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造內地首個香港工商協會集聚平臺
11日,廣州南沙粵港合作咨詢委員會服務中心舉行啟動儀式,16個香港工商界專業機構正式加入,將打造內地首個香港工商專業社團集聚平臺。活動在穗港兩地同步連線進行。
當前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加速推進,南沙與港澳合作迎來新的機遇,咨委會將在促進南沙攜手香港深度參與大灣區建設、更好服務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中發揮重要平臺作用。
廣州南沙粵港合作咨詢委員會服務中心位于廣州南沙創享灣。
內地首個實體化運作
同時服務內地香港的專業平臺
廣州南沙位于灣區之心,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確定的粵港澳重大合作平臺,肩負著建設粵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區的重要使命。今年4月,在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倡導下,廣州南沙開發區管委會成立廣州南沙粵港合作咨詢委員會,采取接近香港行之有效的咨委會運作模式,首批聘任來自內地和香港政商學界的27名專家學者和專業人士,設9個專項工作組、秘書處和香港工作站,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推動穗港合作更加緊密。
為進一步推動港人港企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發揮南沙重大平臺優勢,促進穗港常態化交流合作,助推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咨委會在南沙設立服務中心。咨委會服務中心有辦公區、會議區及多功能活動區等,為咨委會委員和致力推動粵港合作的工商協會組織提供場地、咨詢、人員等全方位保障服務。
廣州南沙粵港合作咨詢委員會服務中心正式啟用。
服務中心的設立為穗港深化合作注入新動力,有力彰顯了南沙在粵港澳大灣區一體化發展中的示范帶動作用。率先實現香港機構在內地集群發展,加入為會員的香港機構多達16家,將打造內地首個香港工商協會高度集聚的新空間;率先拓展與香港全面深化合作的領域,加入為會員的香港機構涵蓋商貿、金融、專業服務、社會管理、民間智庫等多個領域,其中香港警方三個重要協會之一的香港警察隊員佐級協會進駐,開拓了大灣區規則銜接的全新領域,這些香港機構的行業地位、專業化程度、社會影響力都代表著其在內地的最高水平;率先建立與香港雙向交流合作機制,服務中心承擔著面向香港講好“南沙故事”,面向南沙講透“香港優勢”的雙重使命,打通了南沙和香港在創新創業、規則銜接、招商推介、人文交流等領域常態化、全方位合作渠道,是內地首個實體化運作、同時服務內地和香港的專業平臺。
廣州南沙粵港合作咨詢委員會以廣州南沙為平臺,以全面深化粵港合作為工作目標,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融合發展。服務中心將推動香港工商界專業機構、社會組織集中起來,在南沙當地發揮集群效應,促進大范圍、多功能、常態化務實的粵港之間的交流、調查研究、落實合作,有助催生新的產業以及挖掘更多發展機遇。現在咨委會服務中心正式啟用,作為第一個粵港合作的多功能前沿平臺,這是一個全新的探索。
廣州南沙粵港合作咨詢委員會主任委員岳毅在香港會場致辭時表示,服務中心可以發揮16個機構的群體效應,促進大范圍、多層次的粵港合作交流,也可以為港人港企融入大灣區、參與祖國發展提供各種長期務實的服務與咨詢,并利用南沙良好的政策優勢、優越的地理位置及得天獨厚的人文環境開展研究,不斷深化大灣區發展的理念,引領大灣區一體化不斷向前、深入發展。
充分發揮自身優勢
推動多領域率先開展深化合作
據了解,咨委會將在推動粵港兩地在商貿合作、科技合作、信息科技和數據聯通、土地規劃發展、政策研究與推動、專業服務、輿論宣傳、青年創業就業、金融合作等領域率先開展深化合作,形成示范效應。進駐的會員機構將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穿針引線、牽線搭橋,共同講好灣區故事、實現融合發展。
“成立咨委會非常有前瞻性,通過創新理念,能更快推動香港融入整個大灣區的發展。”香港事務律師、香港再出發大聯盟副秘書長黃英豪表示,高附加值現代服務業是香港經濟支柱,香港作為服務業占比93%的經濟體,如何進一步提升產業層次,更好服務整個大灣區和整個國家?香港與南沙在進一步發展金融服務、現代物流等產業可以進行協同發展。南沙有深水港,作為大灣區幾何中心和大灣區交通樞紐,有廣闊的七百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南沙在“十四五”期間也將著力發展現代服務貿易,香港到南沙不到一小時可達,兩地合作前景廣闊。
“在金融方面,香港與南沙有廣闊的合作前景。”據岳毅介紹,咨委會根據委員專業背景和南沙建設發展需要,內設9個專業工作組,涉及粵港兩地商貿合作、金融合作等方方面面。據介紹,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有高端金融機構、金融人才云集等優勢,南沙作為自貿區可以在制度創新上先行先試,雙方合作前景廣闊。據透露,未來咨委會計劃推動兩地在資本市場方面的合作,比如推薦南沙企業在香港上市、發綠色債等。
咨委會及其委員還將對南沙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推動粵港緊密合作等重大事項主動開展調研,提出戰略性、前瞻性意見和建議;為南沙粵港深度合作園規劃建設管理所涉及的重大問題、重大政策、重大項目等,提供咨詢意見和建議;深度參與和推進南沙粵港深度合作園開發建設、產業導入和政策研究等工作。
互聯:擔當起兩地企業的溝通橋梁
孵化器、圖書館、健身房、網紅咖啡一應俱全,形成創業生態閉環,“創享灣TIMETABLE粵港澳青創基地”正打造成為粵港澳深化合作的南沙“樣本”和重要展示窗口,咨委會服務中心就在這里啟用。
“南沙地處珠三角幾何中心,地理位置優越,港口岸線資源豐富,發展空間廣闊。服務中心的成立將給香港中華出入口商會帶來無限機遇。”香港中華出入口商會會長林龍安表示,將來商會可以更好地服務會員,更加方便了解港企運營情況。“對于在內地的港商朋友,好像多了一個家,隨時可以到南沙辦事處找到我們,不需要往返香港,省時、省力。”
廣州南沙跨境電商保稅進口業務規模占據全國五分之一,出口規模成倍增長,這也讓香港中華出入口商會看到了商機。“在南沙成立服務中心有望更好地推動香港電商的發展。”林龍安表示,有了南沙辦事處,既可以進一步學習廣州南沙創新跨境電商業務模式,推動港企發展跨境電商業務,也可以擔當起兩地企業的溝通橋梁,加強南沙和香港人才交流,定期組織兩地企業對接,為香港南沙兩地企業走出去提供信息咨詢。“商會通過以南沙為平臺開展各種合作,有利于港企融入大灣區發展,期望更好地推動兩地文化及經濟的交流。”
“如何打造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四個要素缺一不可。”大灣區國際信息科技協會香港會長楊德斌表示,廣州南沙粵港合作咨詢委員會服務中心正式啟用,進一步加深了這四個要素在粵港澳三地之間的互聯互通。借助這個中心,香港可以鼓勵更多的協會、社團進入南沙,讓南沙引進國際經驗,促進粵港澳三地合作交流。楊德斌所屬的大灣區國際信息科技協會是本次進駐的16家機構之一。
互通:多方面實現與港澳規則銜接
粵港澳大灣區“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個法域和關稅區”的特點,給三地企業發展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不小的挑戰。
南沙在企業注冊、商事仲裁、工程建設管理模式、專業人才資格認可等方面實現與港澳規則銜接,營造趨同港澳的國際化營商環境。
以稅務為例,為降低稅制和稅收管理服務差異對港澳企業發展的影響,南沙深度對接國際及港澳稅收規則,加強港澳稅收服務合作和征管協調,創新推出“無差別便利辦稅(費)”服務,有效促進大灣區投資貿易便利化。據南沙區稅務局征收管理科科長劉勇介紹,該局在全省率先用銀聯卡突破實名認證,增加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護照,香港、澳門永久性居民身份證等作為實名注冊證件,有效破除港澳臺居民境外實名認證壁壘,促進港澳臺居民享受與內地居民同等的辦稅繳費便利。
來廣州創業發展的港人譚先生,是一家香港初創企業出玖物聯網(廣州)有限公司的CEO。無差別便利辦稅(費)服務讓他在香港也可線上實名認證,接下來辦理其他手續就更為簡單方便。“除了可辦理各種稅費業務,還可以線上辦理房地產交易以及社保。”
南沙還將便利港澳青年創新創業的服務延伸到境外,成立“跨境稅務服務創新合作示范點”,針對企業及港澳人士因稅制差異、政策誤解導致的不確定性,由三個部門聯合提供免費的法律以及稅務方面的咨詢和輔導,切實解決創業難題。創立廣州灣區滿謙科技有限公司的香港青年陳昶之表示: “我們自己通過使用示范點的線上平臺,很好地了解到灣區稅務的一些創新措施、稅費政策、法律法規等,享受了最新的辦稅便利。”陳昶之說,示范點讓港澳青年對赴內地創業有了更多信心和底氣。
引才:打造港澳青年創新創業熱土
筑“雙創”樂土,引鳳凰來棲。“港澳青創30條”“科創16條”、南沙人才卡、共有產權房+人才公寓、粵港澳(國際)青年創新工場、創匯谷粵港澳青年文創社區……南沙支持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創新逐夢的營商環境日益優化,一大批港澳青年來到這片熱土創新創業。
記者了解到,南沙致力為港澳青年打造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開放式的創業服務平臺。去年以來,知名青創運營品牌TIMETABLE、粵港澳(南沙城)國際青創社區相繼落戶;南沙粵澳青年商務中心、新華工合空間和高鋒集團相關青創項目等也將于近期落戶創享灣。截至目前,全區共落戶各具特色、各有側重的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8家,創新創業矩陣基本形成。各基地簽約入駐創業團隊超300個,其中港澳青創項目240個,建設了一批港澳青年創業樂園。
“拎包入住”實現“樂居”南沙。“環境很贊,地段很棒,配套很全,價格很好!”今年7月15日,香港青年孫弘睿“拎包入住”港澳新青寓,他在南沙工作生活多年,十分看好南沙在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前景,“港澳新青寓可以讓更多港澳青年找到‘家’一樣的感覺,也能認識更多有志于投身南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港澳青年,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在吸引港澳青年就業方面,南沙積極拓寬實習交流就業發展路徑,集聚港澳青年人才創新發展。率先試點聘任港澳籍勞動人事仲裁員,率先突破港澳籍人才擔任公職人員,面向應屆港澳畢業生舉辦就業專場推介,連續主辦、協辦青年創新創業大賽、香港科大百萬獎金(國際)創業大賽等重大賽事。今年5月,為對接香港特區政府的“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南沙舉辦了面向在穗高校就讀的應屆港澳畢業生就業專場推介,發動區內港資企業、區屬國企和駐點南沙央企18家企業共提供73個崗位、135個職位,在港澳青年中獲得良好反響。
廣州南沙粵港合作咨詢委員會
廣州南沙開發區管委會在今年4月成立廣州南沙粵港合作咨詢委員會,作為合作園開發開放和建設管理的高層次決策咨詢服務機構。
該咨詢委員會采取接近香港的咨詢委員會運作模式,委任內地和香港人士接受具體咨詢,集中兩地智慧共同形成符合粵港實際情況、實際需要、有較強操作性的建議。
該咨詢委員會下設商貿合作、金融合作、科技合作、土地規劃發展、資訊科技和數據聯通、專業服務、政策研究與推動、青年創業就業、宣傳與媒體傳播9個專項工作組,共同推動各專項領域率先合作。
據介紹,目前獲邀成為會員的香港機構已有16個。
廣州南沙粵港合作咨詢委員會服務中心
忙碌的南沙港。
為進一步推動港人港企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發揮南沙重大平臺優勢,促進穗港常態化交流合作,助推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咨委會在南沙設立服務中心。咨委會服務中心有辦公區、會議區及多功能活動區等,為咨委會委員和致力推動粵港合作的工商協會組織提供場地、咨詢、人員等全方位保障服務。
服務中心承擔著面向香港講好“南沙故事”,面向南沙講透“香港優勢”的雙重使命,打通了南沙和香港在創新創業、規則銜接、招商推介、人文交流等領域常態化、全方位合作渠道,是內地首個實體化運作、同時服務內地和香港的專業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