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毽球,廣東破紀錄奪冠!
8月17日,在廣州應用科技學院(肇慶校區)體育館舉行的十五運會群眾比賽毽球項目決賽決出首枚金牌,廣東毽球隊的陳畑怡、劉葉婷、黎文濤、謝維俊奪得花毽4×30秒混合團體接力計數賽的冠軍,并以161次的成績刷新了全國紀錄,其中陳畑怡、黎文濤、謝維俊均為廣州籍運動員。毽球于十四運會首次成為全運會比賽項目,花毽是十五運會毽球比賽新增小項,廣東隊因此也贏得了全運會歷史上的首枚花毽金牌。
花毽4×30秒混合團體接力計數賽要求每支隊伍派出男女各兩名選手,各自在30秒內負責完成盤踢、繃踢、磕踢、跳踢這四種踢法中的一種,并完成接力,綜合考驗團隊的速度、技巧與配合。在8月17日的花毽決賽場上,廣東隊派出了由陳畑怡(女)、劉葉婷(女)、黎文濤(男)、謝維俊(男)組成的“金牌組合”,為備戰十五運會,他們4人過去一年多來都是“鐵四角”,多次在全國比賽中奪冠。最終,他們順利以161次的成績打破全國紀錄奪冠。

陳畑怡、劉葉婷、黎文濤、謝維俊合影。
賽后,四位隊員表示,其實他們本次比賽的目標不僅是奪冠,更是要打破紀錄、取得新突破。事實上,最后一個多月的集訓,他們每天訓練近6個小時,為了取得實戰效果,網毽的隊員還經常在他們旁邊起哄、制造雜音,為的就是鍛煉他們的專注度。最終,他們在訓練中創造的最高紀錄是178次,基本上穩定在165次左右,8月17日的決賽中雖然有點小失誤,但完成比賽后,四位隊員均振臂高呼,無疑是勝券在握。

廣東毽球隊在比賽中
黎文濤:帶動更多學生參與毽球運動
黎文濤是四位隊員中的“大哥”,他是廣州番禺化龍第二小學的體育老師,練習花毽已經20多年了,之前奪得過29個全國冠軍和4個世界冠軍。這枚全運會金牌是他個人第30個全國冠軍。
花毽成為十五運會比賽項目,黎文濤得以在家門口第一次參加全運會,感到非常幸運。這枚金牌對他來說意義非凡。
黎文濤說,花毽能夠成為全運會項目,必然促進各省推動項目發展和人才儲備,進一步提高毽球的群眾參與度與技術水平。同時,學校正是傳承毽球項目的沃土,踢毽子既能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又能增強學生身體素質,特別是冬天,學生們課余在操場踢圍毽,既可以活動取暖,又能鍛煉腿腳與眼部等。“這枚金牌會讓我更有動力去激勵學生參與毽球運動,更好地將這項有2000多年歷史的中華民族傳統體育運動項目傳承下去。”
謝維俊:渴望在家人面前有好表現
江蘇隊8月17日向廣東隊發起了有力的沖擊,這也是雙方在近10年來第一次正面交鋒。但謝維俊在賽后表示:“金牌是意料之中的,作為東道主,我們還是感受到一點壓力的,因為特別渴望在家人面前有好的表現,今天很多親戚朋友都來看我比賽,我是第一次參加全運會,這也是花毽項目在全運會歷史上的首金,所以特別興奮,我只想說‘廣東隊必勝’!”
劉葉婷:希望吸引更多人關注毽球
隊員劉葉婷是一位“毽球網紅”,她一直致力于通過網絡直播等方式推廣花毽運動,經常會用生活用品作為展示花毽腳法的載體,通過踢手機、踢豆腐、踢雞蛋等熱點引發大眾對花毽的關注與興趣,讓大家覺得中國人踢毽子都在用功夫。劉葉婷說:“毽球是一項全身運動,受場地限制少、老少咸宜,對全民健康很有裨益。希望我們這次全運會奪冠能吸引更多人關注毽球,希望大家都喜歡踢毽子,參與、推廣并傳承毽球運動,讓它在世界各地遍地開花。”
李應斌:在5個小項中繼續沖金
廣東毽球隊教練李應斌表示,拿下這枚首金為隊伍打響頭炮、增強信心,期待在后面的比賽中再接再厲。四位隊員的訓練非常辛苦,付出很多,在決賽中的表現非常流暢和完美。接下來,廣東毽球隊還將在余下的5個網毽小項中繼續沖金。十四運會時,廣東毽球隊在全部6個小項中奪得了5金1銀,被譽為中國毽球“夢之隊”。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