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粵港澳大灣區互聯互通基礎設施重點工程——廣州北江引水水源工程4號隧洞全面貫通。這是繼日前新建花都水廠工程動工后,廣州北江引水工程全線建設的又一個重大突破。
廣州北江引水工程4號隧洞出口
廣州北江引水工程由北江水源工程、新建配套花都水廠和配套管網三部分組成,其中,跨越清遠和廣州兩地的北江水源工程由廣州水投自來水公司北江分公司負責組織實施,按近期(2020年)最大取水規模60萬立方米/日、遠期(2030年)最大取水規模100萬立方米/日進行建設,由取水口、引水隧洞、前池、加壓泵站、調壓塔、輸水管道以及輸水隧洞等7個部分組成,輸水主線路長約26公里,項目概算23.3億元。
北江水源工程在建設過程中面臨軟基處理、溶洞、超硬山體掘進、山體斷裂帶、鐵路、河流、公路等復雜多變的施工環境,施工難度大。以“硬巖層、大埋深、長距離、高壓力”著稱的4號隧洞段,全長11.4公里,是項目全線最長隧洞,施工長度占項目全長的43.84%,也是全線的重難點工程和關鍵性節點工程,自2020年9月7日開始掘進,連續克服涌水、塌方、小斷面施工、獨頭長距離連續掘進、穿越斷層破碎帶、持續高強度硬巖、高溫高濕等施工難題,歷時兩年完成全線貫通。在施工過程中,建設單位專門開發了國內首臺新型敞開式隧道掘進機(TBM),單月最長進尺可達到701米,為華南地區應用掘進斷面最小、系統集成化最大、定制與個性水平最高的TBM設備。
廣州北江引水水源工程全面建成后,將實現從廣東省中北部的清遠市向珠三角南部的廣州市長距離調水,有效提高北江水資源利用率,促進粵港澳大灣區水資源優化配置,同時解決廣州市花都區、廣州空港經濟區、白云區等北部片區的供水增長需求,進一步完善廣州中心城區應急備用水源體系,進一步改善區域水生態環境,提升區域水安全格局。此外,廣、清水資源聯通調度,對于推動廣清一體化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