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香港—廣州”創新集群首次排名全球第一,這一輝煌成就,不僅是實力的證明,更是廣州在知識產權領域提供的硬核支撐。從制度創新到全球服務,從成果轉化到全鏈條賦能……廣州在創造、運用、保護、服務與人才五大領域持續發力,以知識產權的全鏈條發力,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科創實力站上全球新高度。
知識產權強市建設走在前列
作為首批“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建設示范城市”,“先行先試”是廣州內刻于基因的“標簽”。
中新廣州知識城的實踐就是生動的注腳。作為2023年度廣東知識產權“十大事件”入選者,這里以“開展新一輪綜合改革試驗”為抓手,在知識產權領域不斷拓邊擴能,不僅建設全國首批知識產權服務出口基地,面向出口企業精準施策、實施護航出海工程;還打造全國首個“淘寶式”知識產權數字化集成服務平臺,開創知識產權領域“線上+線下”供需撮合新模式,企業在這里可以實現專利托管、商業秘密保護、海外維權等多元服務“一網通辦”。創新主體省去奔波之勞,知識產權服務跑出廣州“加速度”。
同時,越秀、番禺、荔灣等六區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示范試點縣及廣州開發區示范園區建設一體推進,廣州開發區、越秀區國家知識產權服務業高質量集聚發展示范試驗區、廣州開發區知識產權服務出口基地加速成形。“全市一盤棋、全域創示范”的格局基本成形。
知識產權助穗企“領跑”全球
從“數量積累”向“質量躍升”,是廣州知識產權創造的核心邏輯;從“本土積累”到“全球布局”,是廣州支撐集群躍居世界首位的堅實底氣。2025年上半年全市PCT國際專利申請量達754件,同比增長20.8%——數據背后是眾多企業以專利為器、在全球賽場上破局突圍的奮斗縮影。
通過修訂完善市知識產權工作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廣州引導創新主體聚焦高價值專利培育——在第25屆中國專利獎評選中,廣州70件專利斬獲2項金獎、7項銀獎,彰顯專利質量的“硬核實力”。
其中,康方藥業有限公司的“抗CTLA4-抗PD-1雙功能抗體、其藥物組合物及其用途”專利摘得金獎,這項專利創造性地同時靶向兩種免疫檢查點蛋白,不僅讓患者獲得療效更強的治療新方案,還填補了國內雙特異性抗體藥物領域的空白,推動我國腫瘤免疫治療從“跟跑”邁向“領跑”。
讓“沉睡專利”變為發展動能
從躺在抽屜里“沉睡的財富”到走進生產線“流動的創新”,廣州正打通知識產權從“實驗室”到“市場”的通道,以覆蓋“高校、企業、產業”的全鏈條實踐讓創新成果加速變現。
廣州國家實驗室自主研發的“自動化生物實驗室裝備”技術體系,通過27項專利精準布局與市場化運營,與產業需求實現深度對接,成功助力利德健康科技(廣州)有限公司實現5000萬元種子輪融資,更開創性地搭建起“實驗室研發—專利運營—產業孵化”三位一體的轉化新模式,成為廣州推動知識產權從科研端走向產業端的鮮明實例。
截至2025年6月,廣州推動84所高??蒲袡C構完成5萬余件存量專利盤點入庫,成功轉化專利4000余件;“知識產權服務進園區”專項行動累計服務企業80余家,2025年1—6月,廣州市累計完成專利轉讓13296件,許可2881件,讓技術紅利持續為創新主體“供氧”。
在產業服務端,廣州更聚焦于精準賦能,面向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產業開展專利預審服務,讓專利審查周期壓縮90%以上、授權率提升至80%以上;針對生物醫藥產業召開強鏈增效行動啟動會,發布十條措施精準賦能產業升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