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發布,標志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進入全面展開、全面深化的新階段。而去年印發的《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下稱《南沙方案》),更賦予南沙重大發展使命:打造成為立足灣區、協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戰略性平臺。為了加快粵港澳大灣區戰略合作、青年創業就業、交流融合的步伐,南沙區重點打造創享灣青創基地。
創享灣青創基地地處南沙蕉門河中心城區,總用地面積4.38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13萬平方米,是集青創交流、規則銜接、專業服務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服務平臺。目前已引進6個港澳青創基地,入駐廣州市南沙區港澳青年五樂服務中心;共引入青創企業(項目)超250個,其中港澳臺青創企業占比超50%,企業涵蓋科技研發、文化藝術、教育培訓、商務服務等領域,吸引了超過150名港澳青年來南沙創業就業。
打通粵港澳融合發展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廣州南沙粵港合作咨詢委員會服務中心在創享灣落戶。據工作人員介紹,咨委會在全國政協梁振英副主席大力推動下于2021年成立,邀請39名香港和內地知名專家人士擔任委員,共設立14個專項工作組,成為深化粵港合作的“思想庫”、“參謀部”和“超級聯系人”。目前,中心已進駐香港“一國兩制”研究中心、香港中華總商會等30家香港工商業協會,率先在內地形成香港工商業協會集聚效應。參照法定機構成立的廣州南沙港澳合作促進中心也已入駐,為南沙港澳機構企業提供全周期、全鏈條的高效服務。
成立兩年多來,廣州南沙粵港合作咨詢委員會和各位委員先行先試,推出政府對企業(G2B)、政府對社會(G2S)的南沙實踐,為打通粵港澳融合發展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作出有效探索。咨委會展現出務實高效的硬作風,14個專項工作組實質性運作,推動了港式國際化社區、民心港人子弟學校、大灣區航運聯合交易中心等一大批項目落地落實。
據工作人員介紹,委員會更像是創新型的交流合作機制平臺不單單的是給粵港提供咨詢決策和建議,作為超級聯系人,它通常是在香港及國際的平臺上面不斷的給我們南沙去做一個宣傳和推薦,所以是這種鏈接型、參謀型。南沙方案出臺以來,委員會服務中心所做的一些工作,都是貫徹落實南沙方案的各個方面、領域的內容,以及一些信息的互聯互通,以及像規則的落地和銜接。比如像民心港人子弟學校的落地,它其實也是促進了一個人文的交流和交往。
打造輻射粵港澳大灣區、面向世界的一流法律服務高地
南沙區委、區政府通過優化提升粵港澳大灣區暨“一帶一路”法律服務集聚區綜合能級,高標準建設廣州中央法務區南沙國際片區,打造輻射粵港澳大灣區,面向世界的一流法律服務高地,服務保障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
在創享灣的粵港澳大灣區暨“一帶一路”法律服務集聚區,致力建設立足灣區、協同港澳、面向世界的涉外法律服務平臺,全面打造規則銜接機制對接高地,持續深化粵港澳司法規則銜接機制實踐探索,建立完善3(內地、香港、澳門)+N(其他國家地區)仲裁庭審模式疊加互聯網仲裁,提升域外法查明服務能級,推動完善“和諧南沙”多元糾紛解決機制。
作為集聚區引入的首批法律服務機構之一,廣州市匯智藍天國際法律與商事服務中心暨“一帶一路”域外法查明(廣州)中心(簡稱“匯智藍天”)是廣州市法學會指導設立的廣州市首家域外法查明機構。據負責人介紹,匯智藍天是以平臺化提供跨境專家智庫、域內外法律查明、多元化糾紛解決的非營利性綜合創新型法律服務機構,具備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和辦公能力,可提供查明的法律已覆蓋中國港澳臺地區和英美等發達國家、“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和地區以及太平洋島國等80多個國家和180多個地區。
“一帶一路”域外法查明(廣州)中心副主任林啟迪表示,《南沙方案》要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和打造與國際規則來進行機制對接,實際上就是在域外法律層面上的一個適用,所以它的適用范圍不僅僅是企業、個人,還包括國際規則、國際交流層面上更廣泛的需求。目前來說呢,我們自成立以來,我們收集到的查明數量涉及的國家和地區已經有20多個,其中占比最多的當然是粵港澳地區,其中的60%是來自于港澳地區,在這60%中,又有80%是來自香港。
位于創享灣的另一家律師事務所機構——金橋司徒鄺(南沙)聯營律師事務所,是廣州市第一家粵港澳三方聯營律師事務所,成立于2020年1月,于2021年5月正式入駐集聚區,由廣東金橋百信律師事務所、香港司徒維新律師行有限法律責任合伙、澳門鄺玉球律師事務所共同出資、共同管理運營,總部設在廣州南沙,分別在廣州天河、香港和澳門設立合作辦公室,突出跨境優勢,為粵港澳大灣區企業提供跨境法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