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攜手打造高質量發展典范

        粵港醫護交流模式開啟

        • 聽全文
        • 2023-07-16 09:30:32
        • 來源: 廣州日報
        • 分享到
        • -

        粵港推出“大灣區醫療人才交流計劃” 內地交流醫生可享香港醫生薪酬 未來將推動兩地醫護雙向交流

          為緩解香港公立醫療機構醫護人員短缺,前不久粵港兩地推出“大灣區醫療人才交流計劃”(下稱“交流計劃”),首批83名廣東醫護人員已抵港交流。香港醫院管理局主席范鴻齡表示,大灣區醫療融合發展將作為香港醫管局重點策略,此次交流計劃通過大灣區醫療人員的交流,提升大灣區的整體醫療水平,能夠讓更多大灣區的民眾受惠。

          “來自廣東的醫療人員和香港的醫護人員合作得非常愉快,希望下一步能夠擴展交流計劃。”范鴻齡說,希望下一步能夠讓香港的醫護人員也到內地城市交流學習。他還表示,參加交流計劃的內地醫生在港有限度注冊后,將享受香港醫生薪酬,目前正在修訂法例,而法例通過后,將來也可用與香港護士相近的薪酬正式聘請內地來港交流護士。

          粵港醫護“融合”

          有助拉近兩地醫療標準

          范鴻齡介紹,目前交流計劃正在逐步推進中。第一批人員包括70名護士、10名西醫和3名中醫。“此次到香港交流的醫生和護士來自廣東省各大三甲醫院,擁有豐富的經驗。這些醫護人員來到香港后非常適應,合作得非常愉快。”范鴻齡介紹,廣東的醫生和香港的醫生一起合作,對病人做出診斷,共同提升臨床經驗。范鴻齡還稱贊,來自廣東的護士都是經過廣東省衛健委精挑細選的,擁有豐富的經驗。“他們的到來,減輕了香港公立醫療機構的壓力。”

        香港某公立醫院內,一位廣東醫生正在與香港當地醫生溝通。

          “沒有交流就沒有融合。”全國政協委員、香港特區立法會議員黃國表示,這83位醫護人員打開了粵港兩地醫療人才交流的“大門”。“打開一扇交流的門,以后門就會越開越大。”黃國說,香港此前對內地的醫療水平了解不夠,通過交流才能打通兩地的醫療信任度,這是粵港醫療融合發展一個好的開始。

          香港特區立法會醫療界議員林哲玄醫生介紹,香港公立醫院人手緊缺,內地醫護人員交流到香港后情況會有所好轉。“通過交流計劃,能快速填補香港醫療人才的缺口,雖然還未能完全填補空缺,但好處也顯而易見,確實增加了人手。”林哲玄表示,粵港兩地同根同源,但工作方式會有一些不同。“大家技術、專長都有會所差異,多一些走在一起的機會,能夠增進了解,推進兩地醫療人員的互相信任,兩地的醫療標準也會拉近。”他認為,粵港醫療人員的交流能為今后兩地的醫療合作帶來提升。“在兩地醫護熟悉彼此的工作方法后,粵港整體的醫療合作會有質的提升,帶來更多合作機會。”

          交流規模逐步擴大

          未來醫護人才將雙向交流

          范鴻齡告訴記者,首批廣東護士來到香港后,與本地護士相處得非常融洽,有時工作結束后她們也會有社交活動。而此次來交流的隊伍中還有三位中醫師,他們來到香港之后的作用很大。“內地的中醫,尤其在中西醫結合方面的醫療水平是高于香港的,這三位中醫師到香港后建立了師徒制,目前已培訓了超過30位香港中醫師。”

        粵港兩地醫護人員正在交流。

          范鴻齡表示,首批醫生的交流時間為一年左右,護士的交流時間大約10個月。范鴻齡坦言,他希望交流的時間能夠更長些,不過他也理解,此次到港交流的護士都是廣東各大醫院的精兵強將,原單位也需要他們。為此,香港醫管局和廣東省衛健委商量,廣東接下來會不斷提供醫護人員到香港交流輪替。“交流計劃得到廣東省衛健委的支持,未來兩年將會安排300名護士到港交流。”范鴻齡希望將來能夠將大灣區醫療人員的交流和輪替的做法常態化,為香港提供大灣區醫療人才庫。“有長期穩定的人才供給,才能持續提高香港醫療服務的水平。”

          范鴻齡告訴記者,香港醫療在科研、人才培訓、醫院管理方面都做得不錯,通過大灣區的醫療人才到香港交流,內地醫院可以從中借鑒香港的經驗;而下一步則是香港的醫療人員到大灣區的內地城市交流。“在中西醫結合、智慧型醫院、微創手術等方面,大灣區內地城市的很多醫院都做得不錯。不少香港醫管局的醫生都很有興趣到這些醫院進行學習。”范鴻齡表示,香港醫管局正在推進香港醫護人員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學習和交流的計劃,通過雙向交流,粵港醫護可以互補,共同提升大灣區的整體醫療水平。“香港尤其要學習內地的中醫、中醫藥,希望內地有更多的中醫師到香港交流,指導香港醫生中西醫結合,提升香港的中醫水平。”

          林哲玄則表示,廣東人口基數更大,未來香港醫護人員到廣東交流,能夠接觸更多的病例,學到更多的經驗。“雙向交流才能加快融合發展。”在他看來,借助交流計劃,可打通粵港兩地醫生培訓方面的差異,對將來大灣區醫護人才的融合交流有非常大的幫助。

          內地交流醫生可獲“香港薪酬”

          護士未來也有望獲相近待遇

          范鴻齡介紹,香港公立醫院醫生每年的流失率為7%,護士超過10%。而香港醫管局最近也推出“環球醫療人才匯聚計劃”,該計劃針對全球高水平專科醫生,期限為1~2年,將為這類醫生提供香港的薪酬水平,充實香港醫療領域人手。“像廣州等大灣區內地城市的醫生,都可以通過這個計劃申請來港工作。”范鴻齡表示,與內地醫療系統結合、融合發展,互補不足,是香港醫管局未來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

          范鴻齡表示,內地專科醫生到香港,獲得醫管局聘任之后,可在醫務委員會進行有限度注冊。“很多內地醫生都符合相關條件,比如近期通過交流計劃來港的10位西醫都進行了有限度注冊。” 并且他表示,中醫師到香港也可以有限度注冊。“內地中醫師只要肯來,注冊肯定不成問題。”范鴻齡透露,此次到港交流的內地醫生,會參考香港醫生薪酬標準支付。

          他還介紹,目前香港特區立法會正在修改《護士注冊條例》,計劃設立護士有限度注冊。“目前來交流的這批護士是以培訓計劃的名義到香港,需要香港護士陪同執業;條例修訂以后,今后引進的護士就可有限度注冊,能夠獨立工作。”范鴻齡預計,今年年底會通過該修訂條例。“希望盡快通過護士注冊條例修訂,這樣就可以用與香港護士相近的薪酬正式聘請來港交流的護士。”

          促進港人“北上”就醫

          減輕香港公立醫療系統負擔

          黃國表示,香港公立醫院的排期較長,他建議部分港人可以選擇回內地三甲醫院檢查、做手術等。“如香港大學深圳醫院通常排期兩三周就可以做手術了,對病人來說可以減少等待時間。”他建議,港人在內地就醫的醫院范圍未來可擴展到大灣區內所有的三甲醫院,這樣能夠更便利在內地生活的港人。黃國認為,粵港兩地醫護人員的交流,為跨境醫療福利創造了一個好的條件。“通過交流計劃建立互信之后,后面的政策就能夠更好地推動。”

          范鴻齡也表示,隨著交通的互聯互通,粵港兩地同在“一小時生活圈”,香港醫管局愿意在大灣區購買高水平的醫療服務,讓港人自愿選擇到廣東就醫。“這樣既可以減輕香港公立醫療系統的負擔,病人也不需要等太久,該計劃我們正在逐步推進中。”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關注 · 廣州政府網
        久久亚洲私人国产精品vA| 亚洲色图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VA| 99人中文字幕亚洲区| 国产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不卡| 国产亚洲av人片在线观看| 国产国拍亚洲精品福利 | 亚洲午夜久久久影院|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ⅴ蜜臀色欲| 亚洲电影日韩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亚洲黄色在线网站|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综合|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观看青青|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2018| 亚洲国产精品网站在线播放 |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 亚洲春色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123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又粗又大又爽A片| WWW国产亚洲精品久久麻豆| 亚洲国产综合久久天堂| 日日噜噜噜噜夜夜爽亚洲精品|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 久久国产亚洲电影天堂| 4444亚洲国产成人精品| 亚洲一级片在线播放|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2019| 在线看亚洲十八禁网站| 国产偷窥女洗浴在线观看亚洲| 国产亚洲精品国产| 亚洲视频小说图片| 亚洲黄页网在线观看| 深夜国产福利99亚洲视频| 久久精品夜色噜噜亚洲A∨| 亚洲AV无码不卡无码| 亚洲精品成人网站在线播放| 精品国产成人亚洲午夜福利| 精品久久久久亚洲|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