第二個家”,宿舍條件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學習狀態與身心健康。
收到建議后,石灘鎮人大高度重視。7月22日,石灘鎮人大負責人主持召開薄弱學校協調推進工作會議,要求學校宿舍升級改造,務必確保在9月開學前全面完工。
新學期,同學們住進了修繕一新的宿舍。“現在晚上睡覺踏實多了,又干凈又安全!”一位初三學生開心地說。
教育關乎未來,民生連著民心。從新宿舍到新課桌椅,每一處變化的背后,都是人大代表對“民生無小事”的踐行。他們用腳步丈量民生需求,用行動破解民生難題,讓教育民生的溫度,傳遞到每一位學子的心中。未來,“人大代表守護萬千學子”的動人故事,還將續寫更多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