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攜手打造高質量發展典范

        大灣區國際傳播座談會在穗舉行

        • 聽全文
        • 2022-04-03 09:41:43
        • 來源: 廣州日報
        • 分享到
        • -

        讀懂廣州“新活力” 講好灣區“世界語”

          當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當粵港澳大灣區逐漸吸引全球目光,作為國家中心城市和嶺南文化中心的廣州,如何提升國際傳播能力,講好灣區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

          4月2日,大灣區國際傳播座談會在廣州舉行。多位重量級嘉賓從“創作者” “管理者”“研究者” “傳播者”不同角度分享他們的實踐和思考,就大灣區視野下的廣州國際傳播能力和嶺南文化影響力提升建言獻策、提供智力支撐。

          2022年北京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設計團隊負責人曹雪

          以設計為媒講述中國故事

          從廣州城市形象標志,到廣州亞洲美食節標志和吉祥物、廣州公安標志,再到今年爆火“一墩難求”的2022年北京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在座談會上,被網友稱為“冰墩墩之父”的曹雪講述了他眼中以設計為媒的中國故事。

          “視覺設計是最具國際化的語言,是具有獨特價值的傳播手段。”曹雪認為設計首先要從身邊開始,服務于這座城市,服務于周邊。做好傳播的前提是注重內容的打造,與此同時傳播本身也要形成IP。

          曹雪總結冰墩墩成功的三要素,分別是文化性、藝術性和商業性。熊貓已經成為中國象征性的文化元素;藝術性表現在有特定的時代特征和審美特征,例如冰墩墩和2008年北京奧運會吉祥物福娃“晶晶”表現的熊貓則有不同的時代特征;當它同時擁有前兩者后,商業性也是水到渠成的。

          廣東省動漫藝術家協會副主席林帝浣

          用動漫的方式做好外宣

          “廣州在全國范圍來說是重要的動漫產業基地。動漫是一種世界性的語言,利用動漫的方式去做好外宣、講好中國故事其實是非常有效的。”林帝浣說。

          幾年前,在一次巡展活動中,“小林老師”林帝浣曾參與并見證中國動漫首次以“國家隊”的形式走進日本展出,受到當地媒體的關注和民眾歡迎。他認為,廣東不少動漫IP都很有特色,但是在海外傳播方面還要繼續努力,需要嘗試探索新的方法。

          “近年來出版界最流行最賺錢的項目是什么?是動漫卡牌。”林帝浣打趣道,近年來收集動漫卡牌受到青少年群體的廣泛追捧,有國內的卡牌生產商曾坦言,目前購買的卡牌形象版權多半來自日本,希望將來能夠有更多國漫崛起。

          市發改委副主任陳旭

          把讀懂廣州作為讀懂中國的一個切口

          如何把12萬字的廣州“十四五”規劃藍圖鋪陳在人們眼前?在廣州市城市規劃展覽中心,一節“高鐵車廂”模擬穿行在廣州南站等一個個樞紐間,展示廣州建設成為暢通全市、貫通全省、聯通全國、融通全球的樞紐之城雄心。

        廣州“十四五”規劃主題展。

          在由廣州市政府主辦、廣州市發改委承辦、廣州日報報業集團策展的廣州“十四五”規劃主題展中,創新之城、實力之城、樞紐之城、機遇之城、智慧之城、品質之城6個展廳,通過可聽、可視、可玩、可互動的手段展示廣州邁向2035年的目標:美麗宜居花城,活力全球城市。

          “在國際傳播中,城市經濟發展傳播是獨特的話題,它常常過于宏大又難以展示。通過打造這個全國首個主要城市‘十四五’規劃展,我們做了小小的探索。”陳旭說。

          陳旭建言,要把讀懂廣州作為讀懂中國的一個切口,除了“十四五”規劃,還可以講好廣州營商環境發展、歷史文化傳承保護等廣州故事,從而講好灣區故事、中國故事。

          中國對外貿易中心辦公室副主任郭偉華

          利用“外媒外嘴”講好中國故事

          沉淀千年商業文化的廣州,正用一張張新名片釋放老城市新活力。66年從未中斷的廣交會,為廣州、為大灣區打響了開放包容的城市符號。

          “疫情對廣交會的線下舉辦和中外企業的經貿合作交流帶來了很大的沖擊,所以我們利用所有可以利用的資源,合力加強境內外傳播,不斷擴大廣交會品牌影響力,保持對全球企業的吸引力。”郭偉華分享道。

          例如在去年舉辦首屆珠江國際貿易論壇,打造共商國際貿易重大前沿問題的高端對話平臺。郭偉華透露,第二屆論壇將在今年秋季廣交會期間舉辦,主題和范疇同步升級,聚焦匯聚大灣區資源。此外,2013年設立的廣交會出口產品設計獎將于今年升級為設計創新獎。

          在豐富傳播媒介和渠道方面,廣交會建立了全球新媒體集群,并通過商務部在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設立的駐外經商處網站傳遞資訊。“我們也更多地利用‘外媒外嘴’壯大傳播聲勢,講好中國故事、廣交會故事。”郭偉華說。

          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新聞系主任羅昕

          廣州新聞發布會已成廣州城市形象窗口

          如何通過廣州新聞發布會來看廣州國際傳播的實踐探索?羅昕介紹,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組織團隊對2020年至2021年期間的417場廣州新聞發布會進行梳理、分析,總結廣州新聞發布會具有反應迅速、發動廣泛、引導有力等特點。“廣州新聞發布會已成為廣州城市形象的一張名片和窗口。”

          他介紹,在四百多場發布會里,基本形成了重大主題、重大活動、重大政策、重大公共突發事件這四大板塊,在議程設置方面發揮了重要的輿論引導作用。

          羅昕認為,做好國際傳播應該要建立全主體、全流程、全渠道、全效果的“四全體系”,廣泛發動公眾傳播。對此,他建議創辦粵港澳大灣區大學生新聞發布(國際傳播)大賽,創辦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創新創業論壇暨榜樣青年評選,邀請西方主流媒體、華文媒體、國外名流、在穗普通外國人士講好中國故事等。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侯迎忠

          紀錄片是中國跨文化傳播語境的亮色

          國際傳播的本質是話語權之爭,知己也須知彼。2020年,侯迎忠帶領團隊根據182家外媒數據完成了一項粵港澳大灣區國際輿論研究。

          研究發現,粵港澳大灣區在國際輿論中存在“經濟形象突出”“偏重中心區域形象構建”“精英階層話語敘事”“正面形象穩定”4個特點。

          他建議,深挖歷史文化根源、創新形式展現灣區人文風貌,強化區域聯動、以中心城市帶動灣區形象拓展,深化公共傳播意識、多元化主體參與共塑灣區形象,精準投放議題、滿足國際受眾需求。

          如何向世界展現一個立體有溫度的大灣區?侯迎忠談到了紀錄片以其較強的真實性,正成為中國在跨文化傳播語境中一抹亮色。“這些紀錄片很好地反映了民生元素,如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廣州有國際紀錄片節這個很好的平臺,紀錄片出海是一個提升灣區、廣州立體形象的手段。”

          華南理工大學黨委副書記陶韶菁

          以文化自信講好灣區故事

          “廣州有其獨到的人文、歷史、經濟、國際區域的獨特優勢,在以文化自信講好灣區故事過程中,廣州應該有所作為。”陶韶菁建議,在內容生產、平臺分發、受眾分層、效果評估的全流程環節上,要以傳播新技術為支撐,把握其高度技術驅動性,如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引領等特征,打造國際傳播“廣州模式”。

          同時,發揮新聞傳播、政治學、社會學、計算機科學、信息科學等多學科交叉優勢,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傳播工程建設,建立粵港澳大灣區國際傳播研究院,盡可能放大國際傳播效果。

          華南理工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段淳林

          用“工程師思維”助力國際傳播

          在段淳林看來,可以通過計算機技術提升國際傳播能力,在“內容編輯思維”上增加“工程師思維”,以數據驅動為基礎建立一套精準的國際傳播系統,提高粵港澳大灣區的“計算國際傳播能力”。

          “這不僅是數據驅動,也需要用戶驅動、內容驅動,而且必須內容為王。”她說。

          此外,段淳林強調要提升國際傳播研究的戰略思維能力,做好重大事件的傳播規劃,以年度為單位進行戰略構建,例如把珠江國際貿易論壇等“大事件”作為國際傳播形象的制高點。

          段淳林還提出,把企業和它們的品牌、產品納入城市國際傳播的主體中。“產品出海、品牌出海,也是粵港澳大灣區和廣州城市形象的出海。企業不僅在輸出產品,也是在輸出中國的形象。因此提升企業傳播能力也是粵港澳大灣區國際傳播工程中重要的一環。”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大灣區廣東總站編委彭小毛

          在“灣區所愿”“受眾所需”間找最大公約數

          國際傳播的目標是什么?彭小毛用“一出兩進”概括。“產品出去,意味著外國人對中國制造有信心。外資進來,是對營商環境、商事制度和經濟體系的更高一級的認同。人才進來,則代表了國際社會對中國社會認可和信心。”

          大灣區的內容很豐富,哪些是傳播重點?彭小毛提出遵循“最大公約法則”,在“灣區所愿”和“受眾所需”之間尋找一個最大公約數,先明確傳播對象,針對外國人的關注點和興趣點來設置話題。

          彭小毛建議要著重建立國際傳播話語權。“例如在營商環境的國際評估體系中,有沒有納入很多大灣區營商環境的亮點,例如多門類完整的產業鏈、強大的物流體系、強大的治理能力等。我們是否建立自己一套評估體系?確立話語權后很多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新華社廣東分社副總編輯周強

          塑造“三覺”廣州 呈現“生猛”特質

          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是加強我國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的重要任務。“這是我們做好國際傳播的根本遵循,是中國形象的一種新表述、新概念、新范疇。”周強說,“我最大的理解是中國形象具有人格化的特征。”

          “此刻,我們正處于做好國際傳播的一個最好的時期。”周強建議,增強“嶺南文化自信”,塑造“三覺”廣州。

          在周強眼中,開放的千年商都是廣州城市底色。在嶺南文化中,廣府文化特別“生猛”,這是在港口城市地理格局中,與西方海洋文化交流交匯形成的。

          如何呈現這種文化特質?周強提議,通過味覺、聽覺、視覺,展示廣州的美食、音樂、建筑等不同文化精粹,從而呈現立體的廣州和立體的嶺南文化。

          人民網廣東公司總經理呂紹剛

          建立央媒和地方媒體的常態化合作機制

          呂紹剛提出三點建議,一是要建立粵港澳大灣區傳播協同機制。他說,廣州作為廣東省會城市,具有不可比擬的政治優勢和文化優勢,占據大灣區國際形象傳播的制高點,也有作為一個領頭羊的使命和責任,要主動推動大灣區城市的內部協同。

          同時,要統籌好中央媒體和地方媒體的關系。在傳播好廣州的國際化形象、傳播好大灣區形象過程中,需要把地方媒體的新聞接近性和中央媒體的政治優勢、平臺優勢、傳播優勢更好地結合起來,建立起一個常態化的合作機制。

          此外,他還建議,要著力傳播好人文灣區的重要主題。“廣州如何引領人文灣區的建設,從而提升整個粵港澳大灣區的實力,是值得關注的一個方向。”

          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黨委書記任天陽

          發揮財經媒體特色提升全球經濟話語權

          在座談會上,任天陽認為,要發揮財經媒體和全媒體特色,以國際化視野來提升我國的全球經濟話語權,用財經的話語方式講好中國經濟故事。

          “財經新聞是海外精英人士和海外投資機構關注中國經濟的一個窗口。”任天陽介紹了一批成功經驗,如打造海外宣傳矩陣,積極搶占國際輿論話語權。同時,加大海外采編力量布局,派駐外記者,推出視頻欄目等。“我們還借船出海在中國香港落地,與中國香港的媒體和金融機構推出粵語節目。”他還建議打造高端論壇,搭建大灣區企業和國際資本對話的平臺。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關注 · 廣州政府網
        狠狠入ady亚洲精品|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4SE|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 亚洲高清国产拍精品熟女|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综合色在线婷婷| 亚洲国产高清人在线|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 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狠狠| 亚洲日韩欧洲无码av夜夜摸| 亚洲色一色噜一噜噜噜| 亚洲精品动漫人成3d在线| 亚洲AV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无码久久综合影院| 国产精品亚洲AV三区| 国产偷国产偷亚洲高清人| 国产亚洲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 |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久久孕妇黑人| 亚洲av日韩av欧v在线天堂|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91久久久 | 亚洲不卡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不卡| 亚洲开心婷婷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久久久|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 久久精品夜色国产亚洲av|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动漫 | 亚洲AV永久青草无码精品|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 亚洲一区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欧洲国产视频| 亚洲乱码在线播放|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 国产精品国产亚洲区艳妇糸列短篇| 国产亚洲午夜精品|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菠萝蜜 |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 亚洲午夜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成人| 亚洲成a∨人片在无码2023|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性色扶 | 亚洲最大黄色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