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州選手“五谷豐登”
廣東隊選手在決賽中扣殺。
8月20日,十五運會群眾比賽毽球項目決賽在廣州應用科技學院(肇慶校區)體育館落幕,收官日共產生4枚網毽三人賽的金牌,廣東隊全部奪冠,加上此前的花毽團體接力賽和混雙項目,廣東毽球隊包攬了十五運會群眾比賽毽球項目的全部6枚金牌。參加十五運會群眾比賽毽球項目的7位廣州運動員和3位廣州教練員全部登頂,共斬獲5個項目的金牌。
廣州“毽兒”斬獲5項冠軍
8月20日,十五運會群眾比賽毽球項目展開4場網毽決賽,東道主廣東隊全面參戰,除了女子乙組三人賽的對手是山西隊之外,其他3個項目,包括男子、女子甲組三人賽和男子乙組三人賽,廣東隊的對手均是香港隊,充分彰顯了粵港兩地網毽的強大實力。最終廣東隊“六六大順”,橫掃十五運會毽球比賽的全部6枚金牌。
值得一提的是,參加十五運會群眾比賽毽球項目的7位廣州運動員和3位廣州教練員全部登頂,共斬獲5個項目的金牌,分別來自陳畑怡、黎文濤、謝維俊的花毽4×30秒混合團體接力計數賽,麥宇添的網毽混合雙人賽,伍慧丹的網毽女子甲組三人賽,梁志毅的網毽男子乙組三人賽,陳奕沛的網毽女子乙組三人賽,三位教練員分別是李應斌、龍明、張迪。
入選廣東毽球隊十五運會陣容的時候,陳奕沛就對金牌充滿著渴望。一方面,她覺得十五運會金牌的設計非常漂亮,她很想擁有。另一方面,因為廣東毽球人才濟濟、競爭激烈,身為世界冠軍的陳奕沛在十四運會的時候未能入選廣東隊陣容,最后是代表湖北隊參賽拿到了銀牌。十五運會,她從甲組來到了乙組(已滿30歲),終于可以代表廣東隊出戰全運會,她深感榮幸,終于有機會在家門口圓全運金牌夢。陳奕沛說:“備戰時間很長,比賽越打越緊張,對手又咬得很緊,自己給自己的奪冠壓力也不小,所以拿到金牌那一刻有解脫的感覺,在親友的見證下拿到全運會冠軍非常開心。”
陳奕沛目前是廣州番禺鐘村毓賢學校的一名體育老師,回想當年,她說自己是零基礎入門,然后慢慢愛上毽球,通過網毽,她不僅收獲了健康的身體,還學會了堅持,認識了很多新的朋友,去了很多不同的地方比賽,如今,她又在教學生踢毽子,看到了自己小時候的模樣,他們學校在毽球方面也逐漸有了成績,陳奕沛覺得挺有成就感,希望自己的這枚全運會金牌能夠進一步激勵自己的學生。
伍慧丹是廣州松田職業學院的一名學生,練毽球已經十多年了,她在廣州番禺化龍東沙小學和化龍中學就讀時分別師從毽球世界冠軍夫妻檔胡健平和張迪。伍慧丹坦言自己的毽球之路可謂順風順水,這項運動不僅讓她收獲健康的身體,還站到全運會的舞臺上,她說:“我非常感謝我的教練和隊友,還有家人的支持,希望未來能像我的教練那樣,成為一名體育老師,教學生踢毽球。”
奪得男子乙組三人賽冠軍的高浩光目前是廣州應用科技學院的一名老師,他已經連續兩屆全運會問鼎,十四運會時也曾為廣州拿到金牌,他更是廣州毽王爭霸賽多年的“單踢王”。十五運會毽球比賽在廣州應用科技學院(肇慶校區)舉行,高浩光說:“這次真的是本土作戰,比上屆奪冠興奮得多,因為不僅家人都來看我比賽,我的學生也來為我加油,這讓我在比賽中更加自信,很開心能在他們面前展示個人的毽球造詣。”
廣州見證廣東毽球威水史
毽球在十四運會首次成為全運會比賽項目,連續兩屆全運會均設置6個小項的比拼,4年前,廣東毽球隊獲得5金1銀(廣州運動員獲得3金1銀),今年,廣東隊包攬6金(廣州運動員獲得5金),足見廣東毽球的實力水平。我們就以廣州為例,來說說廣東毽球的威水史。
踢毽子是歷史悠久的民族傳統體育運動,簡單易學、老少咸宜、有益身心、趣味性濃,是深受老百姓喜愛的全民健身項目,毽球運動在廣州的普及程度高、群眾基礎好。廣州還是網毽的發源地,是全國第一個承辦世界毽球錦標賽的城市、全國首個“全國毽球之鄉”、全國首個“全國毽球示范城市”,并擁有全國首個“全國毽球運動示范社區”。廣州市毽球運動協會是全國最早成立的毽球運動協會,常年舉辦各類各級的毽球比賽,還擁有“毽王爭霸賽”等特色品牌,廣州的毽球運動員在世界、亞洲和全國等比賽中斬獲冠軍無數。目前,廣州有幾百支高水平的網毽及花毽隊伍,據不完全統計,廣州每天堅持參加毽球運動的有上萬人,參與踢毽子的市民則超過100萬人。
參加十五運會毽球比賽的廣東隊中,大部分的運動員都是體育老師,廣州總共10位的運動員和教練員中有6人是老師,其中張迪、黎文濤、麥宇添、陳奕沛目前都是番禺區中小學的體育老師,而番禺正是目前廣州市依托毽球項目深化體教融合最卓有成效的地區,這些老師的努力,正源源不斷地為廣東毽球輸送人才。
廣東毽球隊教練周劍豪也是廣州應用科技學院的毽球隊教練。他介紹,廣東毽球之所以強,跟毽球越來越普及有關,很重要的一點,是很多大中小學開展了毽球項目,很多優秀的毽球運動員進入學校當體育老師,從小培養學生踢毽球,不斷擴大毽球群體,現在毽球的比賽也越來越多,讓運動員有更多展現自我的平臺。廣東省毽球運動協會和一些地市的毽球運動協會都會定期組織世界冠軍、教練員等深入校園,展示和推廣毽球運動,激發學生對毽球興趣,例如去年底在廣州市第三中學就舉辦了“喜迎十五運”粵港澳青少年體育交流活動,當時他和麥宇添、陳奕沛等6位世界冠軍對三地的學生開展了毽球技術指導。
首次參加全運會 香港毽球隊獲3銀1銅
8月20日,十五運會群眾比賽毽球項目決賽收官,繼柯鈞鎬/閻諾日前在網毽混合雙人比賽中奪得季軍,為香港毽球斬獲隊史首枚全運會獎牌后,今天香港毽球隊再收獲3枚銀牌,分別來自網毽男子、女子甲組三人賽,網毽男子乙組三人賽。
香港毽球隊教練吳耀強表示,隊伍非常遺憾地與上屆全運會擦肩,但首次參加全運會的比賽就是粵港澳三地聯合主辦的十五運會,這對香港毽球隊而言也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香港隊也是東道主之一,而且能夠收獲4枚獎牌,非常開心,是運動員辛苦集訓兩個月的成果,充分展現了香港毽球的水平。
吳耀強更表示,粵港澳三地毽球人非常“老友”。香港毽球40年發展史,一直與廣東和澳門兩地有密切的交流,如穗港杯毽球賽已經有30多年的歷史,為兩地的毽球發燒友打造了體育文化交流平臺,廣東毽球水平一直很高,這對香港毽球發展也是有力的促進,暑假時,香港經常都會派出運動員到大灣區的內地城市跟內地的運動員一起訓練。
廣東毽球兩屆全運會冠軍高浩光透露,近年來有不少大灣區毽球比賽,廣東隊跟香港隊、澳門隊經常有交流對抗賽,香港隊的水平提升很快。廣東毽球隊教練周劍豪多年前就曾執教香港隊,幫助香港毽球隊在亞錦賽上取得突破,他說參加十五運會毽球比賽的香港運動員中也有幾位是自己當年的學生,近年來,中國香港毽球得到更多的投入,運動員不時會去越南、歐洲等地訓練,向世界高手學習,進步很快,全運會是最高水平的競技舞臺,大家都希望通過這個平臺能讓毽球項目發展得更好。
國際毽球聯合會主席、中國香港足毽總會會長余國賢對香港毽球隊首次參加全運會就獲得3銀1銅感到非常開心。十五運會由粵港澳三地聯合主辦,他對賽事給予高度評價,認為賽事舉辦得非常圓滿,參賽選手水平很高。近年來,香港毽球的發展更加國際化,希望未來可以舉辦世錦賽、亞錦賽等賽事,能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的一個窗口,向外搭建橋梁,吸引更多世界的目光。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