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廣州加快建立現代化生態環境監測體系,不斷健全天空地海一體化監測網絡建設,加速監測技術數智化轉型,高標準保證監測數據“真、準、全、快、新”,為廣州打造美麗中國城市樣板提供堅強支撐。
截至目前,全市52個空氣質量發布點、29個水質自動站穩定運行,去年獲取數據超400萬個。持續完善全市生態環境感知“一張網”,深化大氣環境預警防控網絡建設,穩定運行13個組分站,持續開展O3及前體物和PM2.5成分在線監測;建成5個高精度溫室氣體自動監測站,開展碳濃度和通量監測,逐步掌握區域溫室氣體時空分布及碳源匯特征;持續開展PM2.5源解析工作;推進流溪河“三水統籌”網絡建設,新增1座浮船式水質自動監測站;建成運行20個聲功能區噪聲自動監測站,實現聲紋識別溯源全覆蓋;積極推進第一批國家生態質量綜合監測站廣東廣州城市站建設;完成13個國家生態質量樣地鳥類生物多樣性調查和40個點位生態遙感野外核查,完成46個點位水生態監測;去年組織完成全市道路抽檢和停放地抽檢車輛3萬余輛次,遙感監測機動車約1000萬輛次,累計檢查機動車檢驗機構約1000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