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沙保稅加油年加注量未來2-3年有望超過300萬噸
保稅供油服務功能,是衡量港口國際化水平和配套服務水平的重要指標。
7月5日,在南沙區政府行政中心,廣州市商務局正式向南沙國際航行船舶保稅加油龍頭企業——廣州中石油燃料油有限責任公司頒發保稅加油牌照。這是廣州獲得國際航行船舶保稅加油許可權后授予的第3家企業。至此,廣州首頒的3塊保稅加油牌照均落戶南沙。
據悉,廣州全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超級加油站”,目前正在沖刺300萬噸的年加注目標。
近期,國務院印發了《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下稱《南沙方案》),明確了將南沙打造成為立足灣區、協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戰略性平臺的戰略目標。引進龍頭企業參與保稅供油業務,有助于提升南沙港口服務能級,助力南沙建設國際航運物流樞紐。
本次獲得廣州保稅加油牌照的廣州燃料油有限責任公司是中石油旗下全資子公司,能調動華南地區的煉廠出口低硫油資源約300萬噸/年,為國際航線船舶提供質高價優的船用燃料油。
“對比新加坡等地重要供油港口,廣州港作為國際樞紐型港口,目前保稅油供應規模與港口規模發展不平衡,存在巨大的市場前景。南沙的石化倉儲配套完善,區位優勢明顯。近期《南沙方案》的印發,讓南沙成為世界矚目的焦點,我們對在南沙開展保稅加油業務充滿信心。”廣州燃料油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表示。
保稅加油業務加速度
外貿班輪開拓新航線
據悉,自2月28日為首批2家企業頒發牌照以來,廣州市商務局圍繞推動業務盡快做大做強。廣州元亨倉儲公司和廣州發展碧辟公司2家首批企業,分別于3月10日及4月12日完成3單保稅油加注,截至目前合計加注約1120噸(廣州發展BP350噸、廣州元亨倉儲770噸),金額約630萬元。
在廣州獲得國際航行船舶保稅加油許可權之前,停靠廣州的外貿班輪保稅加油很多選擇在新加坡或中國香港。南沙保稅加油業務的加速推進,極大便利了外貿班輪在南沙運營,降低了運營成本。“現在外貿班輪在南沙可以邊卸貨邊加油,可以大大節省作業時間,吸引更多的班輪開到南沙。”
航拍廣州港南沙港區
據了解,南沙外貿航線148條,小虎化工區儲罐總容量317.43萬立方米,企業到南沙開展保稅加油業務,產業優勢明顯;首創船舶保稅加油專項扶持政策給予供油企業倉租、外貿補貼,政策優勢明顯。在此基礎上,南沙商務部門與口岸聯檢部門一起,積極推動監管創新落地。目前內港船邊加油、跨關區供油、一船多供等供油模式均已實現,獲得了保稅加油龍頭企業、船司的青睞。
眾多利好加持,越來越多的外貿班輪開始搶灘南沙,開拓新航線。數據顯示,1-6月廣州港凈增外貿集裝箱班輪航線13條。截至2022年6月底,廣州港集團共有集裝箱班輪航線199條,其中154條外貿航線(歐洲16條、美洲13條、中東印巴17條、亞洲82條、非洲22條、澳新4條),45條內貿航線。南沙港區已開辟180條班輪航線,其中148條外貿航線,32條內貿航線。
搶灘國際市場
將建保稅船油信息平臺
記者從廣州市商務局了解到,利用國際航行船舶保稅加油資質試點下放的紅利,廣州已吸引一批企業申請保稅加油資質,市商務局將繼續指導企業做好資質申請工作,加快資質審核、報批等工作,進一步拓展保稅油加注市場主體,提升廣州保稅加油產業競爭力,搶灘國際市場。
據透露,廣州下一步將多舉措力推保稅加油業務。南沙將推進保稅船油信息平臺建設。鑒于國際航行船舶保稅加油業務涉及全省海關、海事、邊檢、港務等口岸部門,為簡化手續、提高加注效率,廣州市商務局積極依托中國(廣州)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推動保稅油加注信息平臺建設工作,全面梳理跨部門、跨關區的需求,整合加注流程和環節,實現業務辦理全流程電子化、無紙化、可視化。
南沙區商務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南沙正在抓緊探索保稅加油“新模式”,比如力爭盡快實現“跨關區保稅加油”。“下一步將通過探索保稅油混兌業務為切入點,推進制度創新,業務創新,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該負責人說。
展望未來,一個粵港澳“超級加油站”正在崛起。上述負責人透露,全球保稅加油業務市場巨大,按照預測,僅廣州南沙保稅加油年加注量在未來2-3年有望超過300萬噸。“未來廣深港三地有望形成合力,打造成為粵港澳大灣區‘超級加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