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布促進氣候投融資發展的十項具體措施 成立粵港澳大灣區氣候投融資聯盟
作為全國唯一一個由“金融+生態”雙牽頭的氣候投融資試點地區,廣州南沙將氣候投融資作為貫徹落實國家“雙碳”戰略重要抓手,奮力打造國際氣候金融中心。11月17日至18日,在南沙召開的2023年明珠灣國際氣候投融資大會上,發布了《廣州南沙新區促進氣候投融資發展若干措施》以及“粵港澳大灣區氣候投融資平臺”;并成立粵港澳大灣區氣候投融資聯盟,打造大灣區氣候投融資生態圈。
大灣區氣候投融資平臺已收集95個企業項目
據介紹,《廣州南沙新區促進氣候投融資發展若干措施》公布了廣州南沙新區為促進氣候投融資發展采取的十項具體措施。其中包括:支持氣候投融資機構集聚、項目入庫、開展氣候貸款、發行ESG債券、設立氣候基金、配置氣候保險、創新平臺建設、標準制定、產品創新和技能提升。
“粵港澳大灣區氣候投融資平臺”基于人工智能學習等前沿數字化技術,將氣候友好型評價體系與科創投資評價體系相結合,提供政策解答、兌現申請等惠企全鏈條政策服務平臺業務,覆蓋債權融資與股權融資。該平臺參與主體包括銀行、券商、保險、基金等多種金融機構,為企業提供各成長周期的投融資需求服務,目前已收集95個應對氣候變化領域企業項目,總投資達727億元。
在此次大會上,還舉行了“廣州南沙粵港澳大灣區氣候投融資中心”和“氣候投融資(南沙)國際交流中心”揭牌儀式?!半p中心”的揭牌體現了南沙新區作為立足灣區、協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戰略性平臺,以包容、開放、合作的胸懷,攜手各方譜寫氣候投融資工作嶄新篇章的堅定決心。
在明珠灣國際氣候投融資大會上,南沙區還與11家單位共同成立粵港澳大灣區氣候投融資聯盟,并發布“215計劃”(即2000億元銀行聯合授信落地、1000億元規模氣候基金支撐、500億元氣候投融資項目啟動)。
氣候變化本身是環境問題也是產業問題
南沙如何打造國際氣候金融中心?與會專家學者也提出不少真知灼見。
“氣候變化本身是環境問題,但也是產業問題,氣候金融主要是通過金融活動來支持開展應對氣候變化的氣候活動”。廣發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產業研究院院長沈明高表示,應對氣候變化的關鍵在于產業,氣候金融的落腳點也應該在產業的發展。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理事、中國環境科學學會氣候投融資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孫軼颋表示,根據全球金融中心發展綠色金融的經驗和南沙的戰略定位來看,南沙新區打造國際氣候金融中心,需要成為氣候投資機遇的集聚地、氣候融資工具和模式的加速器、低碳創新創業的孵化器、氣候投融資國際合作的樞紐地。孫軼颋建議,南沙要打造自身特色,抓住歷史機遇,成為低碳創新創業孵化器。
孫軼颋認為,南沙具備成為氣候投融資國際合作樞紐地的條件,未來需要做好“塊”“線”“面”三個方面工作,加快粵港澳大灣區氣候金融一體化進程,并與新加坡、迪拜等國際金融中心加強互聯互通、開展戰略合作,不斷提升南沙新區在氣候投融資領域的區域領導力、國際影響力和全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