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攜手打造高質量發展典范

        “讀懂中國·灣區對話”專題論壇在廣州舉行

        • 聽全文
        • 2023-04-19 09:55:29
        • 來源: 廣州日報
        • 分享到
        • -

        開放之路 不變之約

          4月19日,“讀懂中國·灣區對話”專題論壇在廣州舉辦開幕式,600多位中外政商學研各界的嘉賓齊聚花城,戰略家、理論家、企業家、科學家濟濟一堂,從“讀懂中國”到更深層次地“讀懂”中國式現代化,“讀懂”新征程上的中國為世界創造的更多新機遇。

          “讀懂中國”國際會議,是世界了解中國發展戰略最具影響力的平臺之一。

          此時此刻的廣州,高朋滿座

          開放之路,不變之約。過去6屆國際會議,有3屆在廣州舉辦,影響力越來越大、“朋友圈”越來越廣。為進一步豐富“讀懂中國”國際會議機制、內涵,“讀懂中國·灣區對話”專題論壇在這個春天應運而生。

          此時此刻的廣州,萬商云集。來自全球220多個國家和地區、不同語言、不同膚色的參展商、采購商匯聚琶洲,共同參與第133屆廣交會這場全球貿易盛會。

          此時此刻的廣州,高朋滿座。“我們必須時刻保持對外開放。”在比利時前首相伊夫·萊特姆看來,互通有無才是國際交往的“相處之道”。開幕式后,他也會現場發表主旨演講。

          以中國方案回答時代之問

          這是一場回答時代之問的論壇。

          中國式現代化,開辟了一條屬于中國且具有世界意義的現代化道路,成為國際國內備受矚目的關鍵詞。這一理念將為世界提供哪些經驗和啟示?又將為全球發展繁榮提供哪些新機遇?

          論壇期間,中外嘉賓將圍繞“中國式現代化與世界新機遇”主題展開多維度、深層次交流研討,讀懂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特征和核心要義,以中國方案回答時代之問,以中國新發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

          這是一場凝聚思想智慧的論壇。

          論壇特邀中外重量級嘉賓發表主旨演講和專題演講,權威解析黨的二十大后中國政治、經濟、外交和文化交流新成就、新經驗、新成果,闡釋前沿觀點與最新洞察,分享實踐經驗與真實案例。

          這是一場多角度“讀”中國的論壇。

          會期3天,論壇設置開幕式、主旨演講、午餐演講及10場平行論壇、4場閉門研討會、3場專題會議和一系列配套活動,深度聚焦中國式現代化、中國高質量發展、高水平對外開放、全球經濟治理、人類命運共同體等國際社會關注的重要議題,為全球合作與發展探尋創新路徑,貢獻中國方案。

          這是一場以廣州為窗口的論壇。

          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顯著的特征、最壯麗的氣象。作為中國民主革命的策源地和中國改革開放的排頭兵,作為全世界唯一千年不衰的商業城市、中國通往世界的“南大門”,廣州的開放之路,班班可考。

          論壇專門設置了“粵港澳大灣區與國際灣區發展新趨勢”主題研討會,從灣區角度看“中國式現代化與世界新機遇”;設置多場“讀懂廣州”系列活動,全方位、多角度分享廣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實踐,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的新作為。廣州,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前行的信心越來越足。

          比利時前首相伊夫·萊特姆:

          保持開放才是中歐發展的相處之道

          伊夫·萊特姆表示,近年來中國在社會和經濟的發展方面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同時帶動了其他地區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中國經濟穩健增長給比利時帶來了很多機遇。

        伊夫·萊特姆 “目前中國在全球外交舞臺上越來越活躍,也越來越受歡迎。”

          談及合作,伊夫·萊特姆表示,“中國和歐洲之間應該彼此保持開放,無論是在貿易、科技和知識分享方面都應該互通有無,這才是符合雙方利益的‘相處之道’。”除了加強與中國和東盟國家的合作,歐洲也必須不斷加強自身實力,提高發展韌性以及在能源等方面的應對能力。

          對于生態問題,伊夫·萊特姆近年來一直關注全球可持續發展。現在全球都承擔著由氣候、環境變化帶來的成本。如果在氣候變化方面能夠執行更好的計劃和條約,如何建立起更好的體制控制經濟活動所造成的代價,這將會是我們應對氣候問題重要的考量。無論是中國還是其他國家,都需要更重視氣候變化,以及其他影響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全球挑戰。

          國創會學術委員會委員、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事業發展基金會理事長單威:

          以文化激起情感 以情感促進大灣區融合

          談起大灣區的博物館,單威表示,大灣區的很多展覽都反映了大灣區發展的歷史,體現了愛國主義的情懷和改革創新的奮進精神,讓人感受到大灣區這塊熱土的魅力。

        單威 “‘做博物館的人’需要思考怎么樣跳出長期以來實物的限制,以使博物館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談及大灣區博物館產業未來的發展,他認為“做博物館的人”需要思考“怎么樣跳出長期以來實物的限制”,使博物館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各地不斷有新的文物發現,我們可以利用好文物開展更多交流展,讓我們的文化‘走出去’。”與此同時,還要深挖大灣區各城市豐富的歷史文化,以文化激起情感,以情感促進大灣區融合。

          單威還分享說,“如果在廣州做展的話,我會做一個具體的地圖,在地圖上標上所有的村莊,通過掃碼的方式,讓觀眾來找到自己的祖籍,然后觀眾可以看到當地的歷史,了解當地的歷史名人、經濟文化發展”。單威認為,借助這樣非傳統的文化展可以激起大家的鄉土情感,讓大灣區真正能夠融合起來。

          單威表示,漢服日益受到年輕人的喜愛,年輕人穿漢服時,會增強對傳統民族文化的熱愛,激發民族自豪感。自己很喜歡漢服,也支持年輕人穿漢服參與社會活動。“服裝是禮儀的重要組成部分,服裝的很多細節都很講究,所以喜歡漢服的同時,不妨下點功夫、做些功課。”

          廣州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理事長、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教授、前海國際事務研究院院長鄭永年:

          目光投向全球 望向前路

          鄭永年認為,廣州條件不錯,商貿根基雄厚、科研科技發達,更要看看高質量發展方向,想想如何做得更好。把目光投向全球、望向前路,“叫板”比自己更先進的城市。

          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鄭永年認為關鍵在技術進步,通過技術進步推進產業升級,從而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目前,中國要從“從1到10”的應用型技術轉向“從0到1”的原創性技術。中國制造主要在珠江三角洲,高質量發展一定要落實技術進步。

        鄭永年 “當前,全球大部分地區經濟增長乏力。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GDP每增長一個點,都能拉動世界經濟增長。”

          “現在的世界是,人才去哪里,資本就去哪里。因此粵港澳大灣區發展,關鍵是資本和人才,人才是最重要的。”鄭永年說。

          他發現,美國2/3的獨角獸初創企業,由第一代移民或第二代移民創辦。他用了一個生動比喻,移民帶來的思想文化沖撞,就像化學反應一樣激發了創新,當然物理反應也能創新,但速度比較慢。粵港澳大灣區與中國其他區域相比,優勢也在吸引人才。

          鄭永年認為,就必須有“三個一大批”這個前提:第一,必須擁有一大批具有基礎科研能力的大學和機構;第二,必須擁有一大批具有轉化能力的企業或者機構;第三,必須具有能夠支撐科技進步的一大批金融服務。

          “香港擁有8所公立大學以及與之配套的科研創新體系和人才體系。珠三角企業轉化能力非常強,因此在過去20年能成為世界制造工廠。香港的金融也是強項。粵港澳大灣區11個城市結合起來,大家都能出彩。”

          知名紀錄片導演竹內亮:

          力圖記錄真實的中國

          “中國媒體這些年來發展非常快。”竹內亮表示,無論是傳統媒體還是新媒體,都有自己的社交賬號和各種媒體傳播渠道。

          竹內亮表示,作為視頻創作者不能再僅僅以自己的興趣去拍,更應該關注受眾喜歡看什么,在興趣和受眾兩者間取得一種平衡。2011年,竹內亮拍攝的紀錄片《長江天地大紀行》引起不錯的反響。十年后,竹內亮再續前緣,重走了一遍長江,制作出紀錄片《再會長江》。通過拍攝紀錄片,竹內亮感嘆中國這十年來發生的變化,環境變得更好了,人們的思想觀念也在與時俱進。十年來,竹內亮一直致力于做國際傳播,致力于搭建中日兩國人民友好溝通的橋梁,力圖記錄真實的中國,他的作品受到國內外觀眾的喜愛。

        竹內亮 “作為一名中國女婿,我喜歡中國,想把中國有意思的、好玩的、正能量的東西分享出去。”

          關于如何講好中國故事,竹內亮表示客觀真實是他一貫的風格,他堅持同一個片子,呈現給國內外觀眾的樣子是一致的。竹內亮總結他拍過的多部關于中國的紀錄片里,中國“獨有”的美食和美景深受外國人喜愛。很多外國人正是通過紀錄片,產生了來中國的濃厚興趣。近段時間,竹內亮在廣東拍攝一部關于外國人在廣東生活的微紀錄片。竹內亮通過該紀錄片結緣廣州,他表示很喜歡廣州的美食和氣候,并計劃在廣州開分公司。

          探索(Discovery)亞太電視網內容副總裁魏克然:

          影片要更加貼近觀眾、更接地氣

          “媒體行業正在發生巨大變化。”關于如何講好中國的故事,魏克然表示,現在媒體傳播渠道越來越多樣化,從前觀眾拿著遙控器想看什么頻道就看什么頻道,現在觀眾不再是吃“自助餐”,而是選擇去什么“餐廳”吃“自助餐”。

          同時,這樣的變化也帶來了新的要求。 “這影響著我們制作和產出故事的方式。” 魏克然表示,不管是手機屏幕還是家庭影院,都讓這個“屏幕”離觀眾更近了,那么就要求影片要更加貼近觀眾、更接地氣。他提到,他們以前制作的一些紀錄片里,由于主題宏大、沉重和具有學術性,加上傳統的旁白,比較有距離感,并不是那么貼近觀眾。在如今拍攝中國影片時,他們采用更靈活的方式,讓中國人來講述自己的故事,讓整個片子更加和諧,同時也讓觀眾更容易理解。

          魏克然 “無論是拍攝還是后期制作,我們和本土的制作者密切合作,在保留本土內容原汁原味的同時加入國外的視角,從而讓影片呈現更加豐富。”

          “我非常期望能拍攝更多更好的關于中國的紀錄片。”魏克然介紹,為了讓在中國拍攝的影片能夠更好地傳播出去,無論是拍攝還是后期制作,他們和本土的制作者密切合作,在保留本土內容原汁原味的同時,加入國外的視角,從而讓影片呈現更加豐富。“我覺得這個過程,就像用新穎的烹飪方式烹飪一道菜,會做出不一樣的風味。”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關注 · 廣州政府網
        亚洲高清中文字幕免费| 久久亚洲伊人中字综合精品|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播放| 国产亚洲成人在线播放va|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蜜臀|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久久久 | 亚洲午夜国产片在线观看| 国产在亚洲线视频观看| 朝桐光亚洲专区在线中文字幕| 色偷偷尼玛图亚洲综合| 亚洲Aⅴ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软件| 国产精品亚洲色婷婷99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天堂夜夜| 激情婷婷成人亚洲综合|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99| 亚洲人午夜射精精品日韩|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久2020|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区|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影院相关影片 |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手机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久精品小说|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久久精品大 |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天堂夜夜|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 国产亚洲一区区二区在线|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沈樵| 久久亚洲春色中文字幕久久久| 亚洲综合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野| 亚洲高清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夜色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中文字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乱码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片| 亚洲五月综合缴情婷婷| 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视频在线一区二区| 亚洲色成人中文字幕网站| 亚洲天天在线日亚洲洲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