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橫琴口岸出入合作區超60萬人次
分線管理封關運行已半月,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以下簡稱“合作區”)“一線”口岸“二線”通道平穩有序,稅收政策紅利持續釋放。截至3月13日凌晨,經橫琴口岸出入合作區超60萬人次,海關共驗放入境攜帶相關動植物產品超411批次。
3月1日起,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正式實施分線管理封關運行。
澳門居民:攜行李入境更方便
“我一周往返琴澳三四次,在澳門買的蔬果可以順利帶過來,感覺非常便捷。”余潮斌在澳門工作,居住在橫琴已有四五年。3月1日封關運行正式實施后,他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在澳門買了蔬菜、牛肉干、水果等,然后在手機小程序上簡單申報,過關時按要求接受海關的檢查,就順利帶過來了。余潮斌說,更方便是現在有一次性查驗模式,往返琴澳過關時不必再反復放下行李物品接受檢查,通關效率非常高。
據了解,在合作區學習、就業、生活的澳門居民可攜帶一定數量的動植物產品入境,極大便利了澳門居民赴合作區生活就業。來自合作區官方統計數據顯示,封關運行正式實施以來,截至3月13日凌晨,經橫琴口岸出入合作區超60萬人次,其中約28萬人次通過“一次過檢”模式驗放,超4萬人次經橫琴口岸“新家園”便捷通道高效通關;2174名澳門居民通過預約審核適用“允許澳門居民攜帶相關動植物產品進入合作區”優惠政策,海關共驗放入境攜帶相關動植物產品超411批次。
截至3月12日,合作區智慧口岸公共服務平臺注冊用戶總數約14.5萬,“二線”通道通行申報備案車輛約11.2萬輛。海關及交警部門統計數據顯示,合作區封關運行后,“二線”4條公路通道共驗放出區車輛53.72萬輛次,各通道均通行順暢。此外,保稅貨物經“一線”進入合作區通關順暢,貨物經“二線”進入合作區視同出口退稅業務順利落地,33家企事業單位獲免稅進口主體資格。
企業:稅收優惠政策大大降低生產經營成本
封關的利好,還體現在貨物稅收政策的多項優惠上。封關運行后,貨物免保稅政策進一步拓展,免稅進口主體擴大至包括企業、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在內的6大類,不予免稅商品清單大幅縮減。合作區內主體進口的貨物予以保稅。對合作區內企業生產的含進口料件在合作區加工增值達到或超過30%的貨物,經“二線”進入內地免征進口關稅。
“系列稅收優惠政策將大大降低我們的生產經營成本。”愛姆斯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門增軒表示,過去企業做一些高端的檢測實驗需要從國外購入試劑,合作區分線管理封關運行后,這一方面的成本將大幅下降。門增軒說,封關運行正式實施后相關部門向企業傳遞出的信息表明,未來在合作區,更多行業標準、規范要求或將作出調整,更加便利企業與澳門大學等機構的交流,進一步打通產、學、研、用鏈條。
芯潮流(珠海)科技有限公司也享受到了封關紅利,這是一家主營芯片設計的高新科技企業,需要使用到很多高精尖儀器設備,此類設備以往多數需要從國外進口。合作區封關運行后,一系列配套政策隨之落地,企業進口自用的機器、設備等免征進口關稅、進口環節增值稅和消費稅,讓公司在這一方面的運營成本得以大幅減省。公司傳播與公共事務總監李石磊表示,合作區跨境資金“電子圍網”建設工作有望加快推進。“我們在國際市場上有不少合作伙伴,未來可能還會有更多國外供應商和客戶,因此難免會遇到涉及外匯收付手續的問題。未來,合作區跨境資金‘電子圍網’建設工作完成后,將進一步便利區內企業的外匯收付,對企業發展帶來更多利好,希望能早日看到此方面工作有實質性進展。”
稅務部門:切實為澳門產業多元化發展助力
國家稅務總局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稅務局貨物和勞務稅科副科長王程玉表示,為及早釋放分線管理稅收政策紅利,前期,橫琴稅務局聯合有關部門加強政策研判分析,編制了政策問答,幫助納稅人更好地理解政策。同時,稅務部門制作申報指南和操作指引,主動開展“政策找人”工作,為政策適配企業開展“一對一”政策講解和操作指導,幫助納稅人更加清晰直觀地理解適用政策需要辦理哪些涉稅事項,以及如何辦理。
他說,下一步,稅務部門將圍繞市場主體關切重點發力,持續做好政策宣傳輔導,不斷優化入區退稅辦理流程,讓企業聽得懂、上手快、用得好,將政策紅利實實在在落實到納稅人獲得感提升上。同時,做好政策效應分析和風險防控,確保政策落穩落好,切實為澳門產業多元化發展營造良好的稅收營商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