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著力構建以數字經濟為引領的現代工業和信息化產業體系
1月18日,2022年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在市府禮堂召開。記者獲悉,廣州將堅持制造業立市之本,建設數產融合的標桿城市。2022年,廣州將努力實現全年工業增加值超7000億元,增速6.5%,力爭7%;確保完成省下達工業投資額任務1221億元、增速11%,力爭1320億元、增速20%;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速超10%。
廣汽埃安智能生態工廠生產線
2022年廣州將升級打造五大支柱產業:
數字經濟核心產業、智能網聯和新能源汽車、綠色石化和新材料、生物醫藥與健康、現代高端裝備
開展六大行動:
“智車”“強芯”“亮屏”“融網”“健藥”“尚品”
建設“兩城兩都兩高地”:
智車之城、軟件名城、顯示之都、定制之都、新材高地、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高地
2021年規上工業總產值首次突破2萬億元
“十三五”時期,廣州全市工信經濟實現穩中有進,在先進制造業強市建設、數字經濟引領發展、產業空間改革創新等取得系列新成效,主要指標實現新突破:全市工業總產值突破兩萬億元;工業稅收(含海關代征)占全市比重超4成;工業投資邁上千億新臺階,技改投資超400億元;軟件和信息服務業收入年均增速超15%(工信部口徑);民營經濟增加值突破萬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突破40%。
同時,廣州先進制造業核心競爭力增強。廣州汽車年產量近300萬輛(居全國大中城市第一)。獲批建設全省首家國家級和9家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一批新興產業從無到有、從有到強。樂金OLED、超視堺等百億級超高清視頻產業項目建成投產,面板產能進入全國前三,獲全省唯一省市共建超高清視頻(4K)產業基地。粵芯12英寸晶圓制造項目、南沙第三代半導體項目、中車時代半導體IGBT項目填補我省芯片制造空白。
廣州數字經濟大幅躍升。當前,廣州正全力建設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5G基站建設數量連續兩年全省第一,建設華南唯一、全球25臺之一的國際IPv6根服務器。引進培育一批行業領先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國家頂級節點接入二級節點和標識注冊量居全國前列。
2021年,廣州以“鏈長制”為抓手推進全市21條重點產業鏈,工信經濟穩中向好。全年規上工業總產值22567億元,同比增長7.0%,規上工業增加值5086億元,同比增長7.8%,規上工業總產值、工業增加值首次分別突破2萬億元、5000億元大關。
2022年力爭工業增加值超7000億元
會議公布了“十四五”時期和2022年的重點任務。記者獲悉,2022年,廣州要按照市第十二次黨代會工作安排,堅持把制造業作為立市之本,推動制造業比重穩步上升。聚焦打造數產融合的標桿城市,全面實施制造強市戰略,以“鏈長制”為抓手,著力構建以數字經濟為引領的現代工業和信息化產業體系,升級打造五大支柱產業(數字經濟核心產業、智能網聯和新能源汽車、綠色石化和新材料、生物醫藥與健康、現代高端裝備),實施深度融合“八大提質工程”,開展“智車”“強芯”“亮屏”“融網”“健藥”“尚品”六大行動,建設“兩城兩都兩高地”(智車之城、軟件名城、顯示之都、定制之都、新材高地、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高地)。
2022年,努力實現全年工業增加值超7000億元,增速6.5%,力爭7%;確保完成省下達工業投資額任務1221億元、增速11%,力爭1320億元、增速20%。
重點發力:
打造8條萬億級產業鏈
廣州將抓“鏈長制”,構建現代產業體系。落實省“鏈長制”要求,打造“整體功能強大的樞紐產業組團和樞紐產業鏈”的路徑,完善全市21個重點產業鏈的“1+X”政策體系、“九個一”工作體系,制定“四張清單”實施清單式管理,暢通鏈長制“紓難解困”工作機制。全力打造智能網聯與新能源汽車等8條萬億級產業鏈和一批千億級、百億級新興產業集群。
同時,廣州將抓創新突破,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推進“雙區建設”“雙城聯動”,加強灣區產業協同創新,全面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加快建設國家級和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推動工信部部屬高校等科技創新資源在穗轉化。穩步推進智能網聯(自動駕駛)混行試點,全力抓好智慧城市基礎設施與智能網聯汽車試點,打造“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自主品牌創新建設基地”。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加快工業軟件研發應用,加強汽車電子、自主創新品牌建設,推動超高清制播設備、智能傳感器等核心元器件產業化,積極打造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第三極”核心區。深入實施“定制之都”示范工程,推動服務型制造創新發展。大力實施“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推動產品高端化時尚化國際化,擦亮“廣州智造”新名片。
提升數字經濟產業能級
廣州將抓數產融合,提升數字經濟產業能級。貫徹落實數字經濟促進條例,實施“穗芯”“智造”“定制”“上云”“賦能”計劃,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以廣州試驗區為核心引擎,統籌推進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和新型工業互聯網創新中心建設。打造國家核心軟件產業發展先行示范區,完善“信創支撐、軟件定義、應用帶動”的軟件產業生態。大力發展信息安全產業,打造國家級密碼應用和創新示范基地。拓展數字經濟應用場景,探索數字技術在各領域融合發展。打造國際數字信息樞紐,大力推動5G、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加快 “雙千兆”創新應用。推動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加快工業互聯網建設和普及應用,促進企業“上云用云”。
深化村級工業園整治提升
廣州將抓空間革新,積淀工業發展后勁。聯動市規劃和自然資源部門推動各區在區級國土空間規劃編制中優化產業空間布局。進一步深化村級工業園整治提升,推進省市特色產業園、市區共建示范產業園、提質增效試點產業園、珠江沿岸濱江高端產業園和綠色園區建設。
廣州還將加快發展儲能產業,支撐新型電力系統建設。著力構建多層次、多種類滿足市民群眾不同需求的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體系,加快布局智能有序充電插座系統,支持廣汽等開展超大功率直流快充設施商業化應用,推動換電設施跨越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