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7日,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創業大賽總決賽成功舉辦。在這場匯聚海內外超7000個優質項目的創業盛宴上,廣州項目表現亮眼,共有24個項目進入決賽,占全國晉級項目總數的16%。大賽共設10個特等獎,其中廣州榮獲3個,并斬獲金獎3個、銀獎4個、銅獎5個、優秀獎9個,覆蓋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生物醫藥、食品科技、現代服務、文化創意等多個領域,展現出廣州作為國家中心城市在大灣區創新生態中的強勁動能。
廣州創業沃土育新苗,參賽項目表現亮眼
“我們的項目能走到決賽,離不開廣州市人社部門的‘創業孵化加速包’。”某獲獎項目負責人表示,團隊曾參加黃埔區創業比賽并獲獎,得到了一定的資金支持,“更重要的是,人社部門搭建的‘創業導師庫’,為我們對接了行業專家和投資人,幫我們梳理商業模式,少走了很多彎路”。
“這次大灣區創業大賽復賽前,廣州市人社部門組織的路演打磨會,幫助我們理清了技術優勢與市場需求的結合點,讓我們的展示更貼合評審視角,在決賽中也發揮出重要作用。”一位特等獎參賽創業者說到。
人社部門精準施策,構建“創業友好型”城市生態
“大賽不僅是展示舞臺,更是資源對接的樞紐。”廣州市人社部門相關負責人強調,“我們通過大賽平臺,已推動超過80個參賽項目與本地產業園區、投融資機構達成深度合作意向,真正實現了‘以賽引才、以賽促產’。”
“我們不只是來比賽,更是來尋找落地的機會。”一位參賽創業者表示,廣州的政策支持“真金白銀”,讓他們對未來充滿信心。
為支持創業者成長,廣州市人社部門近年來打出一套“政策+服務+資源”的組合拳,構建起覆蓋創業全周期的支持網絡。
在資金支持方面,廣州持續優化創業擔保貸款政策,個人貸款額度最高達50萬元,小微企業貸款額度最高達500萬元,且給予3年全額貼息。今年1月至8月,廣州市累計發放創業擔保貸款超3.7億元,扶持創業236人,帶動就業1100人。
在孵化服務上,廣州已建成創新創業孵化基地135個,場地總面積262.01萬平方米,能容納1.05萬戶創業主體,這些基地不僅提供免費或低價的場地,還配套法律、財務、技術等“一站式”服務。
打造大灣區創新創業高地,廣州持續發力
“目標是讓每一個有潛力的創業種子,都能在廣州這片沃土上找到陽光雨露。”廣州市人社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廣州將以賽為媒、以創為橋,推動更多優質項目從賽場走向市場。
大賽落幕,但創業熱潮仍在延續。下一步廣州市人社部門將繼續深化“政策+平臺+賽事+服務”的四輪驅動模式,深化創業支持政策,力爭2025年新增港澳特色基地10個,舉辦6場“穗創未來”服務活動,為大灣區建設注入源源不斷的創新活力。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