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 黨史學習教育
        廣州以“民生微實事”工作為抓手 推動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筑牢作風建設根基
        • 2025-07-01 09:44:19
        • 來源: 廣州日報
        • 分享到
        • -

        用腳步丈量民情 以實干托起幸福

          “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

          當前,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正在全黨有序開展。廣州將辦好“民生微實事”作為學習教育的重要抓手和有效載體,把服務人民群眾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引導全市黨員干部轉變作風、躬身向下,自覺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問效于民,用心用情用力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把作風建設的實效體現到為群眾辦成多少好事實事上,體現在人民群眾的直觀感受上。

          從實施“百醫護老”項目,到推出全國首臺“星星幸福艙”流動公益售賣車;從搭建普惠托育15分鐘服務圈,到組建“民微幫幫團”點亮居民“加梯”夢;從打造新業態勞動者專屬食堂,到打通鄉村急救“最后一公里”……在廣州,隨著學習教育的深入開展,一系列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的舉措落地落實,越來越多的“民生清單”正在變成“幸福賬單”,讓市民群眾切身感受到學習教育帶來的新氣象新變化。

          于細處惠民生,從實處筑幸福。截至目前,全市共征集年度民生微實事項目5.06萬個,探索形成“民情聯絡隊”“民微觀察團”“民情回音壁”等系列民生服務特色做法。放眼羊城大地,學習教育成果正轉化為惠民實效,一個個凝聚著民生期盼的愿景,正化作一幕幕可感可觸的幸福實景,民生保障“底色”越來越濃,幸福生活“成色”越來越足,一幅百姓安居、人民幸福的錦繡畫卷正徐徐鋪開。

        6b79bab8d447dacde7ae.jpeg

        湛藍天空下,廣州城區景色美麗。

          聽民意

          多途徑聽民意 讓群眾“齊參與”

          八項規定一子落地,作風建設滿盤皆活。當前正在全黨開展的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是鞏固和擴大新時代黨的作風建設成果、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重大舉措。

          “作風問題核心是黨同人民群眾的關系問題”“加強作風建設必須緊扣保持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這個關鍵”。習近平總書記的諄諄教誨,深刻闡明了作風問題的本質和核心,明確了加強和改進作風的根本之道。

          開展學習教育以來,廣州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立場,將群眾呼聲作為第一信號,推動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切實增強群眾觀念和群眾感情,探索建立“民情聯絡隊”制度,積極發動領導干部、“兩代表一委員”、專兼職網格員等力量邁出步子、沉下身子,深入到群眾中去,廣納群言、廣集眾智,真誠傾聽群眾訴求、真實反映群眾愿望、真情關心群眾疾苦,著力推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推動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黨員干部調研、入戶“雙問策” 廣泛征集民情民意

          “以前我們這邊沒什么活動場所,茶余飯后缺少休閑散步的去處,現在有了這個小公園,家門口就可以散步、健身、遛娃,真是太好了!”走進南沙區珠江街道同安泰社區,每當夕陽西下,新建成的“僑心”休閑小公園就迎來一天中最熱鬧的時刻。老人們三三兩兩散步閑談,年輕人在健身區揮汗如雨,孩子們在蹺蹺板上嬉戲玩鬧,整個公園彌漫著青草與汗水交織的生活氣息,每個人的臉上都映著晚霞的暖光。

          著眼細微處,繪就“幸福景”。同安泰社區充分發揮村(社區)“兩委”干部、黨代表、下沉黨員等群體觸角作用,堅持問需于民,問計于民,通過深入調研、廣泛走訪、意見征集座談會、網格議事會等方式深入收集群眾訴求,梳理出缺乏活動場所、缺少健身器材等群眾反映集中的問題。針對問題訴求量身制定“施工圖”,利用“大黨委”等工作機制,聯動多方力量按圖施工,讓原本雜草叢生、蚊蟲滋生、雜物堆放的荒地變成了人人愛來的“僑心”休閑小公園。這里既是群眾茶余飯后的好去處,也是連接僑民僑眷情感的連心橋,有力推動僑民僑智進一步凝聚,社區向心力進一步增強。

          同安泰社區為居民打造家門口“幸福景”的背后,凝聚著社區“兩委”訪民情解民憂的不懈努力,是黨員干部躬身辦好群眾身邊事,傾力成為群眾心上人的有力詮釋。

          風成于上,俗化于下。在推進作風建設上,領導干部帶好頭是無聲的示范。

          放眼廣州,全市各級領導干部通過調研與入戶“雙問策”,廣泛征集民情民意。其中,市區鎮(街)領導干部通過“四下基層”“四不兩直”等方式了解社情民意,帶動村(社區)干部“包網入戶”,扎實開展聽意見、破難題、暖人心集中服務。

          “兩代表一委員”進站、亮碼“雙問計” 暢通群眾訴求表達渠道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在領導干部下沉一線征集民情民意的同時,全市各區充分發揮“兩代表一委員”聯系群眾、服務民生的橋梁紐帶作用和職業專長優勢,積極聽民聲、訪民情、納民意。

          在白云區京溪街,實施社區大接訪機制,每月定期開展“京溪街領導接訪暨‘兩代表一委員’進社區”等大接訪活動,街道全體領導干部、“兩代表一委員”、駐點團隊、社區法律顧問被分組直插轄內16個社區,主動下沉一線與群眾面對面交流,實現社區大接訪全覆蓋,確保實現“民情直通、民意直達、民事直辦”。今年3月至今,各接訪小組主動下沉社區接訪群眾331人次,主動收集群眾矛盾糾紛及各類信訪問題214個,已成功處理矛盾糾紛及各類信訪問題212個。

          “10號工作室”,筑起黨群連心橋?;ǘ紖^在全國首創“10號工作室”聯系服務群眾新機制,以每月10日為集中服務日,區鎮2100多名“兩代表一委員”和律師黨員編組直達基層開展活動。依托“10號工作室”常態化履職機制,獅嶺鎮“兩代表一委員”了解到新業態勞動者“熱飯難尋、歇腳無處”難題。聚焦群眾急難愁盼,今年3月,新就業群體“一站式”友好商圈在獅嶺鎮揭牌,全市首個新就業群體幸福食堂正式開放?!昂芨兄x黨和政府的關懷,有這樣一個食堂,讓每天在外奔波的我們吃得安全又安心。”美團外賣騎手張亞飛點贊道。

        d6ef5adcd684f13e6ec6.jpeg

        新就業群體在花都區獅嶺鎮合成村幸福食堂有序取餐。

          了解群眾所想所盼,線上線下多方發力。黃埔區在開展“民生微實事”時,以群眾意見為出發點、落腳點,亮出“一碼、一卡、一圖”:項目征集二維碼、項目評價卡、工作成效對比圖,集中發放民生微實事問卷,共計收集群眾需求、建議約13.7萬條,實現“小煩惱”馬上辦、“微實事”立項辦、“大問題”協調辦。

          進站與亮碼“雙問計”,為“兩代表一委員”解決群眾急難愁盼裝上“加速器”。依托鎮(街)、村(社區)工作站,廣州將全市五級“兩代表一委員”編組進站履職,讓代表委員成為民意代言人、代理人、代辦人。

          網格員摸排、議事“雙問需” “拉家常”中收集急難愁盼

          織密小網格,托起大民生。廣州以“網格黨建”為突破口,打通基層黨組織和黨員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米”,全市黨員到居住地報到并編入網格,形成黨員在網格行動、力量在網格集聚、工作在網格落實、服務在網格彰顯的生動局面。

          走訪聽民意,多方協作綠滿園。昔日,從化區街口街城內社區新城中路86號門前雜草叢生,成為居民口中的“灰色地帶”。城內社區利用“社區黨組織—網格黨支部—網格黨員”組織體系,組織發動居住地黨員、志愿者和熱心居民近百人行動起來,如今“灰色地帶”實現華麗轉身,蛻變為綠意盎然的“綠色微花園”,群眾二次回訪滿意率達100%。

          為摸排建立勞動力人員基礎情況臺賬,番禺區大龍街新水坑村黨總支聯合居住地黨員、網格員等力量組建服務隊,通過入戶、電話、微信等方式,動態掌握就業困難人員、高校畢業生、農村勞動力、殘疾人等重點群體基礎信息、技能特長、就業意向,累計上門走訪301家企業,摸清用工需求142個崗位,為開展供需精準對接提供堅實基礎。

          “搞不掂,去榕樹里議事廳。”這句俗語在海珠區素社街道郭墩社區街坊們口中廣為流傳。面對無物業老舊小區的管理難題,郭墩社區創新采用“網格+黨委”模式,積極挖掘黨員骨干力量,促成十二個小區成立自治管理小組,打造“榕樹里議事廳”等居民議事協商品牌,定期召集網格員、樓棟長、居民代表開展意見征求、議事協商,收集社區治理“金點子”。在“榕樹里議事廳”里,歷時多年的加裝電梯糾紛不僅輕松解決了,還讓鄰里關系更和諧了。如今,遇到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大家不約而同都會想到去“榕樹里議事廳”坐一坐、談一談,找尋破解之道。

          在廣州,各區積極組織專兼職網格員、居住地黨員開展民意需求摸排,依托“榕樹下議事”“村事大講堂”等平臺,形成“逢四議事”“書記有約”協商共治機制,力爭將問題發現在網格、協調在網格、解決在網格。

          從鄉村到城市,從社區到街道,廣大黨員干部堅持走好群眾路線,問需、問計于民,傾聽民聲、順應民心,不斷健全吸納民意、匯集民智的工作機制,讓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好作風激濁揚清、取信于民。

          解民憂

          多維度解民憂 讓群眾“可感知”

          群眾急難愁盼解決程度,是衡量作風建設成效的“風向標”。作風建設的實效最終要體現到為群眾辦成多少好事實事上,體現在人民群眾的直觀感受上。開展學習教育以來,聚焦民之“所望、所需、所盼”,廣州推動市區部門資源力量下沉村(社區),激勵各級黨員干部下基層,把心思和精力更多用到為民服務上,實現“圍著基層轉、圍著群眾轉”,全力打造全齡、全需、全場景的項目供給體系,在群眾家門口建設有感情、有溫度、有人氣的服務體系,辦好群眾身邊的事,辦好各項民生微實事,讓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看得見、摸得著”,讓群眾切身感受到作風建設的實際成效,感受到黨員干部的為民情懷。

          聚焦“一老一幼一特” 關注基礎服務需求

          初夏時節,微風和煦,走進越秀區建設街黃華塘社區,新建的普惠托育園內,牙牙學語的幼兒們在老師陪伴下正歡快玩著游戲,清脆爽朗的笑聲傳遞在園內每個角落。這是全市首家公建民營普惠托育園,精準破解3歲以下幼兒“托不了”“托不起”“托不好”難題,讓幼兒開心入托、家長安心工作。普惠托育園的成立,有效滿足了居民群眾對0—3歲嬰幼兒照護服務的迫切需求,獲家長們普遍好評,更有家長致電“12345”熱線,點贊表揚這個“民生微實事”項目辦到群眾心坎上。如今,越秀區18條街道已全覆蓋建成“公建民營”普惠園,全面搭建起普惠托育15分鐘服務圈。

        df2c3a959c3eb5c58235.jpeg

        越秀區建設街普惠托育園改造后更溫馨舒適。

          堅守“兒童優先”原則,天河區將“友好”理念融入城市建設每個細節之中,為兒童成長編織出絢麗多彩的夢想。在面積約1.97平方公里的華工社區,居住兒童數量達到2600多人。然而,該社區適宜兒童玩樂的空間卻捉襟見肘。為改善這一狀況,華工社區黨委以黨建引領多元共治,通過實地探訪、深度訪談和共建聯席會,全面了解社區環境與兒童需求,綜合利用健身場所及閑置空間約600平方米,增設滑梯、蕩橋、高低杠、休閑椅凳等設施,打造全齡化覆蓋、動靜結合、寓學于樂的社區兒童公園。今年6月,該項目入選國家城市兒童友好空間建設可復制經驗清單,作為廣州唯一區級項目成功入選。

          “一老一幼”牽動萬千家庭,關乎民生福祉。在呵護孩子健康成長的同時,如何助力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結合老年人群、高齡老人、獨居老人“三多”特點,荔灣區聚焦醫、食、居、養、護、樂等需求,啟動“百醫護老”黨旗紅惠民工程,探索醫養樂結合新模式,讓老年人不僅有醫“靠”,也能在社區中感受到家的溫暖和關懷。

          “我們老人家不會用手機繳費、查看結果,看個病要花好長時間。現在有志愿者幫我預約醫生,到醫院還有專人陪診,就算不來醫院,也能找家庭醫生咨詢,好方便!”荔灣區金花街道高齡獨居老人錢婆婆點贊道。在金花街道,聚焦老年人看病就醫的難點,啟動實施“百醫護老”項目,主動對接衛生健康部門,發動專科醫生下沉社區,組建36支“百醫護老”志愿服務隊,設立28個黨員先鋒崗,精選5名全科醫生作為家庭醫生團隊隊長,吸納300余名居住地黨員、資深義工、熱心居民形成輔助力量,打造“照護、關愛、就醫”融合服務模式。

          守護“一老一小”、托起“朝夕美好”的同時,廣州也精準幫扶特殊群體,為困境人群撐起“暖心傘”。以關愛孤獨癥家庭為例,為破解他們面臨的“康復難、就業難、融入難”困境,花都區殘聯錘煉過硬作風、提升服務效能,依托“民生微實事”平臺深化實施“點亮星星”公益項目,創建全國首家“彩虹橋家長學?!?,創新推出全國首臺“星星幸福艙”流動公益售賣車,構建“心理疏導+技能培訓+政策支持”全鏈條服務體系。目前已落地2臺“星星幸福艙”,計劃今年新增3臺“星星幸福艙”。目前,該項目累計服務1003人次孤獨癥家庭,項目經驗獲中國殘聯充分肯定。

          在點滴小事中,做好為民服務“大文章”。聚焦基礎服務需求,廣州立體式開展老舊小區微改造,不僅關注樓內墻面扇灰、更換梯燈和樓外鐵門修繕、護欄加固、修復內街小巷坑洼路段等微小處,更關注全齡段居民需求,為孩子們鋪設“舒心上學路”、為特殊群體增設無障礙通道、為山區群眾組建鄉村急救先鋒隊、為新就業群體創新打造“碼上通行”進小區機制……在點滴中細化為民服務“顆粒度”。值得一提的是,廣州市民政局還搭建“社區慈善助力民生微實事”籌款平臺,參與捐贈群眾達42萬人次,募集社會資金超1400萬元,用于樓道加裝扶手等基礎設施更新項目。

          提升人居環境 滿足改善性需求

          民生建設涉及面廣,事項多,關系到人民群眾生活的方方面面。著力滿足“上好學”“看好病”“一老一幼一特”基礎服務需求外,廣州還聚焦改善性需求,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讓群眾的幸福感更可持續。

          ——聚焦“一路一梯一園”,廣州推出第五立面綠化提升、內街交通“微循環”等多個民生項目,并在社區“鄰里之家”嵌入咖啡書吧、親子小屋等功能,把更多優質服務“嵌入”百姓心坎里。以越秀區東山街為例,聚焦新河浦歷史文化街區舊居民樓天面雜亂等痛點,東山街啟動新河浦第五立面整治提升項目。截至目前,整治面積約3826平方米,原本雜亂的違建逐漸被拆除,一個個紅磚天臺刷新老街區的天面;在花都區花山鎮,黨員干部摒棄“等靠要”思想,轉變工作作風,帶頭清理撂荒地4.5畝,變“衛生死角”為“幸福菜園”,以務實行動改善人居環境。目前,全市征集人居環境類項目5067個,占比20%。

        b68922323cd752fee45e.jpeg

        新河浦第五立面項目改造后煥然一新。

          ——聚焦老舊小區加裝電梯,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指導各區開展送規劃圖紙下村(社)、小區連片加裝電梯項目,讓居民幸福感“梯”升。不久前,一面寫有“為民辦實事,為民解憂愁”的錦旗送到越秀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分局。錦旗背后,承載著越秀區司馬街16號業主深深的感激之情。原本,該址申請加裝電梯長達6年未果,鄰里關系緊張。為解決問題,越秀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分局查究加裝未果原因,派出技術服務人員貼身服務,促成加梯成功。在廣州,推進老舊小區加裝電梯,還有“幫幫團”“梯”升助力。例如,番禺區住建部門牽頭組建“民微幫幫團”,統籌落實一批老舊電梯更新改造項目,推動“個案”到“類案”解決,2025年以來,累計已入庫25個電梯更新改造民生微實事項目。

          ——聚焦社區生態環境建設,市林業和園林局編制片區綠化美化方案,解決社區綠色空間布局問題,結合老舊小區微改造,打造更多綠美街巷、綠美小區、綠美社區(綠美家庭、綠美陽臺)等,引領人居環境品質提升。

          穩就業增收入 回應提升型關切

          就業是民生之本,增收是民生之盼。如何穩就業增收入,廣州各區各部門各單位“握指成拳”、合力推進,托起群眾“致富夢”。

          如何幫助“4050”人員跨越技能轉型難、就業渠道窄、收入保障弱的“就業鴻溝”?海珠區昌崗街道撬動企業資源捐贈22輛“就業小推車”,通過“一車一崗”機制,精準幫扶殘障人士、全職媽媽及“4050”人員上崗。崗位采用“800元基礎保障金+績效提成”模式,確保穩定收入來源;南石頭街大力實施“社區微就業”計劃,推動轄區企業釋放崗位潛力,成功挖掘并匹配餐飲服務、家政護理、便民維修等1653個“輕技能、少通勤”的就業崗位。

        a8cb7473f2498ce787f5.jpeg

        海珠區昌崗街實施“小推車”就業幫扶計劃。

          縫制、編織、加固……走進黃埔區大沙街道大沙北社區“寶媽工坊”,一片繁忙景象,多名寶媽正嫻熟有序制作領帶飾品。在征集民生微實事意見中,大沙北社區了解到,社區近一半全職寶媽有靈活就業創收的需求。聚焦這一急難愁盼,社區打造“寶媽工坊”靈活就業項目,通過構建“社區黨委牽頭+愛心企業發單+寶媽制作+后援隊幫助”機制,大力推行“媽媽崗”就業模式,全鏈條助力寶媽高效接單、無憂增收,目前已助力轄區70余名寶媽實現在家門口靈活就業,每人每月增收800元—1500元不等。

          “小菇大業”賦能“百千萬工程”,助村民撐開“致富傘”。距離大沙北社區40多公里的白云區鐘落潭鎮竹三村,同樣是一派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時值初夏,竹三村赤靈芝種植基地迎來豐收。走進種植大棚,村民們正忙著采收、切片、晾曬。為幫助村民創業增收,竹三村創新“村—社—研—企”共建模式,聯動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所,合力搭建產業平臺,成立農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培育發展赤靈芝等食用菌產業。目前,“小菇大業”項目實現種植靈芝2000多株,創收近20萬元,平均每戶社員增收約5000元。

        f2c36e9ad4f8768acdb8.jpeg

        白云區鐘落潭鎮竹三村村民加工鮮靈芝。

          海珠區聚焦新就業群體需求,將長230米、雜亂無序的“招工一條街”蝶變成“康鷺新招工廣場”,同步上線“康鷺制衣”小程序,“線上+線下”的招工形式極大地緩解片區治理壓力,交通暢通、隱患減少,實現政企民“三方共贏”;創新設立“名師傅學堂”,已開展18期專項培訓,覆蓋學員140人次,工人實現技能、薪資“雙提升”。

          “家門口”辦起微課堂,探索村民就業增收新路徑。增城區朱村街發起“星火鄉傳”鄉村夜校項目,打造“一村(社區)一夜校一公益課堂”,服務就業增收“大民生”,點燃鄉村人才振興的“星星之火”。目前,鄉村夜校共舉辦三期51個培訓班,累計培訓學員近3000人次,系統指導學員學以致用,多渠道實現自主就業創業。

          為更好地保障零工群體就業,天河區棠下街引進人力資源機構打造零工市場綜合服務平臺,構建15分鐘步行可達、服務可及、政策可享的“就業服務圈”,破解“活找不到人”和“人找不到活”的矛盾,讓零工等活不再“站馬路”。目前已服務企業460余家、幫助1000余名求職者實現靈活就業。

          放眼廣州各地,一系列穩就業促增收的利好舉措頻頻落地,傾力守護你我“小確幸”。荔灣區打造“創樂源·輕創業”項目,將就業培訓送到“家門口”,助力就業困難人員和“媽媽崗”人員拓寬就業空間,打造可循環高質量就業運作模式;從化區城郊街大夫田村開展“村播”助力農產品出村出城行動,孵化培育本土網紅“金花”“番薯昌”,推出特色欄目“‘金花’帶你看源頭”,將數據流量轉化為致富增量;南沙區萬頃沙鎮搭建直播平臺,抓好農產品種植技能提升、品質把控等服務,助力農戶年均收入提高20%……

          穩就業促增收路上,各地真招實招不斷,各部門各單位協同發力。圍繞“一工一學一樂”高品質生活追求,廣州整合人社、農業農村等部門資源力量,推出“羊城技能加油站”“青創空間”“直播帶貨助農戶增收”“社區全齡課堂”等多個民生項目。

          打造家門口解紛矩陣 解決糾紛型訴求

          矛盾糾紛無小事,一件一樁系民生。為民服務,既要辦好群眾眼前的煩心事揪心事,也要綜合施治,從根源上解決問題。廣州堅持源頭治理,最大限度將矛盾糾紛發現在苗頭,化解在一線,讓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觸手可及。

          “太感謝了,沒想到都不用打官司,這么快就幫我們解決了漏水問題,為‘同心親友團’點贊?!奔易↑S埔區黃埔街道的吳姨對“同心親友團”的暖心服務連連致謝。遇到矛盾糾紛,不用鬧上法庭,在家門口就能及時化解,得到越來越多街坊的關注和點贊。黃埔街道創新打造“同心議事”多元化解矛盾糾紛機制,以“五老(老黨員、老干部、老勞模、老軍人、老專家等)+一專(網格員、網格長、社區干部)”為基礎,組建“同心親友團”,依靠群眾力量解決“一件事情、一單糾紛、一個求助、一項服務”等問題,極大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幸福感和安全感。

          為將矛盾糾紛解決在一線,增城區荔湖街羅崗村依托駐村法律顧問,將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室、人民調解室、駐村法律顧問工作室、轄區民警工作室、法律援助聯絡點等平臺功能進行整合,建設全省首個法治鄉村工作室,為群眾、村委會和企業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務,厚植鄉村振興“法治沃土”。

          “一杯清茶話家常解民憂”。南沙區逸濤社區打造“書記么么茶”議事協商平臺,通過“一壺三杯茶”模式(“一壺”即黨組織書記始終圍繞黨建引領為民服務的主線,以“一壺”流動茶深入群眾中間;“三杯茶”分別指社區“公事”的“紅茶”、社區“共事”的“綠茶”及社區“家事”的“清茶”),回應群眾需求、凝聚群眾共商、化解鄰里糾紛。

          “小圈層”守護“大安全”。白云區三元里街道率先在全市探索構建“最小應急圈”,依托13個社區和13個微型消防站,建立最小應急響應圈救援體系,實現1分鐘自救、3分鐘互救、5分鐘事發單位響應、10分鐘街道力量響應、20分鐘區級綜合救援隊響應。今年以來,32起火警全由“最小應急圈”第一時間就近處置,實現預防在先、發現在早、處置在小、化解在基層。

          為切實解決群眾“煩心事”,提升群眾安全感,廣州多區組建起“民警+律師+調解員+心理咨詢師”專業團隊,構建群眾“家門口”的解紛矩陣,實現“煩心事”早發現、早介入、早化解,力促小事不出社區、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

          實踐證明,人民群眾反映強烈、訴求集中的問題就是作風建設的“靶心”所在,解決好這些堵點痛點,才見作風建設的定力和韌勁,才能把工作精準做到群眾的心坎上。從滿足“一老一幼一特”服務需求,到助力群眾實現就業增收愿景;從支持居民改善性需求,到構建家門口的解紛矩陣……廣州不斷完善全齡、全需、全場景的項目供給體系,拓展服務內容、提升服務質量,不斷延伸民生微實事觸角,真正把便民、利民、惠民舉措落到實處,以實際行動增強市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讓民眾切身感受到作風建設帶來的新變化。

          訪民生

          多渠道訪民生 讓群眾“真滿意”

          民生實事辦得好不好,老百姓最有發言權。人民群眾的滿意度,是檢驗學習教育成果的“晴雨表”。開展學習教育以來,廣州堅持一體推進學查改,落實“開門教育”要求,踐行群眾路線,注重民眾參與,接受民眾監督,從“人民期盼”出發,以“人民滿意”落腳,形成“群眾出卷、干部答卷、再請群眾閱卷”的全周期民意閉環,從嚴從實推動學習教育見行見效,以作風建設新成效取信于民推動發展。

          組建“民微觀察團” 監督推動實事辦實

          “民生微實事關系到千家萬戶,項目過程中一旦出現問題我們要及時糾正,并且跟蹤整改情況?!薄懊裎⒂^察團”成員、番禺區人大代表簡惠貞說。

          在番禺區小龍村,由“兩代表一委員”、網格黨支部書記、村民代表等6人組成的“民微觀察團”,入戶走訪村老干部、周邊村(居)民700余戶,投票確定打造碧水藍天休閑廊道項目,全程參與方案制定、項目實施過程,累計到場了解、察看12次,提出意見建議8條,保障項目順利推進;番禺區新水坑村“民微觀察團”通過座談和實地考察的形式,詳細了解微型消防站、健康驛站等“民生微實事項目”建設情況……目前,番禺區277個村(社區)已實現“民微觀察團”全覆蓋,觀察團成員定期走訪調研“民生微實事”進展情況,及時收集微實事推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

          為踐行民生微實事全鏈條公開透明,增強群眾對民生工程的信任與滿意度,廣州積極組建由受惠群眾、“兩代表一委員”等群體組成的“民微觀察團”,通過列席項目招標會和進度會、實地驗收等形式,提升評價監督的公信力和針對性,推動“民生微實事”項目更好落地落實。

          “你們覺得這個民生項目是否辦到了心坎上?”“這個項目是否按計劃推進?”“項目實施過程是否擾民?”“項目成效如何,是否滿意?”為深入聽取社情民意、收集群眾意見,廣州還探索形成了“一口清”項目評價法,“民微觀察團”在走訪調研中,通過隨機抽取群眾詢問“四個是否”,推動“民生微實事”貼身更貼心。

          增設“民情回音壁” 公開欄里曬進展

          服務群眾千萬條,歸根結底要落在“辦成事、見實效”上。當前,全市各區正積極探索在村(居)務公開欄開設“民情回音壁”,具體設有“群眾有建議”“政府有響應”“落實有回應”三大板塊。

          小小公開欄,民生大窗口。“民情回音壁”通過動態公布“民事微實事”資金流向、項目完成進度等核心信息,讓民生項目從立項到落地全流程置于群眾監督之下。如果群眾對項目有意見,還可隨時在“群眾有建議”板塊留言反饋,村(社區)將定期匯總、辦理,實現“小事共議、大事共商、實事共辦、難事共解”。

          “民情回音壁”的開設,讓民生信息公開“曬”在了陽光之下,群眾可就近了解、就近監督、就近提建議,有效提高了“民生微實事”辦理的知曉度、透明度。“以往民生問題缺乏有效的溝通、監督平臺,現在‘民情回音壁’的推出,很好解決了這一瓶頸,讓民生問題收集有渠道、反饋有途徑,解決更有效率?!辈簧偃罕妼@一創新之舉豎起大拇指,紛紛點贊。

          分析“民情數據庫” 服務群眾更精準

          民生事項千頭萬緒,如何更加精準獲取民眾所盼?廣州借助“數字力量”,充分利用大數據技術,構建起“民情數據庫”,讓民生服務更精準、更貼近民意。

          目前,全市各區以政務服務窗口收集訴求、12345熱線記錄作為數據資源池,從中挖掘群眾高頻需求,提煉垃圾分類、道路修復等“民意熱力圖”,交由職能部門分析研判,引導黨員干部既關心“一戶一片”的個別訴求,更關注“一村一居”的普遍問題,從辦好“一件事”迭代拓展為解決“一類事”,推動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群眾可感可知、可觸可及的幸福體驗。

          扎實改作風,真情惠民生。從組建“民微觀察團”到增設“民情回音壁”,從建立“民情聯絡隊”制度到打造全齡、全需、全場景的項目供給體系……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廣州各地各部門各單位真抓實干推進整改,將作風建設成效切實轉化為解民憂、暖民心的實際行動。

          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隨著學習教育深入開展,羊城大地廣大黨員干部為民服務步履鏗鏘,一心向民,用心用情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將一件件民生微實事辦到群眾心坎上,推動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在基層沃土落地生根、開花結果,讓群眾感受到作風建設帶來的實實在在成效,用實干托起萬千廣州兒女“穩穩的幸?!?。

          廣州將辦好“民生微實事”作為學習教育的重要抓手和有效載體,把服務人民群眾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引導全市黨員干部轉變作風、躬身向下,自覺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問效于民,用心用情用力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相關新聞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關注 · 廣州政府網

        ----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麻豆丫|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不卡 |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234 |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艾|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亚洲国产精品激情在线观看| AV激情亚洲男人的天堂国语|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98| 亚洲日产乱码一二三区别| 亚洲熟妇av午夜无码不卡| 亚洲色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亚洲综合激情五月丁香六月| 亚洲依依成人精品| 亚洲AV综合永久无码精品天堂|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天堂|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软件|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播放中文 | 中文无码亚洲精品字幕| 日本亚洲色大成网站www久久| 亚洲一区二区观看播放|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秋霞电影秋 | 亚洲女人被黑人巨大进入| 精品国产亚洲男女在线线电影 | 国产亚洲午夜高清国产拍精品 |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亚洲精品 |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第二页| 亚洲成年轻人电影网站www|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亚洲精品在线不卡| 亚洲综合偷自成人网第页色| 精品久久久久亚洲|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下载| 黑人大战亚洲人精品一区 |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播放| 亚洲五月六月丁香激情| 亚洲一级毛片中文字幕| 亚洲人成自拍网站在线观看| 九月婷婷亚洲综合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