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政“大動作” 與市民幸福息息相關
城市公益慈善指數躍居全國第二、全國第二個實現婚姻登記“全城通辦”、成為開展養老服務五項全國試點、93.15%受訪市民對養老服務發展現狀滿意……過去五年,廣州街坊的幸福感,體現在一張張聚眾人之力書寫的民生答卷上,廣州民政事業發展邁上新臺階。
2月5日,2021年廣州市民政工作視頻會議在市政府禮堂召開,總結了“十三五”時期和2020年全市民政工作情況,并部署“十四五”時期和2021年主要任務。相關負責人透露,在2021年,“十四五”開局年、起步年,廣州將打造多層次綜合救助新格局、養老服務高品質發展新示范、城鄉社區治理新體系、公益慈善事業發展新高地、暖心民政服務新標桿,構建民政事業出新出彩強支撐,實現全面從嚴治黨新常態。
這一系列的民政工作總結與目標,和每一個市民的生活有多大關聯度,如何為每一個市民帶來幸福感?我們將從4個方面為大家梳理解讀。
民生答卷與市民的幸福感息息相關
解讀廣州民政“十三五”
聚焦脫貧攻堅、特殊群體、群眾關切
①助力“雙區”建設、“雙城”聯動
“十三五”期間,廣州民政部門牽頭建立粵港澳大灣區城市民政部門聯席會議制度,簽訂廣深民政事業發展合作框架協議,廣州民政17551發展思路成熟定型。
②廣州成為開展養老服務五項全國試點和兒童福利、婚姻服務等三項全國民生重點示范項目的唯一城市
據悉,廣州6項國家試點任務落地見效、29項工作走在全國前列,15項“廣州經驗”全國推廣,城市公益慈善指數躍居全國第二,全國第二個實現婚姻登記“全城通辦”;廣州成為開展養老服務五項全國試點和兒童福利、婚姻服務等三項全國民生重點示范項目的唯一城市。
③推動“小切口大變化”,打造全國民生品牌
據悉,廣州民政部門在過去五年用力推動“小切口大變化”,長者飯堂成為全國民生品牌,社會救助綜合保障水平居全國前列;93.15%的受訪市民對廣州養老服務發展現狀滿意,部省市綜合評估、績效考評、滿意度測評連續優秀、屢創新高。
④推進25項重點民生工程,5年間建成9項并投入使用
廣州民政部門共推進25項重點民生工程,5年間建成9項并投入使用,盤活利用閑置資源,支持多元力量參與民政公共服務,運用現代信息科技手段等多種方式強化民政工作支撐。
⑤廣州30多項民生指標居全國前列
據悉,廣州民政部門以黨建引領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勢頭昂揚向上,干部隊伍凝聚力戰斗力顯著增強,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持續向好,30多項民生指標居全國前列。
解讀廣州民政“2020”
確保民政“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
①3.04萬名民政服務對象常態化防控措施有力到位
2020年,廣州全市236家民政服務機構3.04萬名民政服務對象常態化防控措施有力到位;全市19.1萬名低保對象、特困人員、困境兒童、殘疾人等困難群體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保持服務對象零確診、零疑似、零癥狀和工作人員零違紀“四個零”目標。
②28項重點工作和165項重點任務高質量完成
廣州民政部門28項重點工作和165項重點任務高質量完成;養老服務等三個全國民生重點示范項目獲民政部批復支持;廣州兒童綜合康復中心、廣州(中國)婚姻服務創新綜合平臺掛牌,全國婚俗改革試點啟動,與深圳簽署合作框架協議;年內建成50間頤康中心、832張家庭養老床位;市老年醫院動工建設。
解讀廣州民政“2021”
涵蓋民生各領域 重點推進七方面工作
①夯實底線民生保障,打造多層次綜合救助新格局
廣州民政部門將完善救助機制,促進社會救助向多維度保障、綜合性服務救助轉變,提升救助對象源動力;加強困境兒童摸查評估和動態管理;加快廣州市兒童綜合康復中心建設,努力打造標桿院、示范院。
②用心服務老年群體,打造養老服務高品質發展新示范
廣州將深化“大城市大養老”模式,出臺養老服務條例,實施長者飯堂提升工程,全面推進街鎮綜合養老服務中心(頤康中心)、社區嵌入式養老機構、老年人居家適老化改造和家庭養老床位建設,抓好農村養老服務水平提升、醫養結合、市老年醫院建設、養老服務機構星級評定等重點,辦好全國養老服務現場會、國家級養老產業博覽會,更充分運用市場機制、社會力量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打造“老有頤養”的廣州新模式。
③深化基層治理改革,打造城鄉社區治理新體系
廣州將全面推進社區“隨約”服務網上驛站和社區共建共治共享中心建設;健全社區專職人員職業發展體系;深化“社工+”戰略,推廣社區基金、公益“時間銀行”、“三社聯動”經驗做法;鼓勵多元主體參與社區服務;強化社會組織黨建引領,促進社會組織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基層社會治理創新中發揮更大作為。
④推進慈善之城創建,打造公益慈善事業發展新高地
廣州將實施創建“慈善之城”提升計劃,推廣社區慈善基金;推動慈善大樓等慈善實體建設,打造品牌慈善組織和項目;弘揚慈善文化,宣傳慈善先進典型,發展公益福彩事業,持續推動廣州慈善事業發展出新出彩。
⑤提升專項事務服務實效,打造暖心民政服務新標桿
廣州將加強區劃地名工作,提升行政區域界線管理信息化水平,積極開展地名普查成果轉化及“互聯網+地名”工作;全力做好全國第一批結婚登記跨省通辦試點、全國婚俗改革試點,推動廣州(中國)婚姻服務創新綜合平臺建設,助力“甜蜜經濟”;繼續深化全國康復輔助器具社區租賃服務試點;推進綠色生態殯葬,優化自然人“身后事一站式聯辦”服務;鞏固救助管理質量大提升成果,完善街面巡查和轉介處置機制以及社會力量參與救助服務聯動機制。
⑥增強發展動力活力,構建民政事業出新出彩強支撐
廣州將加強高素質專業化民政干部人才隊伍培養建設;堅守“責任、安全、穩定、廉潔、道德”五條底線,堅決防范化解民政領域風險隱患;加快養老服務、慈善促進、志愿服務等民政地方立法,出臺廣州民政發展“十四五”規劃和6個專項規劃;深化“智慧民政”建設,加大民政科技領域攻關研究力度;加快市老年醫院等民生重點工程建設。
⑦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實現全面從嚴治黨新常態
廣州將把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落實到常態化疫情防控和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全過程各方面。實施基層黨建“強基前列”工程提升計劃,深化片區綜合監管和紀檢干部雙重管理機制,深入推進模范機關創建、民政聯絡專員進社區活動,持續加強民政職業道德教育,提升民政系統黨員干部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
解讀廣州民政“十四五”
各項工作全面出新出彩 走在全國前列
在“十四五”期間,廣州民政主要目標任務包括:在全省全國民政事業中勇當排頭兵、全面走前列;努力推動實現更高品質的養老服務,在老有頤養先行示范上走前列;推動實現更加貼心的社會救助,在弱有眾扶探索創新上走前列;推動實現更加精細的基層治理,在構建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上走前列;推動實現更高水平的專項事務服務,在當好為民服務表率上走前列;推動實現更加牢固的基層基礎,在民政事業安全發展行穩致遠上走前列。
相關負責人表示,到2025年,廣州民政事業將以更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在重點領域改革創新引領突破,民政服務均衡化優質化水平顯著提高,各項民政工作全面出新出彩、走在全國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