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個海歸人才項目獲精選項目獎
2024中國海外人才交流大會暨第26屆中國留學人員廣州科技交流會(以下簡稱“海交會”)于12月24日、25日兩天在廣州南沙國際會展中心隆重舉行。創業項目路演是2024海交會的重要組成環節,12月23日,海交會先期舉行了廣州首場活動——“英才匯穗”海外人才創業邀請賽暨2024海內外人才數字產業論壇。經過激烈角逐,共有20個海歸人才項目榮獲精選項目獎。
落地廣州有望再獎6萬元
據悉,組委會為這些優秀項目頒發“權益服務大禮包”,涵蓋獎金激勵、企業落戶特惠權益、科技政策扶持、金融權益賦能等,全方位、多維度為優質項目在大灣區這片創新創業熱土上落地生根、茁壯成長提供支持與保障。這些優秀項目在3個月內成功注冊落地歸谷科技園或廣州的企業,前3名還將額外獲得角逐本屆海交會落地獎的寶貴機會,更有機會申請6萬元落地獎勵。
來自新加坡國立大學的“海歸”博士龍凱告訴記者,他和團隊帶來的項目“激光共聚焦及光片顯微平臺”是20個精選獲獎項目之一,“我們項目今天的路演效果很不錯,各個在場的專家對我的項目進行了全方位評估,從各方面給予了不同建議。大灣區是科技創新的活躍高地,希望我們的公司能落地廣州。”
參會的歐洲科學院院士、法國法中協會副主席陳云告訴記者:“中法友誼源遠流長,法國在航空航天、核動力、生命科學、人工智能等多個科技領域處于國際領先地位,我們要把在法國取得的成果和經驗教訓總結出來,為海內外的留學生回國做科研、創業對接資源,提供幫助。”
大咖共話數字產業發展趨勢
在2024海內外人才數字產業論壇上,國內外知名院士、專家學者以及行業領軍人物圍繞“共建數字中國,探索新未來”主題,共同探討數字產業的發展趨勢。
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童慶禧發表了題為《全球視野下數字經濟產業發展態勢》的主旨演講,他表示,數字經濟的構成主要是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以2022年全球主要經濟體為例,產業數字化規模已達35.3萬億美元,占整個數字經濟的比重為85.3%;數字產業化規模只有6.1萬億美元,占比較低。在數字經濟領域,當前仍呈現美、中、歐三足鼎立之勢,中國在數字技術的應用方面依托無與倫比的市場優勢,特別是在移動通信、新能源汽車、船舶制造等領域具有強大的能力和良好的發展勢頭。
此外,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廣州歐美同學會常務理事王晉年,北京大學訪問教授、AI商業實驗室聯合創始人吳霽虹,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導陳建等嘉賓圍繞“數字產業化發展的新實踐及最新成果”進行主題分享,從不同維度揭示了數字產業化發展新態勢與新未來。圓桌論壇上,嘉賓們就“數字產業經濟下的人才匹配與培養”主題進行深入探討。
2024最具影響力新興海歸創業企業出爐
作為2024海交會首站活動,本屆“英才匯穗”系列活動不僅為人才展示與交流搭建了廣闊舞臺,也為人才和項目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和落地提供了高效和綜合的服務平臺。
活動期間,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留學人員和專家服務中心與零點有數數據科技有限公司聯合發布2024年度“最具影響力新興海歸創業企業”榜單,上海聯影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貝殼、四川百利天恒藥業等20家企業登榜。活動還設置了創新創業人才交流環節,與會人員參觀走訪粵港澳大灣區海歸之家、廣東省數字廣東研究院、飛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等大灣區企業及平臺機構,深入了解粵港澳大灣區前沿的科創發展成果和創新創業生態,促進人才與企業、平臺間的深度交流。
近年來,活動主辦方廣州歐美同學會積極推動留學人員創新創業服務,圍繞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等舉辦“英才匯穗”“羊城海歸講壇”等活動,實施歸國留學青年創新創業“云帆計劃”,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海歸之家”等創新創業平臺,留學人員企業在人工智能、自動駕駛、芯片制造、精密儀器、生物醫藥等領域不斷取得新突破、新進展。
活動由廣州歐美同學會、黃埔區委統戰部、廣州市科技進步基金會聯合主辦。廣東省委統戰部、廣州市委統戰部、黃埔區委相關負責同志,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留學人員和專家服務中心、廣東歐美同學會、廣州歐美同學會負責人,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創業項目負責人、留學人員代表及大灣區投融資機構、企業家代表等300多人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