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4日,第二屆鐘南山青年科技創新獎發布儀式暨“科技之光青年講堂·走進粵港澳大灣區”主題活動在廣州市南沙區香港科技大學(廣州)舉行,第二屆鐘南山青年科技創新獎評選結果正式揭曉,馬瑜婷、王艷、閆利明、杜鵬、何蓉蓉、邵振華、竺淑佳、林贊育、潘安、魏嘉這10位來自全國各地的醫學和生命科學領域青年科技工作者獲此殊榮。
第二屆鐘南山青年科技創新獎獲得者竺淑佳、閆利明、林贊育,以“人民”為關鍵詞,講述了在各自研究領域加強基礎研究和科技創新的故事。
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表示,相比第一屆獲獎者,第二屆鐘南山青年科技獎獲得者取得了新的進步,首先這屆青年科技獎獲得者開始懂得“做研究要有一個為解決臨床現實問題的目標”,這符合當前的發展方向。其次,獲獎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所做的研究工作有效結合了國家當前發展現實需要。
活動期間,中青科協正式發布了“科技之光青年講堂”項目。該項目是共青團實施青年科技人才支持行動的重點項目,將依托全國青聯、中青科協等組織體系,聯合創業園區、科創企業等力量,聚焦國際熱點議題、國家重大戰略、經濟社會需要、前沿研究成果,以每月一次的頻率開展,持續加強與所在區域高校、科研院所的互動交流,建立共享開放機制,推動跨學校、跨區域、跨層次的常態化協同交流。
活動還組建了“科技之光青年宣講團”,首批成員自7月起將陸續赴廣東、天津、湖北、江蘇、山東等6個省市的20余所醫學類高校做巡回宣講。
首場“科技之光青年講堂·走進粵港澳大灣區”主題活動在香港科技大學(廣州)舉辦。
“年輕人要有使命感”
活動現場,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聚焦“創新”話題,給大家上了一場“大師課”。
“現階段,我們青年的科學素質培養其核心就是‘創新’。”鐘南山在講述中表示,發明和發現被運用到實踐中,能夠解決問題、產生效益,這是“創新”,開拓、尊重事實、執著追求、協作,這些是“創新”所包含的素質。
鐘南山鼓勵大家要從“要我做”的工作中培養出“興趣”,再把“興趣”發展成“熱愛”,實現從“要我做”到“我要做”的轉變,并在“我要做”的“追求”中實現“創新”。鐘南山表示,在當前的國際形勢下,提高科學素質的動力不僅是好奇心(興趣),更重要的是使命感,“我們的年輕人要有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