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電網廣東廣州供電局在南沙開辟改革前沿陣地,服務保障南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近日,由廣州黃埔文沖船廠建造的我國首艘大洋鉆探船“夢想號”在南沙正式入列,標志著我國深海探測關鍵技術裝備取得重大突破,有望助力全球科學家實現“打穿地殼、進入地球深部”的夢想。
南方電網廣東廣州供電局主動靠前,積極推進船廠“專改公”實施計劃,解決原先船廠存在的供電可靠性較低和可使用容量有限等問題,助力海洋強國的夢想,從廣州南沙正式啟航。
國家級新區廣州南沙的夢想藍圖,也在“夢想號”揚帆的一刻更加具象化。畫卷漸展,蓄勢正濃。
廣州南沙區夜景。
高標準電力保障支撐南沙區域發展
2022年,國務院出臺《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下稱《南沙方案》),廣州供電局緊抓重大歷史機遇,制定出臺《廣州南沙供電局協同港澳面向世界綜合改革方案》,推動體制機制創新,在南沙區域打造“未來電網企業”改革樣板,以高標準電力保障、高品質供電服務、高質量綠色電力,融入和服務廣州南沙高質量發展。
板頭村是南沙區有名的城中村,由于大量的企業、工廠落地帶來了大量的外來人口,夏季用電高峰線路跳閘、末端低電壓問題迅速增多?!拔覀兇逡郧半姴粔蛴茫灰瑫r用上幾個空調就斷電,我就會跑到樓頂納涼。”板頭村居民黎先生說道。
2022年以來,南沙供電局工作人員深入板頭村廣泛收集村莊發展規劃信息,專門編制了“一村一冊”,通過政企協同的改造策略,有條不紊地推進各項電力設施升級工作。2023年重過載臺區數量從12臺降至9臺,2024年過載臺區清零,居民日常用電無憂。
《南沙方案》發布兩年以來,廣州供電局累計投入南沙電網建設36.22億元。2024年全年計劃投資同比增長55.9%,創歷史最高。如今,廣州供電局在南沙已建成具備“5G+數字電網示范區”“高品質供電引領區”“數字生產示范區”集多項示范于一體的區域電網。
同時,廣州供電局超前布局電力基礎設施發展,高標準編制《廣州2035年電網發展規劃》《廣州電網廊道規劃》,超前推動南沙變電站站址、輸電線路走廊預控與城市發展規劃的高效銜接,到2035年新增變電站35座,提升區域供電能力2.2倍。
截至今年10月底,南沙區電網最高負荷188.2萬千瓦,同比增長19.2%;全社會用電量97.4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63%,增速居各區第二;全區客戶平均停電時間同比下降48%,降幅居各區第二,核心區域(明珠灣區、黃閣鎮、南沙街)停電時間指標達到國際一流水平。
高品質供電服務加速區域產業布局
“獲得電力”是評價營商環境的重要指標,南沙區“獲得電力”指標表現達到全球前列水平?!赌仙撤桨浮钒l布兩年以來,累計服務融捷能源鋰離子電池基地與研發中心項目、國際金融論壇(IFF)永久會址、“芯晨大?!碑a業集群等200余項粵港澳大灣區標志性項目快速落地。
融捷能源鋰離子電池制造基地與研發中心項目位于南沙區萬頃沙鎮,預計年產值約350億元,將打造成為國內新能源產業新標桿。公司工程總監劉陟對初期臨電施工采用的“臨電租賃”尤其印象深刻。當時,按照南沙區土地移交后3個月內必須動工的要求,用電需求非常緊急。廣州南沙供電局推薦了“臨電租賃”服務模式,從臨電租賃商代為提出用電申請,僅耗時15天就完成送電,申請接電時長壓縮40%以上。
通過“以租代購”,用戶只需分期支付一定費用,即可獲得變壓器等設備的使用權,不但解放了資金壓力,且設備“全生命周期”內的價值有效釋放,也讓電力設備投資經濟成本壓縮近20%。
南沙供電局營銷部經理王明春介紹,采用臨電租賃模式,用電企業還同步省去報裝、建設、運維、拆除等流程,對比租賃柴油發電機的傳統模式,電費成本也將下降近50%。目前,臨電租賃共享模式在南沙已經規?;瘧?,臨電租賃送電的容量已超過30萬千伏安,租賃項目超過150宗,占臨時施工用電報裝比例達52%。
廣州南沙供電局人員檢查融捷能源鋰離子電池制造基地與研發中心項目開關柜。
近年來,南沙區政府和廣州供電局通過采取一系列舉措,在壓時長、減環節、降成本、提高供電可靠性等方面取得良好的改革成效,在簡手續、降門檻、優流程等方面打出一系列“組合拳”,形成了自貿區特色的供電服務品牌。
高水平銜接港澳促進區域融合發展
今年,廣州供電局正式加入南沙粵港合作咨詢委員會,在促進能源電力領域港澳交流合作方面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為更好支撐港澳電力企業市場準入及工程項目落地,廣州供電局積極探索研究粵港澳電力標準和管理規則的銜接與融合,創新推動在南沙率先實行港澳電氣工程領域資質互認,打通港澳企業在南沙電力施工資質壁壘。
2024年6月,由廣州南沙供電局牽頭制定的《港澳企業在廣州南沙區域從事承裝(修、試)電力設施活動資質采認標準(試行)》獲國家能源局南方監管局批復同意。目前,已引入3家港澳電力工程承建商參與南沙用電項目施工,促成7名港澳電力工程師在南沙上崗。
南沙招勝雍尚灣養老院項目是南沙區粵港深度合作的首批示范民生工程,日前已順利完成送電,該項目采用香港低壓供電模式,依據香港電力(線路)規則標準開展設計施工,標志著南沙成功引入港澳電力服務標準,為大灣區電力工程領域融合與合作樹立了新標桿。
高質量綠色電力培育發展新動能
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廣州供電局在低碳能源探索實現突破。2024年截至目前,廣州供電局服務全區新能源并網接入規模達64萬千瓦,占南沙最高負荷34%,電能替代電量累計達5.4億千瓦時。依托“穗碳”實現規上企業碳賬戶的全覆蓋,服務南沙企業使用綠電3.23億千瓦時,交易國內綠證超3.33萬張。
今年,我國首套自主研發的百千瓦級電氫雙向轉換裝置在廣州南沙投運,實現綠電和綠氫的分鐘級轉換。相比傳統電解制氫技術,該裝置電解效率提升約30%,年發電量可達到28萬千瓦時。該裝置實現了從材料到系統的全面國產化,標志著我國可逆固體氧化物電池技術從實驗室走向了示范應用。
據悉,該裝置電堆平均每3千瓦時電可制1立方米氫。尾氣循環利用下,發電效率可達60%。未來通過模塊化疊加組合,將進一步應用于冶金、化工等行業領域,屆時電氫轉換規模將提升百倍,拓展到萬千瓦級。
新型儲能極有可能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錨點,未來將迎來爆發式增長。氫儲能是新型儲能的一個重要領域,廣州供電局在氫能產業重大裝備研制上創新實現的一小步,將是我國在未來新型電力系統和新型能源體系建設中的一大步。
在“雙碳”目標背景下,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廣州供電局打造廣船國際、嶺南穗糧等多能互補央地合作新能源示范項目,在南沙實現了低碳能源探索的突破。
去年底,嶺南穗糧谷物公司綠色低碳園區建設項目(簡稱“嶺南穗糧低碳項目”)一期項目投產送電,生動實現了“光伏+糧倉”的新模式、“糧食+電力”的新融合。項目一期在屋頂位置安裝光伏組件,相當于為糧倉增加了一層隔熱保護層,能將倉溫降低3—5攝氏度,能幫助糧食“迎峰度夏”。
項目一期接入光伏容量1528.45千瓦,預計年均發電量141萬千瓦時,每年減少1136噸碳排放。二期建成后,預計年均發電量達290萬千瓦時,等同于種植約11萬棵樹,節能減排效益明顯。
接下來,廣州供電局將持續加強粵港澳能源電力規則銜接,加快新型電力系統和新型能源體系建設,扎實保障南沙能源電力安全可靠供應,服務南沙現代化產業轉型,全力支撐國務院《南沙方案》落地落實,進一步融入和服務南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數說
《南沙方案》發布兩年以來,廣州供電局累計投入南沙電網建設36.22億元。2024年全年計劃投資同比增長55.9%,創歷史最高。
廣州供電局依托“穗碳”實現規上企業碳賬戶的全覆蓋,服務南沙企業使用綠電3.23億千瓦時,交易國內綠證超3.33萬張。
2024年截至目前,廣州供電局服務南沙區新能源并網接入規模達64萬千瓦,占南沙最高負荷34%,電能替代電量累計達5.4億千瓦時。
截至今年10月底,南沙區電網最高負荷188.2萬千瓦,同比增長19.2%;全社會用電量97.4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63%,增速居各區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