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025廣州兩會
        廣州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預算委員會關于廣州市2024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25年預算草案的審查結果報告
        • 聽全文
        • 2025-02-24 10:05:55
        • 來源: 廣州日報
        • 分享到
        • -

        (2025年2月22日廣州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主席團第四次會議通過)

          廣州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審查了市人民政府提出的《關于廣州市2024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25年預算草案的報告》和《廣州市2024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25年預算草案》。市人民代表大會預算委員會在初步審查的基礎上,根據大會期間各代表團的審查意見,對預算報告和預算草案作了進一步審查。現將審查結果報告如下。

          一、2024年預算執行情況總體平穩

          根據市人民政府報告的2024年預算執行情況,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954.7億元,增長0.5%,完成預算的99.5%,加上上級補助收入624.1億元、動用預算穩定調節基金260.4億元、調入資金327億元、上年結轉102.9億元、債務轉貸收入18.8億元后,2024年全市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3,287.9億元;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777.4億元,下降6.5%,完成預算的98.9%,加上上解支出191.9億元、補充預算穩定調節基金231.1億元、債務還本支出16.4億元、區域間轉移性支出17.9億元后,2024年全市一般公共預算總支出3,234.7億元,收支相抵年終結轉53.2億元。

          2024年市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942.5億元,增長0.7%,完成預算的98.4%,加上上級補助收入624.1億元、下級上解收入320.2億元、動用預算穩定調節基金130億元、調入資金144.7億元、上年結轉資金62.1億元、債務轉貸收入18.8億元后,2024年市級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2,242.4億元;市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支出999.4億元,下降1.3%,完成預算的99.4%,加上上解支出191.9億元、補助區級支出829.9億元、補充預算穩定調節基金180億元、區域間轉移性支出7億元、債務還本支出5.1億元及轉貸區級支出14.1億元后,2024年市級一般公共預算總支出2,227.4億元,收支相抵年終結轉15億元。

          2024年全市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1,281.7億元,下降21%,完成預算的94.8%;支出1,983.5億元,增長1.5%,完成預算的100.1%。全市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45.6億元,下降8.4%,完成預算的105.1%;支出19.9億元,下降33.6%,完成預算的98.2%。全市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入897.1億元,下降8.1%,支出863.6億元,增長9.5%,本年收支結余33.5億元,年末滾存結余1,939.7億元。全市財政專戶管理資金收入29.9億元,增長1%,支出31.4億元,增長2.6%。

          截至2024年底,我市地方政府債務余額6,482.8億元,其中市級3,224.9億元。

          預算委員會認為,2024年,市人民政府及其財政部門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細化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及市委“1312”思路舉措,錨定“排頭兵、領頭羊、火車頭”標高追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推動積極財政政策適度加力、提質增效,深化財政體制改革,加強財政資源統籌,保持財政平穩運行,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實財力保障,預算執行情況總體是好的,市十六屆人大四次會議關于預算的決議要求得到落實。

          同時,在預算執行和財政管理中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主要是:非稅收入比重同比增加,收入結構有待優化;加快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推動新興產業發展、重點項目建設方面力度不夠;預算管理改革有待進一步深化,跨部門統籌協調力度還需加大,全面預算績效管理水平尚待提升;落實“兩新”“兩重”等重大政策,統籌力度不夠,投資消費增長較為緩慢;資源資產資金統籌力度還需加大,國資國企改革、盤活閑置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提高市屬國企盈利能力和財政貢獻度等工作還需深化;在用足用好國家系列增量政策、提高債券資金使用效益、避免新增債務帶來新的風險等方面仍有較大的努力空間;規范管理與保持機關事業單位編外人員隊伍穩定等工作仍待完善等。這些問題應高度重視,認真研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決。

          二、2025年預算報告和預算草案總體可行

          市人民政府提出的2025年預算草案,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013億元,增長3%,加上上級補助收入405億元、動用預算穩定調節基金210.9億元、調入資金277.2億元、上年結轉53.2億元、債務轉貸收入206.6億元后,全市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3,165.9億元;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785.9億元,下降0.4%,加上上解支出114.5億元、區域間轉移性支出10.4億元、債務還本支出255.1億元后,全市一般公共預算總支出3,165.9億元。

          2025年市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961億元,增長2%,加上上級補助收入405億元、下級上解收入335.1億元、動用預算穩定調節基金170億元、調入資金86.6億元、上年結轉15億元、債務轉貸收入206.6億元后,市級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2,179.3億元;市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021億元,增長1.6%,加上上解支出114.5億元、補助區級支出802.9億元、區域間轉移性支出3.2億元、債務還本支出177.9億元、債務轉貸支出59.8億元后,市級一般公共預算總支出2,179.3億元。

          2025年全市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1,104.3億元,下降13.8%,支出1,555.1億元,下降21.2%。全市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22.1億元,下降51.6%,支出12.5億元,下降37.3%。全市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入917.2億元,增長2.2%,支出923.5億元,增長6.9%,當年收支結余-6.3億元,年末滾存結余1,933.4億元。全市財政專戶管理資金收入31.9億元,支出36.4億元。

          2025年全市財政年初預算計劃安排地方政府債務還本付息支出657.2億元,其中市級財政年初預算計劃安排地方政府債務還本付息支出418.5億元。

          預算委員會認為,市人民政府提出的2025年預算報告和預算草案,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省委十三屆六次全會、市委十二屆九次全會部署要求,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與我市202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政策措施相適應,收支政策比較務實可行,重點支出和重大投資項目安排比較適當,對下級政府轉移性支出比較規范,地方政府債務總體可控,預算編制比較全面,符合預算法規定,總體可行。建議市十六屆人大五次會議批準市人民政府提出的《關于廣州市2024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25年預算草案的報告》,批準2025年市級預算草案。

          三、做好2025年預算執行和財政工作的建議

          為做好2025年財政預算工作,預算委員會提出以下建議:

          (一)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落實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加大消費品以舊換新補貼政策支持力度,擴大消費者受益面;創新有廣州特色的多元化消費場景,重視鄉村文旅消費;推動中低收入群體增收減負,做好提高城鄉居民醫保財政補助標準的準備工作。落實促進民營經濟的法規與政策,建立政府與社會投資合作新機制,加強財政與金融政策的配合,以政府投資帶動社會投資,更好發揮市場作用,開放更多領域,吸納民間投資。以工業園、產業集群等為載體,推動企業大規模設備更新,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二)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促進科技與產業融合發展。加快開辟生物制造、人工智能與機器人、低空經濟等新興產業新賽道,拓展與新質生產力相適應的高質量生產性服務業。聚焦南沙新區、東部中心、北部增長極等重大平臺建設,發揮新興產業集聚功能。用好十五屆全運會等大型活動和項目機會,推動供需對接,開展新技術新產品新場景應用示范。支持和發揮好國家級中試平臺綜合效能,加快構建大灣區綜合性概念驗證、中試驗證平臺體系,加大人工智能產業支持力度,鼓勵面向特定領域和應用場景的專用大模型研發,在創新鏈產業鏈中實現科技成果價值轉化。發揮政府采購對創新的帶動作用,探索實施政府合作創新采購方式,支持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首批次新材料研發應用。加快構建科技瞪羚、獨角獸企業階梯式育成服務體系,一企一策,精準服務。以數據資產入表為契機加快培育發展數據產業,在數據要素市場化體制創新領域先行先試,搶占先機。實施跨境電商深根穩基行動。

          (三)精打細算管理預算,嚴格落實堅持過緊日子要求。加強重點領域成本控制,推動成本預算績效管理改革試點,加強重大政策領域財政投入情況和市本級財政專項補助補貼事項跟蹤問效。充分運用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提高行政運作效能。進一步細化行政性經費審核規則,提高績效運行監測的精細化水平,切實減少無效低效支出。杜絕城市建設中的形式主義、奢靡之風,舉辦體育賽事應厲行節儉。加快制定編外人員統籌管理制度,加強管人、管事、管資金的有效協同,整合基層編外人員隊伍,嚴控編外用人財政支出,落實精兵簡政,為基層減負。嚴肅財經紀律,規范財政收支,對造成財政資金浪費、引起社會負面影響的,要追究責任。

          (四)盤活資源資產資金,進一步加強統籌管理力度。深化零基預算改革,實行財政資金競爭性分配;多渠道籌措資金,足額安排“三保”預算支出,優先保障事關中央、省、市的重大戰略、重大政策、重大項目支出。推動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發行,規范實施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發揮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功能作用,盤活利用閑置資產,挖掘低效資產價值。加快推進公共場館園運營改革試點,推動公共文體設施的社會化運營改革,促進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管理提質增效。

          (五)提高國有企業經營效益,培育新興產業。加強市屬國有企業經營成本控制,更加科學有效地開展國資國企股權結構調整,圍繞未來產業,結合廣州實際優化國資產業布局。進一步做好市屬國企對外投資總體籌劃,加強對外投資企業的指導和監管,強化對跨地域投資企業的經營績效管理,密切同投資所在地政府的溝通協調。高度關注廣州產投母基金、創投母基金管理,加強投資人隊伍建設,穩慎確定投資規模,堅持新興產業和自主創新引導功能。加強和改進國有企業薪酬管理,推動市屬國企深化工資決定機制改革,強化核心關鍵人才薪酬激勵,完善薪酬分配監管機制。加大國有金融企業監管力度,強化合規管理,提高國有金融企業風控合規水平。進一步完善容錯糾錯機制,鼓勵國企改革創新。

          (六)提高專項債券資金效益,強化地方政府債務管理。抓住專項債項目投向領域擴大契機,適應新的項目審批機制,提前謀劃符合條件的入庫項目,扎實做好項目儲備和申報。統籌發展與安全,科學分配新增債券限額,適當向項目準備充分、投資效率較高、債務風險較低的區傾斜。加大債券資金用作資本金的力度,引導帶動更多政策性資金和社會資本,發揮政府投資“四兩撥千斤”的撬動作用。嚴格依法合規使用債券資金,動態跟蹤專項債券項目支出使用等情況。強化隱性債務風險排查,落實違規舉債問責機制。

          (七)發揮審計監督作用,防風險促發展。緊扣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聚焦市委市政府重要決策部署,加大對重大戰略、重大舉措、重大項目落實落地情況的審計監督力度。深化國有企業和國有資本審計監督,增強國有經濟活力和抗風險能力。對地方政府債務持續開展跟蹤審計,動態監測政府債務指標變動情況,關注可能增加的隱性債務風險點,切實防范化解政府債務風險。認真抓好審計查出突出問題整改工作,將整改情況與年度預算編制和績效考核掛鉤,強化審計結果運用。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相關新聞
        -


        關注 · 廣州政府網
        亚洲依依成人亚洲社区|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最大的成人网| 亚洲午夜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一二三精品无码| 国产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色图|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观看 | 色婷五月综激情亚洲综合|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亚洲无码精品浪潮| 亚洲阿v天堂在线2017免费| 国产人成亚洲第一网站在线播放| 亚洲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夜色|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JULIA| 亚洲精品国精品久久99热一| 亚洲综合伊人久久大杳蕉| 亚洲熟妇无码AV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av| 亚洲人成色777777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 国产乱辈通伦影片在线播放亚洲| 国产L精品国产亚洲区久久|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噜噜噜| 亚洲色精品aⅴ一区区三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亚洲| 亚洲第一AAAAA片| 国产精品亚洲w码日韩中文| 亚洲日韩涩涩成人午夜私人影院|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不卡 | 亚洲一级特黄无码片| 在线亚洲精品福利网址导航| 中文亚洲AV片不卡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观看 |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777大小说|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人妖|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香蕉| 亚洲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动漫| 亚洲国产高清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