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8日,南沙區舉辦境外職業資格認可清單政策發布會,發布《關于印發廣州市南沙區境外職業資格認可清單的通知》(以下簡稱《清單》),加快構建人才高地。
《清單》涉及先進制造、生物醫藥、數字經濟、生產性服務業、生活性服務業、海洋運輸等6大重點產業,包含146項境外職業資格證書。“《清單》及配套文件不僅解決了我們境外專業人才的職業資格問題,我們還可和本地市民一樣享受同等服務,破解境外人才來到南沙工作生活遇到的住房、醫療、讀書等難題”。廣州市南沙區慶盛新鴻基地產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黎祥掀表示。
涵蓋6大重點產業
在《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發布一周年之際,南沙招才引智再出新招。記者從發布會獲悉,《清單》緊緊圍繞《南沙方案》所涉及的先進制造、生物醫藥、數字經濟、生產性服務業、生活性服務業、海洋運輸等6大重點產業人才需求,貼近南沙“十四五”規劃綱要、打造“芯晨大海”萬億產業集群及粵港澳大灣區涉外法律服務集聚區、財稅專業服務集聚區的規劃要求,對接重點高校、企業、科研機構國際化人才需求,納入產業急需緊缺且含金量高的準入類與水平評價類境外職業資格。
《清單》共篩選出146項境外職業資格證書,其中港澳臺地區證書84項,外國證書62項;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篩選出13項含金量高、需求度廣的資格證書納入《南沙區高精尖缺境外職業資格清單》。“我們對照了《南沙方案》給南沙提出的定位和產業發展方向,本次《清單》提及的證書涵蓋了南沙‘芯晨大海’主導產業,將更好匯聚境內外專業人才到南沙。”廣州市南沙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陳國紅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今天的南沙有獨特的戰略優勢、良好的投資環境、蓬勃的發展勢頭,正處在前所未有的戰略機遇期,干事創業的發展黃金期。”南沙開發區(自貿區南沙片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江效民表示,南沙將進一步為境外專業人士來南沙發展創造更便利條件,全力將南沙建設成為“灣區之心、開放門戶、未來之城”。
持證人員最高“100萬元人才獎勵”
《清單》印發后,與南沙區人才扶持政策緊密銜接,相關人才可直接享受南沙的人才政策。據介紹,《清單》和“1+3+N”人才政策體系、“國際化人才特區九條”措施緊密連接,給予持證人員的便利支持事項多達11條,涵蓋了人才引進、評價、激勵、使用等各個關鍵環節。其中,“境外工作經歷視同境內工作經歷”認可清單持證人員的境外從業經歷、學術成果、專業技術貢獻和技術學術職務;人才引進落戶、安居保障,來華工作許可、簽證辦理綠色通道,用匯、中小客車增量指標等便利保障措施將境外專業人才納入地方人才保障服務體系,讓人才進得來、留得住,在南沙安居樂業。
“我們也將根據人才類別,給予人才真金白銀、實實在在的激勵,持證人員最高‘100萬元人才獎勵’。獲評南沙區高層次人才的,給予最高1000萬元人才獎勵。”陳國紅表示,希望通過完整的人才政策吸引更多境外人才來到南沙。
此外,在創新性納入境外技能類資格證書方面,《清單》結合南沙區先進制造產業領域對汽車、焊接、涂裝、電機等技能人才的需求,創新性地加入了境外高技能人才職業資格,如美國“注冊焊接師”、德國“機動車機械電子技師”、中國香港注冊汽車維修技工等資格證書,將為南沙創造、南沙制造提供更加全面的人才支撐。
《清單》還將建立動態調整機制,通過跟蹤清單內境外職業資格的發證情況、會員水平,尤其是在南沙區從業能力等情況,對不符合要求的境外職業資格及時予以退出;同時建立新增項目引進通道,將更多國際通用、急需緊缺的境外職業資格納入清單,廣泛集聚和培養重點領域緊缺專業人才。“我們邀請了專業的機構來幫助我們開展工作,計劃一年動態調整一次。”陳國紅介紹說。
人才點贊:職業資格全球互認推動國際人才流動
“《清單》及配套文件不僅解決了我們境外專業人才的職業資格問題,我們還可和本地市民一樣享受同等服務,破解境外人才來到南沙工作生活遇到的住房、醫療、讀書等難題”。6月28日,廣州市南沙區慶盛新鴻基地產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黎祥掀分享道,他差不多有接近30年的專業工作經驗,上個月剛剛獲評高級工程師,在南沙發展將獲得更多機會。以往如果持證人員要來到內地執業或需重新考取專業資格。“現在通過境外資格認可這個項目,我過去在香港的許多經驗就可以直接帶到南沙來,助力南沙高質量發展。”
澳門工程師學會會長胡祖杰同樣表示,《清單》的發布不僅是對澳門資深工程師的認可,更是對澳門專業人才參與大灣區建設的極大鼓舞,“同時南沙也出臺了一系列配套人才文件,我們感覺很舒心和安心。”
澳洲會計師公會華南區委員黃寅分享說:“我們非常樂于見到澳洲注冊會計師資質被列入最新公布的《廣州市南沙區境外職業資格認可清單》,這將極大地鼓舞公會在全球100個國家和地區超過172000名的持證會員來到南沙提供高質量專業服務。”
“南沙區境外職業資格認可清單政策的發布為眾多境外創新創業團隊打開了一扇全新的大門,打破了地域和文化的障礙,實現了職業資格的全球互認,進一步推動了國際人才流動和創新資源的優化配置。”港科大霍英東研究院創新與市場辦公室主任盧志強表示,粵港澳(國際)青年創新工場作為面向粵港澳大灣區青年的科技創新創業的核心平臺和國際人才匯集之地,對南沙區境外職業資格認可清單政策的發布充滿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