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三屆職業技能大賽于9月19日—23日在河南鄭州舉行,全國35支代表團、約3420名選手同臺競技。廣州選手在本屆大賽中表現卓越,共收獲9枚金牌、3枚銀牌、5枚銅牌及39個優勝獎,金牌總數占全省比例超過六成,展現了強勁的實力。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有1金2銅9優勝獎來自代表交通運輸部、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出戰的選手。
一枚枚獎牌,折射出廣州“產業第一、制造業立市”的深厚底氣——從車間精益求精到實訓場日夜鏖戰,從傳統匠藝守正創新到智能制造換道超車,廣州正以競賽為抓手,激活人才發展的一池春水,全力服務“12218”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

服裝制版(國賽精選)項目選手余家欣在比賽中
參賽主力:6個世賽新增賽項中廣州承擔5個
本屆大賽分為世賽選拔項目和國賽精選項目兩大類。其中,世賽選拔項目共66項,作為第48屆世界技能大賽全國選拔賽,新增無人機系統、智慧安防技術、軟件測試、數字交互媒體設計、口腔修復工藝技術及零售6個賽項;國賽精選項目40個,覆蓋智能制造、高端裝備、數字技術、新能源等多個前沿領域,相關賽項占比超50%,包括盾構技術、智能汽車軟件開發、集成電路工程技術和農機智能化技術等。
在6個新增世賽項目中,廣州承擔了無人機系統、智慧安防技術、軟件測試、數字交互媒體設計、零售等5個賽項的競賽任務,成為廣東代表團的中堅力量。
第三屆國賽數字交互媒體設計項目裁判余毅能認為,數字交互媒體設計項目代表了產業發展的前沿趨勢。“產業和企業的支撐十分重要,相關企業給我們提供了很多支持,廣州科韻路的游戲技術一條街也是我們重要的產業落地場景。”余毅能介紹,因應產業發展趨勢和產業優勢,廣州技工院校早在2022年就開設了數字媒體技術應用專業,為產業培養更多人才。今年6月,第48屆世賽數字交互媒體設計國際交流賽在廣州舉辦,來自中國、亞美尼亞、尼日利亞、埃塞俄比亞、巴西等代表隊的選手、行業頂尖專家齊聚羊城,這也體現了廣州在該領域的國際影響力。
本屆大賽也吸引了更多產業工匠積極參與,技能競賽正從“精英舞臺”走向“大眾練兵場”。多家企業主動將賽事作為提升員工技能的“實戰培訓”,通過開展內部選拔,吸引近百名職工參與比拼。有企業負責人表示:“技術力就是生產力。本次國賽緊扣用戶需求與企業痛點,有助于我們完善人才培養戰略,提升人才專業水平。”
緊扣產業:與“12218”現代化產業體系同頻共振
全國技能大賽是優秀產業人才的“競技場”,更是服務產業建設的“助推器”。
本次國賽中,廣州在CAD機械設計、移動應用開發、制冷與空調、網絡系統管理、精細木工、機電一體化等傳統優勢賽項中繼續保持優勢;在軟件測試、數字交互媒體設計、服務機器人應用技術(國賽精選)等新賽項中更是取得不俗成績,充分展現出廣州在未來產業領域的發展潛力。

精細木工項目選手歐祖安在比賽中

制冷與空調項目選手葉展鵬在比賽中
在參賽備賽過程中,廣州緊扣產業發展需求安排日常訓練,讓比賽成為破解企業難題、激活產業發展新動能的“金鑰匙”,積極服務廣州“12218”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這次比賽的內容與日常工作高度重合,能夠將競賽所學應用于實際生產。”代表廣東參加工業機器人系統運維項目(國賽精選)比拼的廣州選手鄧安直言,通過參賽他了解到更多工業互聯網的技術,并應用到一線生產當中。
同樣,出戰智慧安防技術項目的選手林威認為,比賽中考核的編程、安裝等技能應用場景廣泛,不僅限于智慧安防,在工業信息化多個領域都能發揮作用。該賽項教練、廣州市技師學院人工智能產業系副主任張鵬然指出,本次比賽為智慧安防行業發展升級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聚焦未來:大力推進職業技能培訓鍛造“新工匠”
當前,廣州正堅定不移推進“產業第一、制造業立市”,加快構建“12218”現代化產業體系。廣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有關負責人指出,隨著產業變革的推進,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早已超越傳統意義上的普通操作工,轉而迫切需要一大批能夠讀懂復雜圖紙、精通數字化編程、熟練操控智能裝備、善于破解技術難題的“能工巧匠”,既具備扎實動手能力又擁有創新思維能力的“新工匠”。
為此,廣州在全省率先開展產教評核心生態區建設,出臺首個綜合性技能人才政策《關于加強新時代廣州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提出到2027年全市技能人才總量達460萬人以上,高技能人才達185萬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總量的40%的目標。對培育先進制造業技能人才、數字技能人才、“百千萬工程”農村實用人才、“一老一小”相關行業技能人才的培育,描繪了更清晰的藍圖。
接下來,廣州將更廣泛深入開展職業技能競賽,構建以世界技能大賽為引領、全國技能大賽為龍頭、全省技能大賽和行業技能競賽為主體、企業和院校技能比賽為基礎的技能競賽體系,打造“以賽促培、以賽促訓、以賽促建”技能人才培養模式,為建設“12218”現代化產業體系提供技能人才支撐。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