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技能盛事——第三屆全國技能大賽(以下簡稱“國賽”)將于9月19日至23日在河南鄭州舉行,廣東將派出116名選手參加106個項目的比賽。
作為優秀產業人才的“競技場”,本屆國賽明確要求各代表團國賽精選項目選手中企業職工人數比例不得低于50%,更多產業工匠將亮相這場全國技能盛事。正在緊張備賽的企業與產業工匠,如何看待競賽與生產之間的關系?賽事背后又蘊藏著廣東廣州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哪些“密碼”?近日,記者進行了實地走訪。
技術比拼緊扣產業需求
第三屆國賽106個比賽項目中,世賽選拔項目有66個;國賽精選項目有40個,重點增加了新業態、新職業、新技術等項目比重,智能制造、高端裝備、數字技術、新能源等賽項占比過半,引領性更強。
工業互聯網工程技術項目(國賽精選)便是其中一個應用新技術項目。該賽項對標工業互聯網工程技術人員職業標準,主要考察選手物聯設備安裝、工業網絡組網調試、工業數據采集、工業互聯網平臺集成與開發等技能。
“比賽考核的主要內容是在設備自動化基礎上實現數字化和智能化,核心內容是數據要素的全流程流通,比如如何將PLC的數據‘上云’。這個賽項主要考核的是新技術與傳統生產設備的技術融合。”樹根互聯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樹根互聯”)教育事業部資深產品經理鄭飛,將代表廣東省參加這個賽項的比拼。他希望通過參賽了解更多大企業數字化技術應用,為日后幫助更多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做積累。并將企業應用案例轉化為教學案例,助力職業院校培養更多符合產業快速發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工業互聯網工程技術項目的比賽內容十分切中企業需求。”樹根互聯教育事業部總經理陳立峰表示,樹根互聯在服務國內上千家中大型制造企業數字化轉型中發現,企業對數字化的技能人才、一線實施工程師和現場工程師的需求量越來越大,“目前我們和全國二十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院校都有合作,幫助他們培養數字化人才。”
競賽激發創新意識
廣東企業強化產業深度融合,培養契合行業發展的高技能人才,已成為推動傳統產業的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的中堅力量。
廣東省機械研究所有限公司(下稱“省機械所”)培訓講師、電氣工程師黃波參加了第三屆國賽智能制造工程技術項目(國賽精選)比賽。“此次比賽內容涵蓋數控加工、產線編程調試、機器人編程調試、云平臺數據采集等多個方面,我是機電一體化專業出身,數控編程和虛擬仿真對我來說較難。這正是‘以賽促學、以賽促教’的價值,將推動更多高技能人才涌現。”黃波認為。
作為廣東省產教評技能生態鏈首批鏈主單位,省機械所通過以賽促訓、崗課賽證融合機制,發揮省機械所鏈主企業優勢,成為技能人才的“孵化器”和產業升級的“加速器”,推動技能轉化與研發創新,進一步加深校企資源互通產教融合。省機械所黨總支書記、執行董事、總經理李英奇表示,“派技術人員參加本屆國賽,可以激發他對新技術、新工藝的探索欲望,激發人才的創新意識,有助于企業在智能制造領域不斷突破。”
人才用技能照亮前程
技能,不僅能推動產業數字化智能化發展,更能助力個人實現人生價值,“用技能照亮前程”。
廣州風神汽車有限公司高級維修電工鄧安,將代表廣東參加工業機器人系統運維項目(國賽精選)的比拼。2011年從廣東省機械技師學院畢業后,鄧安扎根汽車行業15年,從一名普通的初級維修電工,成長為高級維修電工。“國賽是我們的天花板,能跟各省市高手較量,機會難得。”鄧安說,比賽內容與日常工作高度契合,能夠將競賽所學應用于實際生產。通過這次參賽,他了解到更多工業互聯網的技術,“比如工業機器人電流參數監控,以前我們只能在每臺機器人的顯示器前看。現在運用工業互聯網技術可以把數百臺機器人的數據采集到一臺電腦前,還能制作趨勢圖,設定報警值進行監控。”
在廣州風神汽車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有數千臺工業機器人,其中焊裝產線的自動化水平已經接近100%,為此企業對相關運維人員的需求也顯著上升。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制造總部總部長、廣州風神汽車有限公司董事長楊耀輝認為,通過參加各項技能競賽“以賽促學”,有助于企業培養復合型技能人才。
“技術力就是生產力!”楊耀輝指出,公司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高技能人才培養體系,對基本技能、固有技能和高級技能循序漸進培養,同時通過對現場課題的解決,在實戰中迅速成長。“這一次國賽,真正從用戶需求和企業痛點出發,有助于完善企業的人才培養戰略,通過與全國頂尖選手的競技交流,提升技能人才隊伍整體素質。”
精湛技藝轉化為企業競爭力
經過系統化訓練的高技能人才走進產業,進一步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代表廣東參加第三屆國賽服裝制版項目(國賽精選)的余家欣,目前是廣州市白云區江高迪柯狐服飾商行員工。2023年從廣州市白云工商技師學院畢業后,余家欣留校任教,培養時尚造型設計“新生代”。今年她選擇進入企業。“現在企業的崗位比較分明,我參加比賽后,綜合能力水平提高一個檔次,從設計制版到成衣,我一個流程走下來,避免了一些之前跟制版師、工藝師對接出現的失誤。”余家欣說。
從事服裝行業近三十年,廣州市白云區江高迪柯狐服飾商行總經理余春保表示,公司2020年前以內銷為主,之后轉向東南亞出口,隨著服裝行業消費群體與需求變化,公司對于綜合性的高技能人才也十分渴求。余家欣有著豐富的競賽經驗,技能水平很高。加入公司半年時間,她便幫助企業拓展了新的業務線,引入定制化西裝業務,“她為公司帶來了很多創意和想法,并帶動其他員工技能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