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工地建設忙
玲瓏云塔雛形現
日前,記者來到世界氣象中心(北京)粵港澳大灣區分中心項目現場,工地里熱火朝天,工人們正在按部就班地施工。
世界氣象中心(北京)粵港澳大灣區分中心效果圖
世界氣象中心(北京)粵港澳大灣區分中心效果圖
項目選址中新廣州知識城科教創新區,鄰近地鐵14號線和穗莞深城際。一小時可達廣州白云國際機場、廣州南站等各大客運樞紐,兩小時可達香港、深圳、佛山、珠海等粵港澳大灣區城市。
據介紹,該項目已納入省、市年度重點工作,廣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廣州開發區管委會、各相關部門密切配合,在各環節上扎實推進,按照“世界一流、中國領先、灣區特色”的定位要求,組織開展項目建筑方案設計國際競賽。經評選,最終確定同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的參賽方案“玲瓏云塔、氣象之城”為中選方案。此次建筑方案設計國際競賽為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單體建筑設計首次采用公開遴選的方式,并作為示范樣例選送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推廣應用。
據中建三局華南公司廣州分公司介紹,施工方對作業有嚴格要求,工人開工前都要經過一個平衡木測試,順利通過后才能上崗開工,這是為了避免在高空作業時出現危險。此外,該項目創新開啟施工圖設計施工總承包EPC招標,優化建設效率,引用“VR”安全體驗、物聯網和“BIM”技術等,推進智慧工地建設。該項目于2021年6月28日作為省重點項目參加全省第二季度集中動工活動,7月28日舉行開工奠基活動,當前正嚴格按照工程建設綠色施工六個百分百標準推進。
“這個項目建成后將成為全球首個世界氣象中心分中心,將承接世界氣象中心(北京)為葡語系國家、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提供氣象預報預測指導產品、技術交流的職能,在充分利用國家政策和地方資源的基礎上穩步探索推進,助力大灣區發揮全球氣象業務‘橋頭堡’作用。”黃埔區氣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四表示,該項目將為提升粵港澳大灣區氣象綜合實力和國際影響力,更好發揮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作用,為國家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大倡議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等提供氣象保障支撐。同時,該項目將建設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氣象人才培訓基地,著重培養氣象觀測、預報、防災減災、氣候變化、專業服務等方面高層次人才。
航拍世界氣象中心(北京)粵港澳大灣區分中心項目施工現場
世界氣象中心(北京)粵港澳大灣區分中心效果圖
王四化告訴記者,該項目將對標世界一流水平強化科技創新,加強粵港澳三地不同體制優勢融合,創新發展機制,加快構建開放型融合發展的氣象科技融合創新平臺,推動大灣區氣象生態知識產業聚集。
世界氣象中心(北京)粵港澳大灣區分中心
項目定位:
“世界一流、中國領先、灣區特色”。
項目數據:
項目用地面積約1.2846萬平方米。
項目工期:
2021年7月28日舉行開工奠基活動,預計2022年年內完成主、副樓的結構封頂。
項目進度:
2021年8月完成臨時項目部建設,9月上旬工人進駐,施工、設計、監理等單位通力協作,12月底前相繼完成主副樓樁基、地下室結構等。
意義:
經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審議通過,中國氣象局發布了《粵港澳大灣區氣象發展規劃(2020-2035年)》。其中,世界氣象中心(北京)粵港澳大灣區分中心及氣象科技融合創新平臺落地廣州開發區中新知識城建設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