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世界粵商大會開幕當天下午,五場專題會分別圍繞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粵商助力“百千萬工程”、國際合作與全球市場拓展、青年粵商創新與傳承、金融助力高質量發展等主題展開,粵商云集、大咖齊聚,共謀創新之路,共享美好未來。
選擇廣州就是選擇與時代機遇同行
智能網聯與新能源汽車產業在廣州規模已超5000億元,全國每10臺汽車就有1臺廣州造;6500余家生物醫藥企業在廣州深耕,誕生了國產藥首個百億級單品和全球首個腫瘤雙免雙抗新藥……在粵商大會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專題會上,廣州、深圳等市相關負責人依次登臺,全面展示了各自區域的產業活力、營商環境和投資前景。
據介紹,廣州經濟總量已突破3萬億元,形成6個千億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和7個千億級服務業,社消零總額、進出口總值雙雙突破萬億元,市場主體超過400萬戶,多項指標位居全國前列。
“2025年,廣州共有24家企業入選全球獨角獸榜,12家企業躋身全國顛覆性技術創新之星榜單,占比近全國三分之一,充分展現了這座城市的創新活力。” 廣州市相關負責人表示,廣州正全力打造智車之城、醫藥強市、顯示之都等五大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產業高地。“在廣州,任何一個面向未來的產業,都能找到最頂尖的同行者、最豐富的應用場景和最完善的產業生態。選擇廣州,就是選擇了與時代機遇同行。”
粵商凝結全球智慧助力“百千萬工程”
近代以來,粵商為中國近代工商業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改革開放以來,新粵商憑借特殊的地域和政策優勢,加上自身的聰明才智,迅速成為全國經濟的領跑者,引領著廣東乃至全國的產業變革。在推進“百千萬工程”的工作中,廣東聚焦破解城鄉發展不平衡難題,通過統籌縣域經濟、鄉鎮聯城帶村和美鄉村建設,推動鄉村振興與生態保護深度融合,同時也為參與“百千萬工程”的廣大民營企業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
專題會上發出誠摯邀請,希望各位粵商朋友能夠積極投身到“百千萬工程”和對口幫扶西藏林芝的事業中來,在粵東西北和林芝等地區的熱土上投資興業,發揮企業資金、技術、管理和市場優勢,共同打造產業發展新高地,共同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共同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廣東將一如既往地為大家提供優質的服務和良好的營商環境,讓大家投資放心、發展安心、生活舒心。
粵商以文化融合破局全球市場
全球格局深刻變革,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加速演進,傳統的國際化路徑面臨挑戰與重構。在此背景下,粵商如何為國際合作與全球市場拓展注入新動能?
在國際合作與全球市場拓展專題會上,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副校長、教授申明浩以《全球市場變化與灣區生態出海》為題進行分享。他認為,未來“出海”轉型方向是工程承包向基礎設施建設、運營一體化經營轉型;單兵作戰向抱團生態出海轉型,工業園整體價值鏈出海;傳統零售、貿易業向互聯網、電商等貿易新業態轉型;雇員培訓向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合作培養人才轉型。同時,他也特別提到,在出海過程中,粵商要注意適應不同國家和地區之間的文化差異。
無獨有偶,全聯農業產業商會會長、廣東恒興集團董事長陳丹在分享中也強調:國際化不是簡單的復制粘貼。三十多年來,恒興專注于育種育苗、飼料、動保、養殖、水產食品加工、智慧漁業等業務,水產食品出口美國、加拿大、日本、英國等國家和地區。他以水產品出口為例說明,出海產品也要尊重和融合當地文化,針對不同的地區改良食物風味。“從產品進出口,到海外投資建廠,再到方案、技術、標準的輸出,一路走來,我們深刻體會到,對于‘走出去’企業來說,更重要的是要‘走進去’。”
青年粵商注入數字生態新內涵
粵商精神的傳承與發展,既是一場接力賽,又是一次創新性的升華。新一代青年粵商不僅繼承了父輩“敢為人先、務實進取”的企業家精神,更注入了數字化、全球化、生態化的新內涵。
在世界粵商大會“青年粵商創新與傳承”專題會上,廣東省總商會副會長、省青年企業家聯合會會長陳宏海表示,回望百年,粵商發展史始終與黨和國家奮斗史同頻共振,從近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開拓基因,到改革開放初期的敢闖敢試,再到新時代服務國家戰略的擔當,粵商精神的核心是“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的政治自覺,是“敢為人先、務實開放、誠信擔當”的價值追求。“這份精神由先輩在黨的領導下鑄就,如今接力棒交到我們手中,傳承不是‘守業’,而是要以黨的創新理論為指引,讓粵商精神與時代同頻、與國家同向。”陳宏海說。
創新是粵商精神的時代延伸,更是服務國家戰略的核心動能。廣東制造業中的“創二代”,本質是“新青年”:接過的是父輩企業與“聽黨話、跟黨走”的初心,帶來的是新思維與服務國家戰略的新擔當。“在此,我向青年粵商倡議:以團結協作凝聚合力,將個人智慧、企業力量融入黨和國家事業。讓我們抱團取暖、攜手共進,把群體優勢轉化為服務國家戰略、推動大灣區發展的集體力量。”陳宏海表示。
以金融之力精準滴灌,賦能民營經濟枝繁葉茂
在專題發言環節,廣東省委金融辦相關負責人以“金融賦能我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作專題報告,提出將持續完善金融政策體系,優化金融服務環境,提高金融服務質效,推動金融助力民營經濟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廣東省客家青年企業家聯合會會長、廣東東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總裁賴志光倡議廣大青年粵商要堅守主業、做強實業,勇于擁抱變革,將金融“活水”精準滴灌至創新前沿和關鍵領域,以青春力量“筑”強國之夢。
在投資推介環節,河源、惠州、汕尾、揭陽市相關負責人作推介發言,詳細介紹了四市的基本情況、產業發展方向、區位優勢、人才優勢、優惠政策等,期待廣大粵商在四地投資興業、布局產業、深耕發展,增進交流合作,實現互利共贏。
現場還舉行了合作簽約環節,廣東省工商聯與民生銀行廣東省分行、金融機構與廣東省工商聯商會、廣東省智能產業基金管理人與被投資企業等進行簽約,將金融服務優勢與企業需求緊密結合,為民營企業打通了更便捷的支持通道,為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堅實力量。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