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白云區有這樣一個地方,它從六年前的村級工業園一躍成為設計大咖、總部大樓云集的創新高地。它就是廣州設計之都。開園兩年來,該園區已有37棟大樓封頂,建成78萬平方米優質產業載體,園區年產值也從改造前的5000萬元增長至2023年的650億元,增長約1300倍。2024年上半年,園區產值已超350億元。目前,廣州設計之都正在努力推動廣州申報“世界設計之都”稱號,并助推白云乃至廣州的現代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
村級工業園蝶變為白云新晉頂流
7月5日,“新時代白云十景”發布會在廣州設計之都舉行,廣州設計之都因坐擁設計殿堂、紅點藝術廣場等特色建筑群成為“新時代白云十景”之一,晉升為白云城市封面。
以黃邊地鐵站為點,廣云路為軸,由北向南行走,筆者發現,路左側坐落著時光匯、國際設計大廈、紅點藝術廣場、設計殿堂、大師工作室等特色建筑群,路右側則是思城未來城市總部、白云投資大廈、中交四航白云大廈等現代化大樓。
時間回溯到六年前,這里還是一個小、散、亂的村級工業園,低端業態聚集,年產值不足5000萬元,年稅收不足百萬元。白云區堅持“政府主導、計劃引領、規劃先行、產業導入”工作原則,綜合施策,通過采取“村級工業園改造+土地收儲+歷史留用地指標落地”相結合的方式,對該地塊進行更新改造,堅持全球視野、國際標準、一流品質,以高端產業引入為先導構建精品價值園區。
時下的廣州設計之都,國際設計大廈、頂級藝術酒店、時尚展示中心等高質量硬件功能一應俱全,設計殿堂、紅點藝術廣場等建筑作為空間地標,已成為閃亮城市名片和展示窗口。地下空間互聯互通,軌道交通四通八達,人才服務、金融支持、創新孵化、數字政務等高品質軟件環境持續優化,廣州設計之都已成為各類設計創意企業匯聚和發展的沃土。
今年2月份,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廣東省自然資源廳印發關于公布2023年度村鎮工業集聚區升級改造示范項目名單,廣州設計之都項目成為廣州市唯一上榜的項目,社會各界對廣州設計之都的關注度再度提升。
設計大咖、總部企業加速集聚
廣州設計之都一直重在引進建筑設計、工業設計、時尚設計、數字設計、創意設計、景觀環境設計等產業及上下游企業集群,匠心打造功能復合、產業集聚、創新集成、配套完善的精品價值園區,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最大的設計產業集群。
開園兩年來,該園區已有37棟大樓封頂,建成78萬平方米優質產業載體。園區年產值也從改造前的5000萬元增長至2023年的650億元,增長約1300倍,2024年僅上半年,園區產值就超350億元。建筑設計大師何鏡堂、時尚設計大師計文波、工業設計大師柳冠中、風景園林設計大師俞孔堅、廣東院士聯合會也紛紛入駐大師工作室。
與此同時,廣州設計之都一期國有地塊還引進了中交四航局、省交研院、香港思城控股(香港梁黃顧建筑設計院)、歐派設計、廣聯達、阿道夫、四開花園、洪興等多家行業龍頭企業建設總部大廈和研發中心。在他們的帶領下,有超300家上下游優質企業入駐。二期正建設住建部的新城建產業與應用示范基地領建園區,南部地塊引進中建科技開發建設,北部地塊引進南科智能大廈項目、歐派創新設計大廈(二期)項目、白云建設大廈項目。
伴隨著一個個重大項目建成運營,設計大咖、總部企業加速集聚,廣州設計之都的品牌影響力在日趨擴大。
助力廣州申請“世界設計之都”
開園以來,廣州設計之都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了業界甚至世界的目光,廣州超級草莓音樂節、“越來越好”國際設計大賽全球推介會等重要活動在這里舉辦,由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何鏡堂在內的多位業內專家共同組建的建筑模型博物館學術委員會也在廣州設計之都成立。
如今,廣州設計之都不僅是廣州市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重點發展平臺、廣州市村級工業園高質量發展試點園區、廣東省工業設計重點發展平臺、國家住建部“新城建”產業與應用示范基地領建園區,還是廣州市國際化街區建設試點。
鶴龍街道辦事處主任、廣州設計之都國際化街區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葉穎表示,在此之前,該街在廣州設計之都顯著位置,打造景觀綠化廣場和水景、大型主題形象IP、戶外裸眼3D大屏,打造“設理廳”“設立方”“設研院”“設商營”“設展廊”“設薈場”六大設字品牌陣地,將重要設計文化與園區景觀、建筑融為一體,彰顯設計特色,弘揚設計文化。接下來,該街持續推進“大環境”提升工作,以精益求精的繡花功夫和工匠精神,全力打造廣州設計之都國際化街區。該街還將凝聚各方合力,高標準推動“九個一”(即一會、一策、一堂、一研、一聯、一獎、一周、一展、一事)工程建設,積極打響廣州設計之都品牌,助力廣州申請“世界設計之都”,讓世界看見中國設計。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