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力推動經濟提速回升提質增效
2月20日,廣州市十六屆人大五次會議開幕。會議期間,《關于廣州市202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提交大會審查。報告提出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主要指標和重點建設項目計劃,展現了廣州經濟社會發展新趨勢。
2025年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要一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廣州如何進一步做好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為“十五五”良好開局打下堅實基礎?
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李海洲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2025年,報告提出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全方位擴大內需等九大任務。其中,在持續擴大有效投資方面,廣州將推動998個市重點建設項目完成投資3815億元,以政府投資有效帶動社會投資,招引謀劃一批打基礎、利長遠、增后勁的重大項目。
2024年:經濟運行穩中提質
2024年,廣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全力推動經濟運行穩中提質,民生福祉持續改善,現代化建設取得新成效。
從數據上看,廣州844個市重點建設項目完成投資4144.21億元,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的108.9%;工業投資同比增長13.6%,連續三年保持兩位數增長;城鎮新增就業人數34.33萬人,同比增長4.0%;新登記經營主體60.32萬戶,同比增長11.6%。
產業向新,科技產業互促雙強態勢明顯。廣州“自然指數—科研城市”排名全球第八,24家企業入選2024全球獨角獸榜,數量躍升至全球城市第九。越來越多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成為創新主角:全球唯二自動駕駛上市公司文遠知行、小馬智行均來自廣州,億航智能成為全球首個“三證齊全”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企業,小鵬匯天飛行汽車智造基地開工建設。
改革向深,出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意見,謀劃660項重點改革任務。南沙開發開放加快推進,新增95項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成果。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引擎功能進一步增強,出臺第三批27項與港澳規則銜接機制對接事項清單,廣佛南環、佛莞城際開通,實現肇慶、佛山、廣州、東莞、惠州5城直通。
民生福祉持續改善
去年,《廣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獲國務院正式批復,賦予了廣州“6+4”城市性質和核心功能,明確建設具有經典魅力和時代活力的中心型世界城市的目標愿景。
其中,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功能的不斷增強,體現在航空、航運和軌道的多項數據中:白云國際機場完成旅客吞吐量7636.93萬人次、貨郵吞吐量238.25萬噸;完成港口貨物吞吐量6.87億噸、集裝箱吞吐量2645.13萬標箱;地鐵運營總里程突破700公里。
道通業興,路通人和。去年,廣州接待游客2.5億人次、接待外國游客超200萬人次,實現文旅消費總額3528.23億元。
報告顯示,去年,廣州民生福祉保障水平穩步提高。白鵝潭大灣區藝術中心、廣州人民藝術中心正式對外開放;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94%,新建碧道154公里;全年新增基礎教育公辦學位7.9萬多座、普通高中招生計劃1萬多個。
2025年: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
2025年,如何聚力打好“十四五”高質量發展收官戰?
李海洲表示,2025年,廣州將錨定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圍繞“拼經濟、保安全,辦全運、提品質”工作主線,扎實推動高質量發展,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全力推動經濟提速回升、提質增效,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會和諧穩定,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
他介紹,在報告劃定的九大任務中,“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壯大新質生產力”排在首位,意味著“堅持產業第一、制造業立市”依然是廣州經濟社會發展的重中之重,報告明確要全力構建“12218”現代化產業體系,持續塑造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報告提出的第二個任務是“全方位擴大內需,推動經濟實現良性循環”,更好統籌內外需求,激發有潛能的消費,擴大有效益的投資,加快內外貿一體化發展,協同發力促進經濟平穩向好。
在改革開放中激發發展內生動力
經濟發展最終落在一個個具體項目上。2025年,通過抓項目持續擴大有效投資同樣是廣州精準發力的重點。李海洲介紹,廣州正推動998個市重點建設項目完成投資3815億元,帶動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5%左右。去年,廣州成立市投資發展委員會,發布“招商引資20條”;今年,廣州將發揮“1+3+3”全新招商引資體系作用,加強全市項目策劃儲備,招引謀劃一批打基礎、利長遠、增后勁的重大項目,不斷提升項目儲備度、成熟度、優先度。
在改革中發展、在發展中改革,一直是廣州的城市基因。李海洲表示,今年,廣州在更高起點、以更大魄力推動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激發高質量發展內生動力。持續深入實施“干部作風大轉變、營商環境大提升”專項行動,深化產業版營商環境改革,完善涉企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創新推出產業增值服務,打造產業友好型、企業友好型、企業家友好型營商環境。
朝著建設中心型世界城市闊步前行
今年,朝著“建設具有經典魅力和時代活力的中心型世界城市”愿景,廣州持續加強城市規劃建設治理,優化完善城市功能結構和空間布局,加快轉變超大城市發展方式,走出內涵式高質量發展新路子。
規劃建設方面,高質量開展市“十五五”規劃綱要、重點專項規劃和區域規劃編制工作,推動廣州東部中心成形起勢,加快北部增長極產業集聚。
民生福祉是衡量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尺。今年,廣州將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推進各類幼兒園開設托班1000個以上,力爭每千人口擁有3歲以下嬰幼兒托位數達到5.8個,累計建成4000張養老機構認知障礙照護床位……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