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6日,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廣州賽區交通運輸保障突發事件應急演練在奧體南路公交總站舉行。作為首次全領域、多單位協同參與的賽事交通應急演練,此次應急演練集結8支隊伍、4類應急力量,60余名參演人員與20余輛保障車輛,全面檢驗應急聯動處置機制,確保賽事交通運輸安全順暢、精準高效。
首次全領域多單位聯動 多場景演練保暢通
演練以賽事運輸中可能出現的突發狀況為模擬場景,涵蓋駕駛員突發疾病、車輛交通事故、道路嚴重堵塞、車輛突發冒煙等實戰情境,完整呈現人員疏散轉運、醫療救護、交通疏導、消防救援等全流程處置環節。
演練指令下達后,各單位迅速響應:廣州賽區交通服務中心即刻啟動應急預案,統籌協調處置工作;廣州公交集團緊急調集備用車輛和駕駛員趕赴現場接替任務;公安交管部門第一時間抵達現場疏導交通,保障通道暢通;醫療急救隊伍快速開展緊急救治,并將“病人”安全送往附近醫院;消防救援隊伍開展滅火救援等任務。各部門密切配合、協同作戰,在短時間內高效完成處置,保障車輛安全順利抵達目的地,演練達成預期目標,取得圓滿成功。
演練現場,“事發”車輛乘客迅速轉乘備用車輛。
消防員在演練現場處置“火情”。
據悉,此次演練為首次全領域、多單位協同參與的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交通應急演練,由廣州賽區交通運輸服務中心、廣州公交集團主辦,市交通運輸局、市公安局(交管支隊)、市消防救援支隊、市衛生健康委(市急救醫療指揮中心)協辦。
嚴把“三關”筑牢防線 強化賽事保障能力
作為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交通保障的核心力量,廣州賽區交通運輸服務中心和廣州公交集團承擔著運動員、技術官員、媒體、貴賓的交通出行保障工作,同時兼顧保障志愿者和有組織觀眾的交通出行情況。廣州如何筑牢交通安全防線?
廣州賽區交通中心應急信息處處長張新聞介紹,中心緊緊圍繞“安全順暢、精準高效”的總體目標,通過嚴把“三關”強化保障。
在“嚴把駕駛員準入關”方面,高標準遴選身心健康、技能過硬、作風優良的駕駛員參與保障。據悉,廣州公交集團內部已遴選出1200名駕駛員作為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的專職駕駛員。同時,通過開展駕駛員賽前健康體檢,建立體檢檔案;安排管理人員每日出車前問詢,進行健康狀態把關和安全提醒等把好人員安全關。
并且,嚴把車輛檢測關。據張新聞介紹,廣州賽區交通運輸服務中心采取“賽事專檢+日常閉環”模式嚴格要求車輛檢測情況。賽前,開展車輛制動系統、轉向系統、安全裝置等軟硬件安全檢測,出具檢測報告,建立“一車一檔”,達到車輛檢測覆蓋率100%、合格率100%。賽時,強化每日出廠檢、回廠檢,建立行車日志和排查臺賬,形成“檢測—使用—復檢”閉環管理,確保車輛技術狀態良好、安全可靠。
此外,嚴把運行監控關。張新聞說:“我們通過智慧交通調度系統,加上衛星定位系統,在整個賽事期間對每臺執行任務的車輛進行實時監控,另外也做好風險的報警管理。”
智慧交通系統發力 提升運行準點率
此外,在提升交通服務水平方面,廣州也提前準備、精心保障。
廣州賽區交通運輸服務中心持續優化交通保障,著力提升服務品質,不斷推動賽事交通服務保障水平邁上新臺階。
交通通道規劃上,按“一主一備”原則規劃213條、約1300公里賽事保障通道“大流線”,同步編制“一場三站”及賽事場館等交通組織流線方案以及重點涉賽場所交通保障“小流線”方案,確保關鍵場所通達。道路與標志優化方面,聚焦樞紐門戶、保障通道和比賽場館。截至目前,48個城市道路品質提升項目已完工,385塊涉賽交通標志完成優化,剩余標志牌9月底前完成。公共交通持續優化,優化比賽場館、商圈等區域公交線網,通過開設臨時公交專線、延長地鐵運營時間、加強出租車調度等措施完善換乘銜接。服務標準更精準,廣州賽區交通運輸服務中心明確十三類客戶群體保障服務標準,建立三級調度運行體系,并完成全自動無障礙踏板公交運力改造。智慧交通系統同步發力,通過接入700余臺保障車輛、200余條保障通道及路網數據等,實現智能調度、監控預警等功能,提升運行準點率與保障效率。
截至目前,已順利完成女子足球U16測試賽、攀巖測試賽、賽艇測試賽、水球測試賽、武術測試賽、女子足球U16提前賽、排球測試賽、乒乓球群眾賽等8項賽事的交通保障任務,累計發送2100余車次,服務各類客戶群體3.7萬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