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科技創新鑄棟梁之“材”
廣州市綠色石化和新材料產業規模實力雄厚,是廣州支柱產業之一。據統計,2024年產業產值超4000億元?,F有規上企業1600余家(含化學纖維制造業、橡膠和塑料制品業),已基本形成覆蓋“石油煉制—合成樹脂—改性塑料—塑料及橡膠等制品—制品應用—材料再生利用”全產業鏈環節的石化產業鏈條,形成了汽車用材料、新型顯示材料、集成電路材料、生物醫用材料、新能源電池材料等應用產業鏈。
被稱為“產業糧食”和“科技發展的骨肉”的綠色石化和新材料產業,是傳統產業升級和新興產業發展的基石,是推動“廣州制造”向“廣州智造”升級的關鍵環節。
近年來,廣州堅持產業第一、制造業立市,深入推進綠色石化和新材料產業規?;?、綠色化、高端化、集群化發展,打造高質量綠色石化和新材料產業鏈,2024年產業產值超4000億元。
當前,廣州正加快構建“12218”現代化產業體系,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綠色石化與新材料產業被賦予“新興支柱”定位,有望成為引領發展、穩住大盤的新支柱。
推陳出“新”
從傳統支柱到新興支柱
廣州市綠色石化和新材料產業規模實力雄厚,是廣州支柱產業之一。據統計,2024年產業產值超4000億元。現有規上企業1600余家(含化學纖維制造業、橡膠和塑料制品業),已基本形成覆蓋“石油煉制—合成樹脂—改性塑料—塑料及橡膠等制品—制品應用—材料再生利用”全產業鏈環節的石化產業鏈條。
“廣州市將綠色石化和新材料定位為新興支柱產業,體現了對這一領域戰略價值的前瞻性判斷。這一產業不僅是傳統制造業升級的基石,更是新能源、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底盤支撐。”國家先進高分子材料產業創新中心常務副主任吳博博士解讀,“比如,復合材料助力新能源汽車和低空飛行器輕量化、低介電材料突破5G產業‘卡脖子’技術、聚芳醚砜材料在血液透析器中替代進口原料。廣州通過強化這一支柱產業,可有效貫通上下游產業鏈,提升區域經濟抗風險能力?!?/p>
國家先進高分子材料產業創新中心(簡稱“國高材”),是由國家發改委批準建設的國家級產業創新中心,也是目前高分子材料產業唯一的國家級產業創新中心,由金發科技牽頭聯合高分子產業鏈上企業聯合組建。該中心的建設將進一步促進廣州、廣東乃至全國新材料領域關鍵技術創新能力的提升,推動新材料產業的跨越式發展,打造極具競爭力的新材料產業集聚基地,輻射、帶動上下游相關產業高質量發展。
走進國高材的創新智慧館,“科創強國 材高知深”八個大字尤為醒目。工作人員介紹,中心主要通過四大平臺、三大職能賦能產業內中小企業,四大平臺包括:關鍵共性技術協同創新平臺、產業賦能平臺、成果轉移轉化平臺、產業創新公共服務平臺;三大職能則包括:關鍵共性技術協同攻關、全鏈條創新服務、產融結合生態構建。
“材”高知深
產業處于全國第一梯隊
金發科技是廣州綠色石化和新材料產業集群的龍頭企業。金發科技技術總經理助理丁超介紹,金發科技是全球規模最大、產品種類最為齊全的改性塑料生產企業,擁有全球最大的改性塑料產能,超300萬噸/年,也是全球規模領先的完全生物降解塑料生產廠商,生物降解塑料(PBAT/PLA)、特種工程塑料(PA10T/PPSU/LCP)等核心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金發科技改性塑料生產車間。
“廣州擁有廣石化等龍頭重化工企業,形成‘原油—烯烴—合成樹脂—改性材料’完整鏈條。依托廣州的區位優勢,金發科技致力于構建‘原料—材料—制品’全鏈條,支撐廣州綠色石化和新材料產業高端化升級?!倍〕e例解釋,“比如,與周邊石化企業共建烯烴深加工產業,能夠有效降低本地汽車、電子企業的原料采購成本?!?/p>
在金發科技的展館,各種高性能改性塑料、特種工程塑料以及完全生物降解材料琳瑯滿目。一輛被“解剖”的新能源汽車尤其引人注目,大到動力電池箱體、儀表板,小到傳感器外殼、連接器,都蘊含著不同種類新材料的科技結晶。這些材料不僅提升了汽車的性能,還帶來了更環保、更可持續的發展潛力。
“新一代高耐熱低翹曲無鹵阻燃PA10T和高流動低翹曲LCP材料,廣泛應用于新型存儲和運算類連接器上。”丁超介紹了公司在高端材料上的拳頭產品,“特種工程塑料聚醚醚酮PEEK,已經在汽車、家電、電子電氣和機械等領域的高耐熱絕緣和耐摩擦磨損部件上實現了批量使用?!?/p>
作為全國綠色石化和新材料產業的核心基地,廣州具備顯著的產業優勢?;浄踔菐炜偨浝韲缼浾J為,除了產業鏈體量規模大、龍頭企業突出外,廣州綠色石化和新材料產業鏈條完整齊備,結構特色鮮明,區域分布上已呈現“以黃埔區為龍頭,多區共同發展”的特點,創新體系較為完善,科技實力雄厚。“廣州綠色石化和新材料產業科技實力雄厚,已初步形成一個由制造業創新中心、產業創新中心、企業技術中心、高校、科研院所和各級重點實驗室及工程中心組成的新材料研發和科技創新體系?!眹缼浿赋?,目前廣州在新材料領域擁有17個國家級創新平臺,包括5個國家重點實驗室、3個國家工程院、5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個國家企業技術中心、1個制造業創新中心,主要涵蓋先進高分子材料、光電材料、金屬粉末材料、醫用材料領域,共同推動新材料領域前沿技術研發和共性技術研究。
“在國內,廣州綠色石化和新材料產業處于第一梯隊?!眳遣┙榻B,黃埔區有機高分子材料產業集群入選了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匯聚10家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及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產業鏈協同創新能力位居全國前列。華南新材料創新園作為國家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入駐企業超250家,孵化出如儒興科技(全球光伏導電漿料市場占有率前三)等細分領域冠軍。在再生塑料、高端電子材料等領域,廣州企業已實現全球技術引領。
“廣州綠色石化和新材料產業正在打造形成‘龍頭企業參天大樹、平臺企業滋養賦能、小微企業遍地開花’的熱帶雨林式生態圈。”吳博說。
“料”占先機
建議設立基礎研究基金
展望行業未來,吳博表示,首先,綠色化與循環經濟將成主流,隨著“雙碳”目標推進,生物基材料、再生塑料、低碳技術將成為核心方向。預計到2030年,全國綠色低碳新材料市場規模將突破萬億元。其次,高端化與國產替代將繼續加速,“低空飛行器(如碳纖維復合材料)、具身智能(如聚醚醚酮PEEK)等領域國產化率將快速提升,廣州有望在3~5年內形成全球競爭力?!眳遣┱f。另外,跨領域融合創新將大行其道,新材料與人工智能、數字孿生等技術結合,將推動研發效率革命?!皣卟淖灾餮邪l了測迅達智能化檢測系統,并積累了海量的材料數據,通過AI對材料數據進行挖掘,通過不斷訓練和模型優化,有望實現材料的機械性能和服役壽命精準預測,大大縮短新材料研發周期,還將完善基于AI和大數據的材料研發新范式。”吳博還透露,國高材發起并籌建的中國—西班牙科技協會,正推動技術成果不斷向國際輸出,并持續不斷地加強雙邊的科技和產業創新交流,從而提升我國高分子新材料產業在全球的競爭力。
廣州應如何進一步打造更具競爭力的綠色石化與新材料產業生態?丁超建議,廣州市可從以下方面加強產業扶持。強化基礎研究投入,設立“廣州市新材料基礎研究基金”,重點支持高分子合成、功能改性材料等領域,共建國家級創新平臺。推動“鏈群協同”,以金發科技為核心,聯合廣汽、小鵬、創維等終端企業組建“材料—制造”創新聯合體,加速關鍵材料首用首試。優化人才生態,對材料領域領軍人才給予科研經費支持。
“我們將深化全鏈條驗證平臺建設,集成概念驗證、中試放大、質量標準實驗室等功能,為鏈上企業提供技術成熟度與經濟效益雙評價服務。同時,聯合高校、金融機構打造‘產學研用政金服’七位一體生態,力爭到2028年帶動產業鏈規模增長超2000億元,助力廣州成為全球新材料創新策源地?!眳遣┍硎尽?/p>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