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賣產品到提供解決方案
廣州企業視源股份攜希沃親子屏、MAXHUB XBoard V7等新品震撼亮相,六大場景解決方案向世界遞出“中國智造”名片;低空經濟農業無人機領域領軍者極飛科技展臺前人流如織,其農業智能設備精準契合全球智慧農業需求……在本屆廣交會上,廣東企業憑借新技術、新產品強勢登場,以實際行動詮釋向“新”而行與自主創新的發展理念,將新質生產力轉化為核心競爭力。這些企業不僅持續推出貼合市場需求的優質產品,更在相關領域積極輸出“中國方案”,以科技創新推動外貿結構向高附加值轉型,引領全球價值鏈不斷攀升。
在視源股份展區,工作人員正在做產品介紹。
產品向新 讓全球用戶體驗更便捷
在中國外貿的壯闊版圖中,廣東始終是極具活力的板塊。廣交會作為“中國第一展”,正是廣東企業創新實力的集中縮影,向“新”而行是粵企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的“法寶”。記者注意到,很多企業帶來了公司的新技術、新產品。其中,作為以交互顯示、人工智能為核心的全球高科技企業,廣州民營企業——視源股份攜六大場景解決方案及希沃親子屏、MAXHUB XBoard V7等一系列新品亮相,全面展示了品牌“出海”產品矩陣。
“廣交會是展示中國創新力量的窗口。”視源股份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希望通過技術賦能,讓全球用戶享受到更智能、更便捷的辦公和生活體驗,同時我們期望作為中國智造的代表,站上國際舞臺,講好中國故事。”目前,視源股份交互智能大屏已為全球140多個國家和地區、80萬間會議室提供服務。在國內,超80%中國500強都在使用視源會議產品。海外市場更是成績斐然——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上半年,視源股份海外收入達23.24億元,同比增69.32%;全年海外業務亦保持17.51%的穩健增長,市場版圖持續擴張。
粵企帶來的新品頻頻獲得外商的認可。作為廣交會“老朋友”的廣東金海納實業有限公司大客戶銷售總監徐洪告訴記者,截至4月16日下午,他們已經帶了十幾批客戶到工廠參觀,洽談了多個意向訂單,落地了多個項目。“其中有一個芬蘭客戶注意到我們有可以收聽數字廣播的耳罩,覺得特別契合他們當地市場的需求,所以打算引入他們的商超進行推廣。”談起最新的收獲,徐洪的喜悅溢于言表。視源股份向記者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4月16日廣交會開幕第二天,他們和超過50個國家的200多個商家進行了交流。
“我們對出海形勢充滿信心!”視源股份相關負責人表示,而現場歐洲客戶那句“視源不僅是供應商,更是合作伙伴”,更是對粵企實力與誠意的生動注解。
精準攬單 左手搞技術右手耕屬地
在全球貿易競爭白熱化的當下,廣東民營企業以“技術創新+屬地深耕”為雙翼,鍛造出極具穿透力的外貿核心競爭力,精準錨定海外市場需求,構建起差異化的產品矩陣。
首次亮相廣交會的極飛科技,憑借農業智能設備收獲國際采購商的高度關注。“展位雖小,卻吸引了眾多合作意向,這讓我們對海外市場開拓更有信心。”極飛科技公關經理妥紅艷難掩興奮。深耕農業科技領域多年,極飛科技積累的多項核心技術與自主知識產權,正是其叩響全球市場的“金鑰匙”。從農業無人飛機到智能灌溉系統,每一項創新成果都直擊傳統農業痛點,推動全球農業生產方式變革,也印證了技術創新對產品競爭力的硬核支撐。極飛科技創始人彭斌預計,到2027年,海外市場規模可能超過國內,這意味著接下來幾年海外業務將保持較高增速。
如今,眾多廣東企業正以前瞻性的戰略眼光,錨定人工智能等新質生產力前沿賽道。視源股份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視源股份本次推出的六大場景解決方案,可以歸為兩條技術路線:一個是人工智能;一個是交互顯示。視源股份首席技術官楊銘表示,公司有6700名員工,其中,53%是研發人員,匯聚了一批來自全球頂尖高校的博士專家。這支由上百位博士專家領銜的研發團隊,專注于人工智能、交互顯示等核心技術領域的突破。
然而,技術創新只是廣東企業出海的“硬實力”,屬地深耕則是不可或缺的“軟實力”。
視源股份海外事業群董事長周莉莉一語道破關鍵,“全球化不是簡單的產品輸出,而是對本土需求的深度響應。”對此,截至目前,視源股份在全球6個國家擁有子公司,在22個國家建立了本地團隊。“強大的本地化服務能力是視源股份走向海外的重要助力。”周莉莉表示,在海外市場,團隊會提供全天候的響應機制,提供多語言技術響應、本地化運維培訓,確保產品在全球市場的快速落地與穩定運行。
數字化轉型 廣東企業具備先機優勢
在全球化浪潮中,廣東民營企業正以更宏大的格局,將中國智慧轉化為解決全球問題的“中國方案”。這種轉變不僅是企業實力的彰顯,更是中國在全球價值鏈中角色升級的生動寫照。
在泰緬邊境的泰國邊龍村光華中學,一段因科技而起的故事正在上演。“學校初創時,條件非常艱苦。在了解到學校的困境后,視源股份旗下全球化品牌MAXHUB支持了15套教育智能平板,幫助老師們提高備課、教學效率及課堂互動性。”由宜瑋是視源股份MAXHUB海外業務團隊的一線員工,在談及海外工作時,他總會想起課堂上老師們、孩子們接觸到這些來自“中國制造”的智能化產品時的情景。這些設備不僅提升了備課效率與課堂互動性,更成為跨越地域與文化的教育紐帶。
當教育數字化成為全球趨勢,廣州企業將單點的援助行動升維為系統化的“中國方案”輸出。記者了解到,視源股份不僅向世界推出產品,還向外推廣教育數字化、人工智能教育的“中國方案”。其教育交互平板已進入東南亞市場,并在印尼、泰國等國落地國家級示范項目,在當地學校的覆蓋率顯著提升,有效助力當地的教育數字化升級。
在中山大學區域開放與合作研究院院長毛艷華看來,廣東在推動數字化轉型方面具有先機優勢,可以通過廣交會這個平臺展示和推廣數字化解決方案,同時加強技術創新,將基礎技術到應用層都做得更好,以適應全球南方國家等市場推動數字化轉型的需求,進一步拓展國際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