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州四大舉措力促企業出口轉內銷
4月18日,“外貿優品中華行”廣東廣州站啟動儀式在廣交會上舉行。記者從現場獲悉,京東、淘天集團、唯品會、廣百股份、正佳集團等國內知名零售平臺及企業發布將積極采購“外貨優品”。當天,現場已有多家外貿企業與采購商達成意向合作協議,意向成交總金額超6.8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會上廣州市商務局宣布,為支持外貿企業推進內外貿一體化發展,推出四個方面舉措,其中包括對外貿企業小升規達到一定銷售額的,分檔次給予最高150萬元至1000萬元獎勵。對外貿企業購買出口信用保險給予60%的保費支持,支持人保等保險機構開發國內貿易保險等一系列福利“禮包”。
在廣交會,機器人引起了國內外采購商的關注。
出口轉內銷 支持“轉”幫助“銷”
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廣州將從四方面支持企業出口轉內銷,包括標準對接、平臺聯動、產消互促與政策賦能。
具體來看,其一是標準對接,支持外貿企業轉內銷市場準入。推廣運用國際標準,提升國際國內標準一致性,促進內外貿標準銜接,打造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推進內外貿產品實施“同線同標同質”政策,組織專業機構提供“三同”檢測認證等技術服務,企業憑“灣區認證”可直通東南亞、中東市場,檢測成本降低60%。符合條件的出口轉內銷產品,簡化強制性產品認證程序,縮短辦理時間,并允許企業通過自我符合性聲明的方式進行銷售。開通國內生產銷售審批快速通道,打擊侵犯外貿品牌知識產權行為,幫助企業做好相關品牌申請、注冊等工作。
其二是平臺聯動,支持外貿企業開拓轉內銷渠道。開展外貿優品進直播間、進社區、進商圈、進專業市場、進展會“五進”行動,組織京東、盒馬、華潤萬家等電商平臺與零售巨頭,開通內銷24小時“直通車”綠色通道、15天快速上架、千億采購扶持計劃等對接活動落地,線上線下聯動拓展市場空間。打造內外貿一體化融合發展平臺,推進廣州1萬億外貿與6萬億批發零售業產消互促、同頻共振。建設外貿進口貨物國際分撥中心,培育一批內外貿一體化商圈。
其三是產消互促,支持外貿企業擴大轉內銷能級。借力廣州“千年商都”流量城市優勢,發揮“羊城消費新八景”品牌功能,暢通外貿優品雙循環。推動“場景+優品”融合,在永慶坊設立“非遺+優品”體驗,在廣州塔設立“云端跨境優品館”,北京路舉辦“國潮快閃長廊”,讓外貿優品“可觸可感可購”。推動渠道升級,數字賦能“賣全國、賣全球”,培育直播電商“造星行動”矩陣,培育“文旅達人+外貿廠長”雙主播模式。
其四是政策賦能,支持外貿企業轉內銷開發運營。內外貿市場主體一視同仁,批發零售業務上,對首次納入限額以上批零住餐統計的企業,每家獎勵5萬元。對零售業企業開展品牌建設、門店拓展、升級改造建設等給予最高100萬元的扶持。對外貿企業小升規達到一定銷售額的,分檔次給予最高150萬元至1000萬元獎勵。首發經濟上,支持外貿企業注冊發展首店,每家品牌首店獎勵最高10萬元,每年同一機構最高200萬元。對外貿企業購買出口信用保險給予60%的保費支持,支持人保等保險機構開發國內貿易保險。
多家知名平臺、零售企業“合力”促內銷
“今天趕來現場就是想了解這些平臺和企業有什么具體措施可以讓我們爭取到更多機會。”一位做珠寶首飾供應鏈的番禺廠商代表告訴記者,他們企業每年營收規模達到400億元,是廣交會的“常客”,在今年關稅壁壘的背景下,選擇來這場對接會尋找內銷新機。
現場,京東、淘天集團、唯品會、華潤萬家、廣百股份、勝佳超市、益友集團、正佳集團、北京路、長隆萬博集團商務區等商家代表紛紛發布了助力外貿企業供需對接宣言。“當日就已跟深圳狂響科技、廣東省紡織品進出口股份有限公司兩家企業進行了合作意向簽約。首批合作商品,外貿出口服裝及優質小家電(含藍牙音響等產品)將于4月19日在華潤萬家龍崗布吉萬象匯店率先上市。”華潤萬家華南大區辦公室資深專業經理劉俊燕表示,早前,公司已成立由董事長為組長的助力外貿企業轉內銷工作專班,專班通過商品部門統籌四大渠道資源,建立分大區、分渠道的快速響應機制,為合作企業開辟直通車通道等。
400多家外貿企業成功開辟國內市場
據悉,廣州去年出臺“加快內外貿一體化發展18條”,今年推出“益企行”政策惠企直達行動。現場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廣州市外貿增長17.3%,增速走在全國前列,培育了127家內外貿一體化試點企業,400多家外貿企業成功開辟國內市場。在本屆廣交會,廣州交易團923家企業參展,5家企業參加服務機器人展,全面展示廣州機器人領域的新成果,受到全球客商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