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米埗村,一直是從化的“人氣擔當”。
過去,這里是人來人往的糧食交易碼頭,村名“米埗”二字也由此得來,歷史記載米埗曾是從化乃至整個廣州地區商旅往來的中心之一,是水運交通的重要樞紐。
現在,這里是名聲在外的民宿村,一望無垠的金黃稻田、鱗次櫛比的精致民居、泡著溫泉看青山綠水的獨特體驗,讓游客慕名而來。
隨著鄉村民宿的賽道越發擁擠,是“一房難求”、還是“一客難求”,成為發展民宿經濟的必然考驗,米埗村也拼創意、拼環境、拼文化,力爭“長紅”。
“宿”造新賣點
看稻田、泡溫泉,這是稻喜灣溫泉民宿的必體驗項目。去年,該民宿被廣州評定為“紅棉三星民宿”,是該考評體系中的最高榮譽。
如今的米埗村,儼然是一個民宿村。目前,該村已建成米社、風鈴渡等6家高端民宿,盤活利用48戶村民的216間閑置房,近200間房間的高端民宿產業集群。
羅馬不是一日建成的。成為民宿村前,米埗村也面臨發展出路的困境,當時鄉村民宿正在全國悄然興起,該村決定盤活“沉睡”的閑置房屋資源,開拓“民宿經濟”的新賽道,成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關鍵點是2018年,“米社·莫上隱”作為該村的首家民宿開門迎客,同年第四屆全國民宿大會暨國際民宿(從化)發展大會在從化舉辦,讓米埗村以鄉村民宿為賣點成為初代“網紅村”。米埗村還于2019年被國家發改委遴選為全國鄉村旅游發展典型案例之一,并陸續榮獲“廣東農房風貌提升名村”“廣東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等榮譽稱號。
民宿能在米埗村成功落地并形成規模效應,得益于該村形成了“公司+農民合作社+村民”的鄉村民宿產業發展模式。
米埗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禤浩平介紹,該村在全省率先成立了第一家以民宿為主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并由合作社負責統一流轉村民閑置房屋、山地、稻田等資源資產,轉租給企業改造后開辦民宿,統一打造高端民宿產業集群,形成與從都國際會議中心協同增效、相得益彰的錯位發展格局。
全村上下多年持續運營,讓米埗村成為體驗廣州鄉村民宿的熱門選擇。
“卷”出新鮮感
米埗村憑民宿崛起,得益于當時人無我有的優勢。但如今,形勢早已發生變化,民宿產業已經“卷”出新高度,以鄉村民宿為賣點的村也不在少數。
作為“老牌”民宿村,如何讓游客來了又來、“長紅”下去?
“從2018年到現在,我們一直在增加新的配套項目,讓游客每次來都有新鮮感。”稻喜灣溫泉民宿負責人馮志威介紹,比如備受游客歡迎的溫泉項目,就是2020年推出的產品。此外,米埗村早在2019年就推出稻田小火車,引領風潮。如今這一模式已經被廣州不少鄉村借鑒學習,成為“村”游的必備項目。
從初期單獨以住民宿為賣點,到稻田小火車、泡溫泉,再到推出的萌寵、研學等,正是一直在拼創意,米埗村才吸引著游客來了又來,留下的時間也越來越久,從住一晚變成住幾天。
“要‘長紅’,下一步要做文化、做服務。”馮志威表示,他們也不斷學習浙江民宿的成功經驗,一方面挖掘米埗村的歷史文化,另一方面也正聯系上海戲劇學院等長三角的優質資源,探索打造稻田音樂節等形式吸引游客。
下一次來米埗村,還有新驚喜。
記者手記
“網紅”容易“長紅”難
盡管“民宿熱”依舊,但是民宿經濟的產業紅利,顯然正在褪去。越來越多的鄉村在民宿領域發力,曾經能彎道超車的快速道逐漸擁擠。
不得不面對的挑戰還有:隨著新一代“網紅村”的出現,老一代的“網紅村”能否吸引回頭客成為關鍵。即便是一房難求的網紅村,在游客嘗鮮后,也將面臨一客難求的困境,只有不斷推陳出新,形成人無我有、人有我有的拳頭產品,才能讓游客還有再來的理由。
近年來,米埗村一直持續創新,從住宿逐步擴展到游玩,隨著與周邊鄉村的聯動發展,初步形成了區域品牌。但隨著競爭日趨激烈化,廣州市場本身也越來越“卷”,如何“長紅”是該村長久面臨的挑戰,也是一直創新發展下去的動力。
對話百村
如何玩轉“民宿+”?
民宿產業激活了米埗村的各類資源,如何玩轉“民宿+”推進米埗村更全面的發展?
對此,米埗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禤浩平表示,該村采取了多種舉措育產業促發展,包括:完成了中草藥基地食用玫瑰的種植,建成了米埗集市;推動米埗村集體商店開業,以“米”為特色,打造米埗農家米特殊色品牌;全力保障從都峰會、電音節活動開展,擦亮米埗名片,吸引中外游客到米埗游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