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沙助力中國企業“走出去”
南沙打造全國首個財稅專業服務集聚區,港澳商協會之家在南沙區創享灣正式啟用……大灣區經濟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粵港澳產業的深度融合。自2022年6月國務院發布《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簡稱《南沙方案》)以來,不到一年,南沙主要經濟指標實現年均兩位數增長。記者日前獲悉,南沙正立足灣區、協同港澳、面向世界,緊鑼密鼓推進中國企業“走出去”綜合服務基地建設,讓南沙成為中國企業“走出去”最便利、最快捷的地方。
南沙國際郵輪母港
“在南沙建設中國企業‘走出去’綜合服務基地,助力中國企業‘走出去’,勢在必行。”據南沙區有關負責人介紹,有著自貿試驗區、綜合保稅區、《南沙方案》等重大政策利好疊加的廣州南沙,建設中國企業“走出去”綜合服務基地恰逢其時。當前南沙正在國家和省、市大力支持下,積極開展“走出去”綜合服務基地建設各項工作,計劃于6月基地揭牌。
3月31日揭牌的全國首個財稅專業服務集聚區——粵港澳大灣區(南沙)財稅專業服務聚集區內,可供各類財稅機構靈活使用的一站式政務服務廳、總部辦公樓、“即來即用”的孵化空間等一應俱全,通達南沙客運港、虎門大橋的便捷交通,吸引著國內外高端財稅服務機構和專業人才熱切的目光,高端服務業再開新局。
藍圖展開,信心滿懷。落實國家在南沙建設“走出去”綜合服務基地戰略要求,離不開服務機構、企業和港澳各方資源的共同發力。不久前,普華永道廣東咨詢總部落地南沙,成為首家入駐南沙的“四大”,這也意味著南沙的產業發展生態和投資吸引力獲得了全球咨詢機構的認可。
南沙正成為“寸土寸金”的熱土,國家在《南沙方案》中賦予先行啟動區享受雙“十五”稅收優惠政策,南沙所積累的政策優勢形成了獨具吸引力的財稅營商環境。南沙區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南沙在稅務、法律服務等領域實現了港澳職(執)業資格互認;累計落戶普華永道等財稅專業服務機構34家;建成粵港澳大灣區暨“一帶一路”(廣州·南沙)法律服務集聚區,入駐法律服務機構30多家。財稅、法律等專業服務業發展為中國企業融入全球開放大局提供了強大助力。
“到港澳商協會之家,感覺跟回家了一樣。”澳門國際大健康智庫香港中心主席蕭英杰告訴記者。3月30日,港澳商協會在內地又多了一個“家”,港澳商協會之家在南沙區創享灣正式啟用。據悉,在創享灣及周邊已建成南沙粵港合作咨詢委員會服務中心、大灣區暨“一帶一路”法律服務集聚區、金融服務集聚區、人力資源服務集聚區等載體,集聚40余家香港商協會組織、30多家涉外法律服務機構。
制度創新方面,南沙形成857項制度創新成果,國家新區營商環境評價排名前三,實施全國首個對標RCEP和CPTTP試點措施,南沙企業獲頒全省首張RCEP優惠原產地證書。門戶功能方面,南沙港是華南最大單體港區,151條國際班輪航線通達全球400多個港口,建設綜合保稅區、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廣州期貨交易所、數據交易所開展運營,全球溯源中心加快構建數字經濟公共基礎設施。
在諸多政策舉措的支持下,南沙正著力推動粵港澳三地行業規則機制“軟聯通”、財會人才“智聯通”、業務協同“鏈聯通”、交往交融“心聯通”,凝聚“灣”有引力,高端資源正加速在此匯聚,凝聚高質量發展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