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4日,廣州市教育局、市大灣區辦指導和越秀區教育局主辦的主題為“粵港澳同心筑夢,大灣區攜手毓秀”港澳子弟班工作成果展示會在培正中學、朝天小學舉行。會上提到,越秀區將積極爭取把港澳子弟班辦學向高中和學前階段兩頭延伸,完善學段銜接,暢通港澳籍學生在區內完成十五年一體化教育的升學通道,為港澳居民在越秀區內工作生活學習營造更為便利的環境條件。
全國首創:廣州開設公辦性質港澳子弟班
2019年,《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出臺,提出“在廣東建設港澳子弟學校或設立港澳兒童班并提供寄宿服務”等要求。同年4月,越秀區主動先行先試,選取兩所區屬百年名校——廣州市培正中學和越秀區朝天小學,在全國首創設立公辦性質的港澳子弟班,讓港澳子弟在越秀區內享受了多元化且有質量的義務教育,有效解決了在廣州就業創業港澳人士的后顧之憂。四年后,越秀區為廣州市乃至廣東省深化港澳子弟班建設、推進灣區教育融合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和一批生動案例。
未來發展:港澳子弟可在越秀區內完成 十五年一體化教育
越秀區教育局黨組成員、主任督學陳翹在會上介紹了越秀對開設港澳子弟班的思考、實踐和展望。他表示,作為教育等公共服務總體滿意度連續七次位居全省各區(縣)第一的中心城區,越秀主動先行先試設立港澳子弟班,是落實中央要求、契合灣區所向、迎合民生所需和發揮越秀所長的創新之舉。四年來的探索實踐,充分發揮了教育在人才培養、文化傳承和社會服務中的支撐作用,協同打造了越秀作為宜居宜業宜游優質生活圈的高地,進一步擦亮了“學在越秀”的品牌,也把兩所開設港澳子弟班的學校,打造成為灣區基礎教育合作交流展示的新窗口。
陳翹透露,下一步,越秀區將積極爭取把港澳子弟班辦學向高中和學前階段兩頭延伸,完善學段銜接,暢通港澳籍學生在區內完成十五年一體化教育的升學通道,為港澳居民在越秀區內工作生活學習營造更為便利的環境條件。
升學利好:培正中學正申辦高中港澳子弟班
會上,廣州市培正中學校長張志紅和越秀區朝天小學校長孔虹,分別匯報了兩校富有特色和成效的港澳子弟班辦學經驗。在嚴格執行國家課程計劃的基礎上,兩校著力構建并各自形成了初中和小學階段的港澳子弟班校本特色課程體系。兩校立足百年悠久歷史,傳承嶺南廣府文脈,注重“愛國教育+日常管理”,以精彩紛呈的學生活動,將家國認同、民族自豪和文化自信的種子,從小播種在三地青少年心中,進一步筑牢了“愛國者育人”的根基。
培正中學校長張志紅表示,該校已向越秀區教育局和廣州市教育局申辦港澳子弟班,以滿足港澳子弟在培正中學就讀高中的需求:“我們的港澳子弟學生在培正中學生活了三年,其實他們非常愿意繼續在這里讀書。我們希望能夠成功申辦高中港澳子弟班,以滿足港澳子弟學生和家長的需求。”
朝天小學港澳子弟班家長朱小姐在廣州創業,她直言,朝天小學港澳子弟班為其解決了孩子讀書的后顧之憂,安心在廣州打拼:“孩子來朝天小學讀書兩年,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識又增長了不少,現在我們是受惠于大灣區政策,來廣州創業,他將來也可能留在灣區發展,入讀港澳班對于融入內地生活很有幫助。”
跨學科中醫藥課程
助力港澳子弟講好中國故事
當天下午,朝天小學四個港澳子弟班師生以國家課程-校本課程-姊妹學校研討課程為內容,展示了豐富的校園學習生活和朝天的課程成果。其中包括四年級數學文化課《數配營養餐》、三年級道德與法治的《四通八達的交通》、二年級“岐黃薪火”主題研學之《志在健康·春分養生》、一年級校史主題研學《大榕樹篇章》和香港姊妹校共研課題《中華非遺傳統文化》開題報告會。
普通話和粵語的多語言教學,讓港澳學生更好地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
二年級“岐黃薪火”主題研學之《志在健康·春分養生》
四年級數學文化課《數配營養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