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生態警務”守護綠水青山
鳥語花香、岸清水綠、山間蔥郁是廣州作為“綠美花城”的一張靚麗名片,是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生動注腳。
近年來,廣州市公安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生態環境部門和相關職能部門的大力支持下,以綠美廣東、綠美廣州生態建設工作為主線,以落實中央及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為抓手,大力推行主動警務、預防警務、精準警務,全面構建生態警務保護新格局,筑牢生態環境保護刑事防線,有力推進全市生態文明建設,為建設“天更藍、水更綠、空氣更清新”的美麗中國城市樣板貢獻力量。
打擊環境類刑事犯罪戰果連續3年全省第一
多維度打造專業化走前列的環境犯罪偵查隊伍。市公安局黨委高度重視環境犯罪偵查隊伍建設,抽調精干警力充實專業警種,食品藥品與環境犯罪偵查支隊從成立時的30余人壯大到目前的100多人,市區兩級專業警力達到300余人。同時,在全國首創廣州市食品藥品與環境法庭科學實驗室,聘請6名行業專業院士、專家教授參與,積極破解涉水環境保護等食藥環偵檢驗鑒定難題。
全方位提升環境犯罪打擊成效。結合上級專項行動部署,市公安局深入開展“昆侖”專項行動,對打擊環境犯罪提出明確方向和任務,全力壓實全市各級公安機關在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中的責任。2021年至2023年間,全市公安機關打擊環境類刑事犯罪戰果始終保持全省排名第一,破獲污染環境、非法采礦、非法占用農用地、危害瀕危野生動物等一系列重大案件,先后涌現一批獲評“廣東省生態環境保護先進集體”“全面推行河湖長制工作先進工作者(水利部)”等榮譽集體和個人。
持續打擊亂鳴喇叭、“飆車”炸街
公安部門聚焦主責主業,精準打擊生態環境違法犯罪。
依法嚴打非法轉移傾倒處置固體廢物違法犯罪。2021年以來,針對非法轉移傾倒處置固體廢物活動頻發的問題,市公安局加強違法犯罪態勢研判,開展危險廢物安全處置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和“無廢城市”建設等專項行動,深挖廢物處理行業潛規則,累計立案偵辦相關刑事案件28宗,破案28宗,刑事拘留52人,逮捕29人。經過3年多的高壓打擊,廣州市此類犯罪態勢得到有效遏制,相關案件發案數量已呈現逐年減少的態勢。其中,2022年市公安局偵獲“颶風287號”特大非法傾倒填埋重金屬危險廢物污染環境案,清理涉案地塊污染物總量達9400余噸,掌握涉案危險廢物源頭企業5家,推動現場生態修復逾2500萬元,有力保障土地資源可持續發展。
全面壓減社會噪聲污染違法犯罪行為。針對交通運輸噪聲問題,開展全市道路交通秩序大整治行動,持續對亂鳴喇叭、“飆車”炸街等違法行為保持高壓嚴管態勢。2021年以來,累計查處涉嫌飆車非法改裝違法行為近1.7萬宗,查處亂鳴喇叭違法行為4.35萬宗,查處并督促整改涉嫌加改裝尾喉問題車輛437輛。
全力打擊各類破壞自然資源犯罪
公安部門全力打擊各類破壞自然資源犯罪。嚴厲打擊非法采礦、非法占用農用地、水環境污染等破壞生態環境違法犯罪,切實守護藍天、碧水、白云。在打擊水污染違法犯罪方面,通過連續偵辦電鍍、水磨等五金加工企業污染環境案件,極大抑制了白云區、花都區散亂污企業對水體造成重金屬污染情況,并通過辦理刑事案件形成宣傳效應,以打促防,促使同類企業進入正規的環保企業園或者升級改造為無重金屬污染技術。
深化打擊涉林涉野等侵害生態資源違法犯罪。圍繞綠美廣東生態建設要求,始終保持對涉林地林木、涉野生動物等違法犯罪的高壓態勢。其中,2023年打掉2個盤踞在候鳥棲息地以非法狩獵為樂的犯罪團伙,查獲散彈槍1支,制式氣步槍8支,彈弓槍5支,鉛彈130枚,散彈31發,彈珠5000余顆,以及氣槍零部件和弓弩等工具一批,對非法狩獵犯罪行為形成強大震懾。
嚴格落實打擊非法洗砂洗泥違法犯罪活動。市公安局積極對接市河長辦等行政主管部門,暢通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渠道,推進完善泡洗海砂監管執法機制,壓實全市瀕海瀕河重點轄區、重點水域的屬地責任,為行政執法機構巡查提供公安保障。2021年以來,共參與市級聯合巡查21次,累計出動船舶60艘次,有力震懾不法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