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專題 > 綠美廣州 數說生態

        繪“百千萬”實景 促城與鄉共富

        • 聽全文
        • 2024-05-10
        • 來源:廣州日報
        • 分享到
        • -

        廣州堅定自覺將“百千萬工程”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頭號工程 奮力走在全省最前列

          山水之間,詩意棲居,這里是增城區派潭鎮上九陂村。“在我們村里散步,可能隨便遇到一個路人就是一位民宿老板。”村黨總支部書記潘振輝介紹。

          反向飛地,飛入廣州,這里是對口幫扶協作地企業的“前線據點”。“電商部門在廣州海珠,生產部門在清遠清新,將廣清優勢發揮到最大化。”清新企業廣東浪美新材料負責人郭森浪說。

          田間地頭,不止農業,這里是讓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的田園綜合體。“不是簡單的一產‘接二連三’,而是讓農民變股民,把資源變資本,將田園變景區。”越秀集團鄉村振興辦公室負責人解讀。

          從繁華都市,到阡陌鄉村,7434平方公里的廣州,以其廣袤,亦以其城鄉空間的交織碰撞,因此對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有著獨特的“樣本”意義。當前,廣州正以頭號力度推動“頭號工程”,以“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以下簡稱為“百千萬工程”)作為“二次創業”再出發的“破題之鑰”。廣州的特色實踐有哪些?如何將“施工圖”轉化為“實景畫”? 記者通過四個“小切口”觀察這個“大工程”。

          “產”與“產”的融合

          翻開廣州地圖,一座城鄉交織、山水相依、江海互融的超大城市躍于眼前,11個區、177個鎮(街)、2822個行政村(社區)散落成點、交織成網,每個節點都蘊藏著無限的增長動能。如何撬動這三個不同層次,讓它們走出特色發展之路?

          從縱向看,廣州的打法是“強區促鎮帶村”,突出抓好區域經濟發展、鎮街功能提升、鄉村全面振興、城鄉融合發展;從橫向看,則是堅持“一區一策”“一鎮(街)一方案”,讓各區街走好宜工則工、宜農則農、宜商則商、宜游則游的發展之路。

          去年,廣州推動“百千萬工程”實現良好開局,從化、增城區和7鎮57村入選全省首批典型縣鎮村名單,全市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縮小至2.09,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呈現新氣象、新變化,為全市經濟總量邁上3萬億元臺階提供了有力支撐。

          成績單不僅要看數據,還要看實感。產業旺起來,村民富起來,鄉村振興才有效果。如何補齊鄉村經濟“短板”,讓更多群眾從“百千萬工程”中獲益?產業融合是關鍵。

          廣州市委常委會在部署推進“百千萬工程”時提出,要加快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持續推進農業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打造都市現代農業全產業鏈,大力發展鄉村民宿、休閑觀光等優勢特色產業,推動“穗字種業”振興、海洋牧場建設,推動鄉村特色文化產業集聚化、規模化發展等。

          將原來分散的廢棄荒地變成萬畝良田,在破舊的瓦房、雜亂的街道上建起嶺南特色的民宿小院、舊墟風情街,外出務工的年輕人回到家鄉,從農民到股民,共享鄉村經濟發展紅利……這里是廣州從化區,全國唯一以縣域為單位開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的試點。

          通過對農用地進行流轉,實現集中連片、化零為整,大地的生命力被喚醒。一同被“喚醒”的還有農村的閑置資源和奔富勁頭。

          位于從化區鰲頭鎮的越秀風行國家級田園綜合體,正依托種植和養殖優勢產業,構建起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的“農文旅學休閑目的地”。在龍潭舊墟風情街,人們能一站式體驗“食、住、行、學、游、購、娛”;在華南地區規模最大的養殖場華美牧場,享受以奶牛為主題的親子互動、研學教育、住宿度假歡樂時光。

        龍潭鎮街景

          這個綜合體項目,通過由越秀集團等國企與地方政府合作“栽苗”,吸引民營企業投資“育苗”,塑造起鄉村振興的自我“造血”能力。“百年村落、千頭奶牛、萬畝良田”已從資源稟賦生長成當地獨特的“百千萬”IP。

        航拍龍潭鎮美景

          越秀集團鄉村振興辦公室負責人認為,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不是簡單的一產“接二連三”,關鍵在于完善利益聯結機制,讓農民合理地分享全產業鏈的增值收益。綜合體“國企+民企+強村公司+合作社+農戶+手藝人”的富民興村機制,成功推動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

          城與鄉的橋梁

          在產業融合的道路上,不僅有“自上而下”的力量,也有“自下而上”的動力。

          “‘新農人’沒有農閑。”90后“農三代”鄧迪方告訴記者。這段日子她都奔走在開發、推廣“玫瑰柑”藥用食用產品的路上。2015年,她從美國留學返鄉,與父母考察了云南、廣西、天津等地農業發展后,最終選定柑橘,并獨創“玫瑰柑”品牌。從種植“玫瑰柑”的一產,開發“廣州人的陳皮”二產,到打造休閑旅游地“UMIZZ柑橘星球”的三產,鄧迪方將一個柑橘玩出了百種花樣。

        UMIZZ柑橘工場

          “從全國范圍看,廣東農業相對走精品路線,擁有產業融合的天然優勢。但一家農業公司要成功推動三產融合,需要各方助力。從藥效科學驗證到深加工產品研發,再到銷售渠道對接,都是新問題。”她向記者坦言眼前的困難,也分享了她的初衷——當產業規模進一步擴大,如何保障農戶的利益?怎樣減少天氣變化、價格波動等風險,為他們兜底?“我的底氣就是深加工和銷售渠道,這也是讓大家愿意一起發展的底氣。”

          扎根在農村,鄧迪方見過不少農戶因為賣不好就換品種,或者用便宜但劣質的農藥化肥,甚至拋荒的例子。“很多農戶只顧及眼前的收益,農企也需要將大部分資金投在土地上,缺乏充裕的產業融合資源。助力一產向二產、三產延伸,‘百千萬工程’是最好的機遇。”

          什么是“新農人”?既要懂“農”,也要會“新”。在鄧迪方看來,她的使命是成為城市與鄉村的橋梁,“我住在農村,但最近天天都往城里跑,在不斷鏈接城市資源的過程中,改變著我的家鄉。”

          生于農村、長于農村,考上大學、拓寬眼界后回到農村,越來越多年輕人架起城市與鄉村的橋梁,把農村農業視作人生的舞臺,而不是沒有選擇的退路。

          會開拖拉機、插秧,能飛無人機播種灑藥,還懂品牌營銷、政府政策……90后全國人大代表、廣州增城星級農機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理事長沈燕芬就是這樣一位打破人們認知的“新農人”。別看她體形嬌小,駕駛起100匹馬力的拖拉機可是毫不含糊。通過她和她的團隊,農戶們接觸到了先進適用的裝備、技術、品種,搭上了現代農業發展的快車道;城里人在直播中買到了從產地直達家門的增城絲苗米,在餐桌上感受一片金穗稻香。“在田間奔跑的這些年里,我看到了廣闊農村大有可為,現代農業更是年輕人的舞臺。”她說。

          綠與美的交響

          城市與鄉村,從二元結構到融合一體化發展,關鍵讓兩地要素流動起來、循環起來。鄉村旅游,正是這樣一道“門”:門內是繁華,是都市,是喧囂和繁忙的日常生活;門外是山水,是田野,是阡陌縱橫的淡淡鄉愁。

          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盡管雨水連連,卻難熄游客熱情。據統計,假日期間廣州接待市民游客近1104萬人次,其中,鄉村旅游占了近“半壁江山”,接待游客超過528萬人次,同比增長8.8%,占總量的47.8%。

          “這個假期,森林海溫泉度假酒店入住率高達80%,前三天入住率更是超99%。”位于增城區派潭鎮的森林海旅游度假區負責人對記者直言,數據打破了自己原來持有的“謹慎樂觀”態度。

        森林海旅游度假區

          “盡管受天氣影響,‘逃離城市’的鄉村旅游依然是人們的剛需。一方面,酒店充分用好山水林田湖景致,通過‘吃、住、景’為住客帶來鄉村體驗;更重要的方面,派潭鎮近年大力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村晚’等活動連連‘出圈’,讓更多人向往這里的山水生活,將網絡‘流量’變為度假區客源‘增量’。”他說。

          如何在綠水青山間,闖出一條通向金山銀山的致富路?“我們堅持生態立鎮、旅游興鎮、城鄉融合的發展道路。”派潭鎮副鎮長梁偉勝告訴記者。

          錨定打造“廣東烏鎮”這一目標,派潭鎮正依托白水寨風景名勝區文旅品牌,發揮財政“四兩撥千斤”的杠桿作用,引導社會資本投入,推動各片區特色化、差異化發展現代農業、民宿酒店、森林康養等產業集群。2023年,全鎮接待游客約600萬人次,旅游收入超20億元。

          賞春花美景、徒步踏青的“Country Walk”,與轉角遇風景、享美食的“City Walk”,共同構筑起“廣州游”的獨特魅力。得益于發達的交通網絡,游客可以在兩者間無縫切換,一日看盡花城美。當前,廣州正建設現代化都市旅游示范樣板,著力打造新興現代化都市開放式景區,讓新型城鎮化與鄉村振興比翼齊飛。

          山與海的奔赴

          去年12月底,海珠區一下子迎來了三片“反向飛地”——與大埔縣、豐順縣、清新區三地分別打造的“大埔(海珠)科創中心”“豐順(海珠)科創發展中心”“清新-海珠產業投資促進中心”掛牌落戶,標志著海珠區和對口幫扶協作地共建的首批“反向飛地”項目正式落地。

          反向飛地,是“飛地經濟”的一種,但與傳統飛地相反,它是欠發達地區到發達地區設立的“飛地”。對口幫扶協作地區在海珠區設立“反向飛地”可以擺脫傳統地域空間限制,在廣州市中心城區打開一扇窗口,引入粵港澳大灣區優勢市場、技術、資金等資源。

          廣東浪美新材料是清新區一家高成長性企業,此前想拓展電商業務,卻很難招到合適的專業人才。根據共建“反向飛地”方案,海珠支持清新通過租賃辦公樓宇、購地置業、設置園中園、建設孵化器等模式,在海珠區打造一處“前線據點”。廣東浪美新材料也因此可以把電商部門設在海珠區,甚至撬動該區科創優勢,在技術攻關和科研轉化這一塊開展更多合作。據悉,入駐的企業不但可同等享受海珠區內企業獎補政策,海珠區還將視企業稅收等情況按照一定的比例返還給被幫扶地政府用于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等。

          贈人玫瑰,手留余香。廣州產業也從幫扶協作中有所收獲。

          前年12月,廣東禧鳳服裝有限公司(簡稱“禧鳳”)從廣州海珠遷入廣清紡織服裝產業有序轉移園,是第一家遷入的紡織企業。“搬來半年多便完成擴產,廠房面積增加到4000平方米,以前在海珠的廠房面積不到1000平方米。”工作人員介紹,企業已走出一條“廣州設計、清遠生產”的新道路。

          握緊手足,奔赴山海,廣州攜手梅州、湛江、清遠三市及肇慶5縣(市)主動融入“百千萬工程”一盤棋,深化產業、就業、人才、科技、民生等領域幫扶協作,繪就出一條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橫向對口幫扶方面,去年,廣梅產業園完成規上工業總產值69.42億元,同比增長11.43%;廣清經濟特別合作區廣清產業園、廣佛(佛岡)產業園、廣德(英德)產業園正式掛牌,完成規上工業總產值243.9億元,同比增長24.27%,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績單。借鑒橫向對口幫扶這一形式,廣州推動市內縱向幫扶,出臺“支持北部山區高質量發展22條”和市域內結對互促縱向幫扶推進區域聯動發展工作方案,在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中,展現更多廣州擔當、作出廣州貢獻。

          今年是“大干十二年、再造新廣州”的開局之年,也是實施“百千萬工程”的加力提速之年,廣州將繼續向“頭號工程”投入“頭號力度”, 在高質量發展之路上走在前列、當好示范。


        相關附件
        相關新聞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關注 · 廣州政府網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福利| 亚洲国产V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有乱码在线观看| 亚洲黄色免费观看| 亚洲第一AAAAA片| 日本红怡院亚洲红怡院最新| 亚洲精品二区国产综合野狼|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已方| 亚洲乱亚洲乱少妇无码| 精品国产日韩亚洲一区| 亚洲自偷自偷图片|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毛片| 亚洲午夜未满十八勿入网站2| 亚洲无线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片| 亚洲第一成年男人的天堂| 亚洲日本va午夜中文字幕一区| 91天堂素人精品系列全集亚洲| 亚洲色图黄色小说| 亚洲电影唐人社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 亚洲av一本岛在线播放| 亚洲一卡2卡三卡4卡无卡下载 | 日本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婷婷五月综合狠狠爱| 亚洲国产成人高清在线观看| 精品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人妖女同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欧美综合四区| 亚洲精品色婷婷在线影院|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天堂| 亚洲国产美女精品久久久久| 亚洲一本到无码av中文字幕| 在线a亚洲v天堂网2018| 亚洲午夜福利AV一区二区无码| 色婷婷亚洲十月十月色天| 亚洲AV无码久久久久网站蜜桃 | 亚洲成AV人片在|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