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新藥械資本賦能伙伴計劃”啟動
由廣州市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發展辦公室指導,廣州日報報業集團(廣州日報社)、廣州市生物產業聯盟主辦的2025創新藥械投資發展大會暨“廣聚群鏈 灣區啟航”戰略性產業集群供需對接(廣州)專場于7月28日在廣東股權交易中心舉行。現場正式啟動“創新藥械資本賦能伙伴計劃”。
大會以“科融雙驅·創擎高質”為主題,旨在匯聚政、產、學、研、資各方力量,共探生物醫藥產業創新與資本融合的新路徑,為推動中國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廣州依托雄厚的生物醫藥產業基礎、科研院所及戰略平臺,正全力打造生物醫藥創新與產業的高地。科技創新與金融資本“雙輪驅動”將進一步激發原始創新活力,加速藥械成果轉化。
大會圓桌沙龍探討了資本賦能下的創新藥械生態構建。
“創新藥械資本賦能伙伴計劃”助力行業發展
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玉印在大會致辭時表示,生物醫藥與健康是廣州“12218”現代化產業體系明確重點打造的戰略性產業集群,今年組建了廣州市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發展辦公室,在系統開展生物醫藥全產業鏈審視的基礎上,進一步聚焦細胞基因、核藥、院內制劑、IVD等細分賽道加強規劃布局。目前已推出一批先行先試創新舉措,出臺了全省首個且唯一的生物醫藥研發用物品進口“白名單”制度;推動20家醫療機構獲批“港澳藥械通”資質;近期完成了廣州市創新藥械產品目錄(第二批)的征集,下一步將緊密開展專家評審,持續推動創新藥械入院使用。
廣州生物醫藥產業正在迎來發展新階段,本次大會的舉辦將助力廣州構建全球生物醫藥創新生態體系。現場,“創新藥械資本賦能伙伴計劃”正式啟動,該計劃將助力打通“早期研發—臨床轉化—市場開拓—媒體宣傳”全鏈條通道,通過設立專項風控模型、構建保障機制,打造傳播影響力,助力實現“資本敢投、企業敢闖”良性循環。
資本賦能創新藥械生態構建
大會圓桌沙龍探討了資本賦能下的創新藥械生態構建。“據我們觀察,近兩年除了研發獲批再進行進院銷售的經典模式,以MNC(跨國藥企)為合作對象的BD出海正在成為國內創新藥企業進行價值兌現的新渠道。”廣發證券投行委總監、投行醫療健康行業群組副總經理魏嫵菡表示,對于創新藥械企業,終極目標就是“A+H”兩地上市。現在允許在香港聯交所上市的粵港澳大灣區企業按照政策規定在深交所上市,這為大灣區企業實現先H后A提供了政策支持。“但無論A股港股的先后順序,都可以以兩地上市作為長遠的資本市場規劃,這是我們的框架性建議。”
廣州智造康醫療科技有限公司CEO宋文俊教授認為,大灣區應進一步推動跨境監管協同機制,建立醫療器械綠色通道和共享科研資源平臺;同時促進資金和市場一體化,支持企業出海需求,提供注冊、檢測、物流和稅務便利。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醫療企業,最終提升大灣區的國際吸引力。
“暨德康民團隊自主研發的‘γδ-T細胞注射液’是國內首款獲批進入Ⅰ期臨床試驗的γδ-T細胞治療藥物,我們對該療法在腫瘤免疫治療領域的轉化前景充滿信心。近期,公司在廣州市‘益企共贏計劃’扶持下獲得加速發展。期待廣州未來能為創新企業的臨床轉化和產業化提供更多保障。”廣東暨德康民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總監盧之伽這樣說。
廣州市生物產業聯盟秘書長李予強表示,廣州生物醫藥產業優勢明顯,行業企業遇到的實際問題,政府職能部門愿意逐一研究、討論,想辦法解決,這些都有利于醫產融合進一步發展。也希望未來多方努力,能一起把資本方面的短板補齊。對廣州藥企而言,本次大會是集中展示廣州前沿創新藥械成果的窗口,是精準對接全球資本與技術資源的橋梁,更是深度實踐“科技+金融”雙輪驅動模式的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