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展“賣向全球” 企業“邁向世界”
第137屆廣交會第三期線下展于5月1日開幕。從政策賦能到產業協同,廣州會展業正以創新為筆,書寫著從“千年商都”向“國際消費中心”躍遷的生動篇章。
在廣州市“12218”現代化產業體系中,會展業被列為8大現代服務業之一,與商貿、消費、文旅等產業深度融合,已經成為推動廣州城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能。以去年為例,廣州全市展覽面積達1186萬平方米,同比增長8.9%,參展參觀人次突破2313萬,增長30.7%……這一系列數據,不僅印證了廣州作為“國際會展之都”的實力,更折射出這座千年商都以會展為引擎,加速融入“12218”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深刻轉型。
第137屆廣交會在廣州琶洲舉辦,人形機器人向境外參展商揮手引圍觀。
會展+產業:從“賣全球”到“鏈全球”
廣州會展業的蓬勃發展,離不開與本地產業的深度融合。在“12218”現代化產業體系框架下,會展正成為連接各大產業的樞紐。
近日,廣州國際發制品博覽會暨2025美妝睫毛產業博覽會(以下簡稱“廣發會”)開幕。據統計,首日上午意向成交額突破5000萬元人民幣,展現出發制品行業強大的發展活力與市場潛力。
記者現場注意到,該屆廣發會涵蓋了發制品生產、銷售、原材料供應、品牌推廣、跨境物流等全產業鏈相關企業,吸引現場參會人數達3萬多人次,展館內還特別設立了消費品“以舊換新”專區,首創團購服務平臺,讓消費者享受國家補貼的同時,為企業開拓國內市場探索路徑提供借鑒,助力以消費升級帶動產業升級。
廣發會上的客似云來,見證了廣州作為發制品重要交易中心的產業底氣——廣州擁有龐大的跨境電商假發商家群體,每年交易額高達60億美元以上,正憑借完善的發制品產業生態和便捷的交通物流網絡,面向全球進行采購與銷售,是全球發制品產業的關鍵樞紐。此外,美博城、名商天地龍頭市場等成熟的線下交易市場也匯聚了近百家發制品商家,這些商家經營狀況良好,年營業額總和可達100億元人民幣。
廣州發制品產業和廣發會的互相成就,是廣州“產業引會展,會展促產業”的聯動縮影。作為華南地區最大的中外合作展覽企業,光亞法蘭克福先后打造廣州國際專業燈光、音響展覽會等專業展會,為全球買家提供“一站式”產業對接平臺,更帶領企業一同前往海外參展,幫助制造業企業更好“走出去”,推動展會實現從“賣全球”到“鏈全球”的躍遷。廣州光亞法蘭克福展覽有限公司總經理胡忠順表示,在廣交會的帶動下,廣州會展行業的頭部效應明顯,“對比傳統的單一展覽功能,我們更致力于在廣州打造領先商貿平臺,為參展企業及觀眾帶來各種工業自動化的先進科技和解決方案。”
會展+文旅:“人氣收集器”帶旺國潮
展會是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在同一時間和空間上的高度集聚,以動漫展、車展、婚博會等為代表的面向個人消費類的展會可謂是廣州會展的“人氣收集器”,也是推動居民消費升級、消費多元化的重要平臺。
廣州車展人頭涌動。
近期,第137屆廣交會火熱開展中,數十萬境外采購商紛紛從全球各地來到廣州奔赴“貿易之約”。廣州市也積極借力廣交會抓住這波“中國購”的“潑天流量”,吸引更多外國游客到穗“買買買”。在記者走訪過程中,柏麗NYC一家刺繡手袋店負責人介紹稱:“市場方會組織我們參展廣交會,也會組團廣交會客商逛市場,對我們幫助很大。”
廣州市商務局負責人介紹,近年來以動漫游戲、圖書教育等為代表的文化消費類展會增長迅猛、場面火爆。以動漫類的展會為例,主要呈現孵化快、增幅大、人氣旺的特點。據不完全統計,2024年全年共舉辦近60場面向個人觀眾的專業消費展,參展參觀人次同比增長33%。其中,動漫游戲類展會人次同比增長26%,尤其本土的兩屆螢火蟲動漫展面積同比增長超過20%,觀眾分別增長58%、223%。中國國際漫畫節和動漫游戲展則借助國漫市場逐步爆發式增長的契機,大量展示中華文化特色的原創漫畫和動畫,帶旺國潮消費。去年該展會展示和銷售動漫游戲相關衍生品1500余種,帶動消費額超2.2億元。
記者了解到,2025年廣州市商務部門還將繼續聯合文旅等相關部門進一步擴大展會溢出效應,借助廣交會等大型展會平臺開展促消費活動,指導動漫展、車展等消費類展會加強與文旅活動、體育賽事、商圈業態的同期互動,積極推動展會主辦方策劃創新活動,為客商提供全方位的消費體驗。
政策紅利為會展業注入強勁動能
廣州市政府對會展業的重視,體現在頂層設計與政策紅利的精準釋放上。2024年底,廣州市商務局印發《廣州市關于加快會展業發展的若干措施》(簡稱“會展業17條”),從展會規模、國際化、數字化等多個維度提供政策支持,為會展業注入強勁動能。廣州積極發展會展業的成效正逐步顯現。2024年,廣州全市重點場館舉辦展覽358場,展覽面積1186萬平方米、增長8.9%,參展參觀累計2313萬人次、增長30.7%,展覽面積和參展參觀人次創歷史新高。全市辦展總面積穩居全國第二位。
據廣州市商務局負責人介紹,廣州正在圍繞“12218”現代化產業體系實施“一產業一品牌”會展計劃,以專業會展服務于產業。市商務局將利用新發布的“會展業17條”措施,培育引進一批國際領先、引領市場的專業展會。
會展+汽車:多款新車亮相 提升車市消費熱力
“五一”假期,廣州汽車市場迎來消費熱潮。在琶洲的一個汽車展會上,現場人頭攢動,多款剛上市的新車首次亮相羊城,從豪華轎車到硬派越野,從新能源純電車型到高性能跑車……不同類型、不同風格的智能新車匯聚一堂,展示著最新汽車“黑科技”,吸引逾萬人次前來觀展和選購新車。
記者走訪琶洲車展和本地汽車門店獲悉,自“五一”促消費活動啟動以來,各汽車品牌接待的日均客流量明顯增多,近期廣州以舊換新購車政策疊加品牌推出的置換補貼、購車禮包等多重福利,成為點燃購車消費熱情的“主引擎”,全力釋放“五一”消費潛力。
“今年假期市民熱情很高,購車目標非常清晰,我們也拿出了最大誠意,現金直降、保養、裝潢等好禮不斷。”在琶洲的汽車展會上,一位廣汽傳祺展臺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在首日開展才3小時他就接待了27組客戶,兩天已開了9單,銷售效果遠超預期。記者看見,展臺中央立著一塊醒目的背景板,上面寫著廣汽“五一限時福利”“寵粉價”等字眼,并清晰列出了各款車型的最優惠價格和補貼情況。
一款“限時一口價”16.98萬元的傳祺向往S7吸引了市民賈先生的關注,他告訴記者,“假期的優惠力度太大了!我正打算換款新車,特意趁著假期過來‘抄底’。”消費者羅女士則現場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我們趁假期了解了一下置換政策,政府補貼加上廠家優惠、金融免息等,購車成本比去年低了15%左右,我們再了解一下配置和功能,就決定下單了。”
同樣火熱的看車、購車場景還出現在多個汽車線下門店里。白云區新市的一個汽車市場內,多個品牌展廳在假期人頭攢動,“廠家政策支持”“一口價”“直降×萬”“總經理推薦特價車”等宣傳字眼很是吸引人。據工作人員介紹,自“五一”以來,消費者購車咨詢量顯著提升,“現在大家購車都很精明,選擇也很成熟,大概有三分之二是換購或增購的客戶,只有兩三成是首次購車者。”
市場活力背后,是政策、技術與需求的深度協同。記者留意到,今年以來我國新能源汽車消費政策持續發力,通過購置稅減免、以舊換新補貼、充電設施建設等多維度舉措,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
會展+全運:展現產業融合 打造全民體育盛事
5月1日,以“廣交新科技,共享十五運”為主題的廣交會行業趨勢論壇——2025體育產業創新發展圓桌對話活動暨超級品牌互動日在廣交會堂舉行,現場,機器狗呈現的一場精彩表演,展現了數字科技與體育融合的成果。
68年來,廣交會是中國對外貿易的風向標,在中國體育產業的全球化征程中,為眾多體育企業開拓海外市場搭建起全新的“高速通道”,釋放體育產業全球化發展新動能。今年,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將在粵港澳三地舉辦,意義重大。此次活動借助廣交會這一中國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聚焦體育產業的前沿領域,匯聚政產學研多方共同探討體育產業的未來發展方向。
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廣州賽區執委會新聞廣電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十五運會的籌備正大力推進賽區信息化、場館智慧化建設,力爭打造成一場具有鮮明“科技范”的全民體育盛事,也借此契機用科技和創意講好全運故事、廣州故事、粵港澳大灣區故事。
隨著科技的飛速進步,我國體育產業正加速與新興技術深度融合。“數字體育作為消費經濟和數字經濟結合的新領域,正在迎來創新創業的黃金窗口期。”廣州體育學院休閑與數字體育學院院長王曉東在主旨演講中表示,數字體育是數字技術與傳統體育相結合催生的產物,是IT、通信、互聯網技術手段,以及數字游戲和數字媒體形式,同體育鍛煉、競技健身、互動娛樂的完美結合。
在現場展示環節,廣東修煉科技的機器狗吸引了在場嘉賓的注意,它靈活地行走、上下樓梯。據了解,當前,機器狗已應用到體育產業中,在各類賽事中承擔負重運輸工作。此外,廣州視鵬科技展示了外骨骼機器人如何幫助用戶行走、運動。據了解,這款機器人搭載了AI自適應算法,能通過分析使用者,匹配出最適應使用者的行走模式,輔助用戶進行運動。
數據顯示,廣州體育產業總規模連續三年超過2000億元,2024年廣州體育的消費總規模達到了631.25億元,成功入圍國家促進體育消費和賽事經濟試點城市,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動能。這一成績的背后,離不開廣州體育制造業集群的強力支撐,以及體育企業數字化、創新化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